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6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安全科学   141篇
废物处理   79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476篇
基础理论   48篇
污染及防治   146篇
评价与监测   13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采用热解—氨浸工艺处理含铜废催化剂(w(Cu)为23.6%),优化了工艺条件,并通过蒸氨还原法制备出Cu2O产品。实验结果表明:热解工段中,控制管式热解炉的空气流量为3.0 m3/min,在升温速率20 ℃/min、热解终温600 ℃、终温保持时间90 min的优化条件下,含铜废催化剂中的有机物热解完全;氨浸工段中,以NH4Cl-NH3-H2O溶液为氨浸液,控制氨浸温度为40 ℃,在烧成料研磨时间90 min(粒径29.43 μm)、氨浸液总氨浓度4 mol/L、氨浸时间80 min的优化条件下,铜浸出率达到98%;经蒸氨还原法制得的Cu2O产品的质量符合HG/T 2961—2010《工业氧化亚铜》中的一等品标准,产率为24%。  相似文献   
992.
正GlyEco公司开发出从多种工业副产品和废水中回收提纯乙二醇的工艺,生产出的乙二醇符合用于生产纯净级防冻液的ASTM国际标准组织规格。目前的乙二醇回收工艺使用的原料是废弃防冻液,来源紧缺且相对昂贵,且回收得到的乙二醇一般不具有顶级牌号所需的纯度。GlyEco公司的工艺不仅能从废弃防冻液中回收乙二醇,也可以利用几种低成本工业副产品和废水。这些废水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环氧乙烷医用灭菌剂、飞机除冰液及其他产品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993.
采用真空紫外光(UV185nm)处理含乙苯的模拟废气,考察了工艺参数对乙苯转化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影响苯系物和环状烯烃转化的主要因素,并采用多参数动力学模型拟合了不同相对湿度下乙苯转化的过程,初步研究了该工艺对混合废气的转化特性和不同组分间转化的增抑效应。结果表明,直接光解和光解产生的O3、HO·等活性物质在乙苯的转化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作用;在乙苯等苯系物转化中,HO·氧化起主导作用,而在α-蒎烯等环状烯烃转化中,O3氧化起主导作用,因而当反应介质的相对湿度增加时,乙苯的转化率将有一定提高;乙苯初始质量浓度为0~200mg/m3时,其光转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在0.97以上;乙苯光解的主要初步产物为乙酰苯、苯甲酸、邻甲基酚等,经过进一步光解可使苯环开环,生成乙二酸、丁二酸等小分子酸,最终转化为CO2、H2O等无机物;混合废气的光解转化相互影响分析表明,乙苯的加入对α-蒎烯的转化没有抑制作用,甚至低浓度乙苯的加入还能促进α-蒎烯的转化;而在乙苯光解体系中引入α-蒎烯会对其转化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994.
对直流电晕自由基簇射处理PCB热解废气进行详细的模拟研究。在推导计算直流电晕簇射一次自由基产率和构建完整化学动力学机理体系的基础上,采用Chemkin软件栓塞流反应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热解废气降解过程进行详细的动力学模拟,并获得重要的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输入气体温度为298~323 K和电极气湿度接近 0.06 mg/mL是相对较好的降解条件。在此条件下,处理FR4型PCB热解气(降解率达85%以上)所需消耗的能量仅为1.044 (kW·h)/kg。  相似文献   
995.
