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90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CO2驱油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开展导致内外扰动对输油管道的威胁大大增加,为指导企业发现输油管道的薄弱点从而预防事故发生,提出CO2驱油藏输油管道脆弱性概念及研究思路。将脆弱性分为5个等级并确定各级脆弱性的取值范围。深入分析脆弱性要素,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害响应3个方面建立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等级脆弱性对应的指标范围。利用MATLAB R2013a的SVM回归方法,构建脆弱性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模型训练的输出与期望输出拟合较好,均方误差为9.98052×10-7;训练好的SVM模型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和较高的准确性,其对检验样本脆弱性进行预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027。利用模型得到研究区域某输油管道的脆弱性值为0.381,其脆弱性程度为不太脆弱。  相似文献   
82.
刘剑    宋莹    刘明浩    刘永红    邓立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2):65-71
针对传统井下测风方法以及传统接触式流速测量方法的局限性,以矩形均直巷道断面风速实验测试为例,利用非接触式测试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A)对断面风速进行实验测试。实验表明:在平均风速为3m/s左右的均直巷道内的稳定流动下,断面风速分布近似呈矩形环状封闭波动曲线,测点风速具有极度的脉动现象,但测点速度大小服从正态分布。在不同断面平均风速下,断面轴线上风速分布均近似服从指数函数形式。研究表明,LDA测试技术能够较好的反映实验巷道流场风流湍流脉动特性,可以作为研究矿井通风一系列复杂流动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83.
分别采用UV-Fenton试剂氧化法、次氯酸钙氧化法和二氧化氯氧化法处理模拟聚合物驱废水,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废水降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废水pH为7、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UV-Fenton试剂氧化法适宜的H2O2加入量为1 mmol/L,n(H2O2)∶n(Fe2+)=10,处理后废水降黏率达65.7%;次氯酸钙氧化法适宜的次氯酸钙加入量为500 mg/L,处理后废水降黏率达81.7%;二氧化氯氧化法适宜的二氧化氯加入量为100 mg/L,处理后废水降黏率为40.9%。3种氧化法对模拟聚合物驱废水的降黏率大小顺序为:次氯酸钙氧化法>UV-Fenton试剂氧化法>二氧化氯氧化法。  相似文献   
84.
由Deutsch公式可知,尘粒驱进速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高低。从提高驱进速度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与驱进速度的关系,得出提高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方法,为设计合理、高效、节能的静电除尘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5.
CO2驱油和地质封存项目中的泄漏风险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对地表大气中的CO2开展监控被认为是预防项目泄漏风险、证实项目埋碳量的关键手段。该研究首次引入了CO2走航监测技术,选取新疆克拉玛依油田CO2混相驱试验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地表CO2泄漏特征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该试验区周边行政区内9个功能区块的CO2均值浓度为417.95×10-6~767.59×10-6,清洁本底浓度为416.66×10-6。试验区CO2小时浓度变化与现场生产组织的作息呈现相关性,小时均值浓度为416.81×10-6~420.69×10-6,与本底浓度差异不大,因此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局部异常点出现于注气点、采油井、现场休息室、修井作业点、生活基地5类位置。注气系统中,储罐、换热器和注入泵有较明显检出,6组注气系统的泄漏值最大值低于CO2长期接触限值,远低于CO2短期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86.
介绍了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原理及其设备的工作过程,着重讨论了生物质锅炉燃烧过程中的燃料收集和存储、送料堵塞以及受热面结焦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运行和提高锅炉效率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7.
马国光  刘源海  牟雨 《化工环保》2015,35(6):579-582
采用变压吸附技术分离模拟油田火驱尾气(CO_2-N_2-CH_4混合体系)中的CO_2。考察了吸附压力、吸附温度和气体流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25℃、吸附压力为0.6 MPa、气体流量为2 000m L/min、初始CO_2体积分数为13.01%的条件下,CO_2的穿透吸附量为60.34 m L/g,CO_2吸附率为78.92%,碳分子筛对CO_2的分离因子为8.233;在床层利用率为0.523的条件下进行降压解吸,当吸附压力降至0.1 MPa时,出口CO_2体积分数约为80%,CO_2的回收率可达96.38%。  相似文献   
88.
通过测试现场聚合物驱采出水及室内配制的模拟聚合物驱采出水的油水分离及油珠聚结特性,研究了大庆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水油水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发现导致聚合物驱采出水比水驱采出水油水乳状液稳定性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为聚合物驱采出水中的胶态固体颗粒吸附到油珠表面上,阻止油珠之间的聚结并使油珠所受的浮力下降,水中残留的聚合物导致水相粘度增大.使油珠之间的碰撞几率及上浮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破乳剂对化学驱采出液体系微观结构以及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观测了不同浓度破乳剂加入前后采出液体系中分散相水滴粒径变化,并通过比较破乳剂对乳状液脱水率以及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探讨了破乳剂对化学驱采出液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破乳剂能加快水滴聚并进程,使分散相水滴聚并明显,而破乳剂对这一过程影响的关键在于对乳状液油水界面剪切黏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0.
正2014年5月27日来源:法国食品安全、环境和劳动管理局法国食品安全、环境和劳动管理局(Anses)发布了关于对产品中包含的5种生殖毒性或内分泌干扰物的暴露构成的潜在人类健康风险的报告。被评估的物质中有3种被列为《分类、标识和包装(CLP)法规》定义的2类生殖毒性物质。这3种物质是:正己烷,在消费品中用作一种溶剂;甲苯,用作一种溶剂和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