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安全科学   141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480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14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热解含油污泥制备吸附剂及热解过程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资源化利用油田含油污泥,对高含油的孤岛采油厂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研究,以苯酚吸附值为基准对热解工艺过程进行优化,并采用ICP-MS、元素分析仪、气相色谱质谱仪和SEM对热解油品和残渣性质进行分析;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结果相一致,热解最佳工艺条件为:N2保护下,热解温度550℃,热解时间4 h,升温速率10℃/min,此时苯酚吸附值为29.26 mg/g。通过对热解残渣苯酚吸附值为基准进行正交实验极差分析,热解温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热解时间,最后是加热速率。SEM结果显示,热解含油污泥制备的固体残渣具有丰富的微米孔,可将其制备成多孔固体吸附剂。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热解处理实现了无害化和资源化目的,满足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要求和农用污泥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82.
研究了失效锂离子电池中塑料、电极隔膜等有机物的真空脱除,并以电池级纯钴酸锂(LiCoO2)为原料,与活性炭粉混合,在真空中进行热还原,还原产物用含NH3和NH4HCO3的氨性水溶液浸出。实验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大于450℃,真空压力<400 Pa时,失效锂离子电池中有机挥发物基本被脱除。在400℃真空温度下纯LiCoO2不被炭粉还原;当还原温度达到600℃,LiCoO2转变为CoO、Co和Li2CO3;在800℃时,还原产物主要为六方相、立方相金属钴及少量的CoO。还原产物中的钴易于被氨性水溶液浸出,浸出3 h后,钴基本进入溶液中,锂的浸出率也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983.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是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为了提高TVOC检测的准确度,选取解吸气流量、热解吸温度、进样时间和热解吸时间四项因素设计正交实验,以热解吸率作为指标,对TVOC的热解吸过程进行了优化。并讨论在优化后参数的控制下,TVOC各组分的检测准确度。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热解吸条件下各参数指标分别为解吸气流量40 mL/min、热解吸温度280℃、进样时间120 s、热解吸时间30 s。检测准确度的结果表明,在优化热解吸参数的控制下,各组分的回收率在90.3%~97.3%之间,满足TVOC的实际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984.
油田含油污泥热解制备烟气脱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油田含油污泥深度资源化,针对高含油的孤岛采油厂含油污泥采用热解处理,回收油气资源的同时将热解残渣制备成烟气脱硫剂。以苯吸附值和热解残渣含油率为基准对热解工艺进行了优化,对热解油品和残渣进行分析,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进行了烟气脱硫性能评价。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热解最佳工艺条件为:氮气保护下,热解温度550℃,热解时间4h,升温速率10℃/min。此时苯吸附值为60.12mg/g,热解残渣含油率为0.29%。最佳工艺条件下,热解油品产率可达10%左右,回收率大于65%,热裂解作用明显,热解油品的品质较好,产生的不凝气体可以作为洁净燃料气;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O2,吸附脱硫能力较好,穿透硫容达到3%以上。  相似文献   
985.
为研究废弃印刷线路板的热解特性,确定金属和非金属分离的热解最佳参数,用差热-热重联用分析仪对FR-4型印刷线路板进行了热失重分析,并对影响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金属和非金属分离效果的升温速率、颗粒尺寸、热解终温和保温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R-4型线路板在320~360℃区间热失重速率达到最大值;升温速率越高,热解起始温度、终止温度和失重峰温也越高,显著失重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当热解终温相同时,升温速率对FR-4型线路板的热失重率影响很小。综合考虑FR-4型废弃印刷线路板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离效果、热解装置的设计、热解过程的能耗以及运行过程的控制等因素,最佳热解参数建议设定为升温速率为10℃/min,热解终温为500℃,保温时间取30 min为宜。  相似文献   
986.
基于铁路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置特点,对相应的烟气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从铁路站车生活垃圾成分和热解气化炉产生的烟气污染物出发,探讨烟气净化系统工艺中的脱酸、颗粒物、二(噁)英、重金属处理技术.综合考虑治理效率、治理成本、工艺实施的难易程度等,推荐铁路站车生活垃圾热解烟气净化工艺流程,即烟气经二燃室充分燃烧后先经急冷装置降温避开...  相似文献   
987.
真空紫外光臭氧降解偏二甲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比较了臭氧氧化(O3)、紫外臭氧(O3/UV)和真空紫外臭氧(O3/VUV)对推进剂——偏二甲肼的处理效果,O3/VUV最为有效,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比O3/UV和O3高39.8%和65.6%,中间产物——甲醛去除得更迅速,反应50 min即无法检出。初始pH 9时,O3/VUV降解偏二甲肼的速率最快,达到0.4461 min-1;反应速率常数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大;随偏二甲肼初始浓度从100 mg/L增加到2 000 mg/L,反应动力学由一级转为零级。碳酸盐浓度在0~2 mmol/L范围内对O3/VUV降解偏二甲肼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偏二甲肼的无机氮产物以氨离子为主,无机氮只占总氮的40%~60%,说明仍有相当比例的氮以有机氮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88.
计算机显示器材料的热解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龙  张瑞芳  谢启源 《火灾科学》2009,18(3):175-181
利用热重-差热分析仪,在不同的气氛(空气、N2)以及升温速率(10、30、50℃/min)条件下对电脑显示器外壳材料进行了热解特性的研究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该样品的热解情况及各个阶段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同时分析了气氛以及升温速率对材料热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9.
以废旧印刷线路板非金属分离物为前躯体,经热解、成型、炭化和水蒸汽活化制备粒状活性炭.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残碳收率的影响,煤焦油配比对成型碳强度的影响,活化反应条件对活性炭烧蚀率、比表面积和碘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残碳收率下降;随着煤焦油配比增大,成型碳的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成型碳机械强度最大时的...  相似文献   
990.
《绿色视野》2008,(8):11-12
要想秸秆禁烧真正得到实效,关键在于给秸秆找个好出路。截至目前,有关专家及科研部门已经研发出秸秆发电、秸秆食用菌栽培、秸秆炼油等多个项目。那么,今年这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又有多少能够由科研立项到具体实施呢?记者对此进行一番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