针对目前处置村镇垃圾的小型热处理炉运行不稳定、排放难以达标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型村镇垃圾热解气化炉(30 t/d),并对其系统烟气及炉渣的二噁英生成排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炉渣中的二噁英浓度为0.723μg I-TEQ/kg,可满足GB 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中二噁英排放的要求;在正常喷射活性炭时尾部烟气二噁英浓度为0.029 ng I-TEQ/Nm3,低于GB 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二噁英排放限值;气化燃烧过程的烟气二噁英原始排放浓度较低,低温异相合成反应是该垃圾炉烟气二噁英的主要来源;在质量浓度分布上占优势的为高氯代PCDD/Fs,对总毒性当量起主导作用的为2,3,4,7,8-PeCDF,喷射活性炭对二噁英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以期为村镇垃圾热解气化规范处置提供示范,并为热解气化炉二噁英排放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制备脱硝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氧化锌和硝酸铁化学浸渍、高温热解制备脱除NOx的催化剂。用微型气固相催化反血装置考察了该催化剂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中的应用效果及寿命。实验结果表明:存350~450℃时的催化活性较高,在400℃时NO的最大转化率可达98.3%;催化剂的活性良好,经660min的活性测试,催化剂的活性只降低了约3%。对该催化刹进行了X射线衍射、热重和扫描电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及碳元袤,具有丰富的孔结构和晶体结构,而且表面及孔隙间负载的活性粒子较多,这些特征也表叫该催化刺具订良好的催化忡能。  相似文献   
997.
在管式电阻炉上对由聚丙烯、面巾纸、纱布、医用脱脂棉、一次性口罩、医用乳胶手套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模拟医疗废物在氮气气氛进行了热解研究。重点探讨了10 K/min,20 K/min,30 K/min和40 K/min等不同升温速率对热解产物分布、产气特性和热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模拟废物的热解产生气体的主要成分逐渐由CO2和CO转变为C3H6、CH4、C2H6、C2H4和C3H8。同时,热解处理对模拟废物的减量化效果比较明显,固体残留率仅为5.61%~7.02%。而且,加热速率对模拟医疗废物热解过程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8.
热解技术能够回收85%以上的油品且达到含油污泥减量50%以上的效果,其固相产物即热解尾渣的含油率低于1%。目前,热解尾渣可大宗应用于油田井场铺设通井路、铺垫井场,但仍有50%以上未实现 资源化应用。鉴于尾渣管理成本较高,且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国家通过法律约束和政策引导等多种形式大力倡导固废的资源化应用,热解尾渣的资源化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在研究热解尾渣理化性质的基础 上尝试作为材料将其用于道路路基、灌注桩、微型桩等岩土工程中,但目前大多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在现 场研究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含油污泥热解尾渣在岩土工程材料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分析目前研究成果的局 限性和面临的问题,展望其在岩土工程中多元资源化应用的趋势,提出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生物炭对厌氧氨氧化工艺中硝酸盐积累的缓解作用,通过批次实验考察了不同热解温度(300,500,700℃)生物炭对厌氧氨氧化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0,500,700℃生物炭的添加使体系总氮去除率较空白组分别提升了14.6%、7.1%、3.3%,其主要原因是生物炭作为电子介导体促进了硝酸盐的还原,还原产物亚硝酸盐继续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进一步减少了11.2%、9.1%、5.8%的剩余氨氮.300℃生物炭表面具有丰富的酚类、醛类和酮类等失电子基团,其供电子能力为2.64mmol e-/g,高于500℃(1.92mmol e-/g)和700℃(1.32mmol e-/g)的生物炭,故其更好地强化了体系中的电子转移.微生物群落和功能蛋白分析表明,生物炭的添加增强了Ca.KueneniaPseudomonasThauera等丰度,有利于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菌的富集,同时,生物炭通过促进NapA(EC:1.9.6.1)和NarG(EC:1.7.5.1)等功能基因的表达,强化了反硝化过程的氮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以废弃油菜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分别在450℃、550℃、650℃条件下制备油菜秸秆生物炭(Rape Straw Biochar, RSB)RSB450、RSB550、RSB650,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通过序批试验研究了3种RSB吸附水中氨氮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分析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RSB的碳化、芳香化程度随着热解温度的提升而增加,比表面积、总孔容、平均孔径也随之增大。当溶液初始pH值为8,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30 mg/L,RSB450、RSB550、RSB650投加质量分别为0.7 g、0.6 g、0.4 g时,经过21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氨氮去除率均超过95%。3种RSB对氨氮的吸附行为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ΔGθ<0、ΔHθ>0、ΔSθ>0,表明吸附是自发、吸热、熵增推动的过程。吸附机理涉及静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