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69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黄土高原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特点,以小流域作为研究单元,以雨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层次分析法(AHP)原理,遵循科学、实用及其简明的原则,构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综合效益评价数学模型,提出了综合效益评价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32项评价指标。并以陕西省淳化县泥河沟小流域为例,利用所建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可为黄土高原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2.
富阳市湘溪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对策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湘溪流域环境现状、污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湘溪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3.
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小城镇建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即发展小城镇,不仅能促进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流域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流域与外部的经济活动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讨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以小流域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呈“袖珍型”发展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建设中心城镇,加强区域小城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4.
115.
流域脆弱性评价中,如何有效结合自然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开展较大区域尺度评价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之一,特别是结合灾变山地环境影响,开展小流域脆弱性评价,对于山区流域防灾减灾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采用栅格单元与小流域单元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综合自然与社会因素,并引入活跃灾害事件对小流域脆弱性的影响,从灾害危险度与社会易损性角度构建评价体系,应用3S技术,选取彭州龙门山区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开展灾变山地环境影响下的小流域脆弱性评价。最终将研究区小流域脆弱性划分为轻度、中度、高度及重度4个等级,各级含小流域个数分别为12、21、27及17个,相应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1.53%,38.63%,40.46%及9.38%。针对区域内重大灾害事件,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综合自然和社会因素,并引入灾害事件构建评价体系,并以栅格与小流域单元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灾变山地环境下较大区域尺度流域脆弱性评价具有可行性,可为区域尺度小流域脆弱性评价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6.
贡嘎山森林系统小流域基流分割与降雨入渗补给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的方法对贡嘎山黄崩溜沟水文站实测日径流资料进行了基流分割,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基流指数的均值、均方差、变异系数进行了计算,并对黄崩溜沟基流过程和地表径流、基流的滞后时间进行了分析。黄崩溜沟基流分割指数为0.65~0.74,平均值为0.71;枯水期,黄崩溜沟地表径流量相对降雨量滞后时间为2.7~14.5d,平均滞后8d,基流量相对地表径流滞后0.7~3d,平均滞后1.8d;丰水期,黄崩溜沟地表径流量相对降雨量滞后时间为0.7~3.7d,平均滞后1.8d,基流量相对地表径流滞后0.9~2.6d,平均滞后1.5d;考虑流域整体,计算黄崩溜沟流域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为0.16~0.28。研究表明:利用数字滤波法中F4方法对黄崩溜沟径流进行基流分割,其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最佳;丰水期黄崩溜沟地表径流量相对降雨量滞后时间明显比枯水期短,而其基流量相对地表径流滞后时间丰水期、枯水期相差不大;对某一流域径流进行基流分割时应选取多种方法,并需要对其分割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讨论,按照流域计算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补给问题应考虑流域整体,尤其是在山区。  相似文献   
117.
土地开发强度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土地,有助于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而低丘缓坡开发势必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重大影响。在分析低丘缓坡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方式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低丘缓坡开发生态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为低丘缓坡开发试点工作的生态保护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18.
三峡库区古夫河小流域氮磷排放特征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本文以三峡库区古夫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自然降雨条件下,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古夫河小流域出水口断面水质水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了流域出水口断面污染物氮磷输出浓度、排放负荷随降雨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形态组成.结果表明,古夫河小流域年度水流量为0.6×108m3,7~9月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的63.9%,流域出口径流流量与年降雨量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线性相关关系.小流域总氮的年排放负荷为1 432 t·a-1,溶解态氮是氮的主要排放形态,各月份溶解态氮排放负荷占总氮比例的变化范围为55.4%~91.3%,7~9月丰水期总氮排放负荷达853 t·a-1,占全年的59.6%;硝态氮输出浓度与降雨量间存在显著(P0.05)线性相关关系,其他形态氮浓度与降雨量、泥沙量间线性相关关系均不显著.总磷的年排放负荷为563.1 t·a-1,颗粒态是磷的主要排放形态,各月份颗粒态磷排放负荷占总磷比例的变化范围为41.9%~79.5%,丰水期总磷的排放负荷占全年的71.2%,总磷、可溶性总磷和颗粒态磷与降雨量和泥沙流失量之间均存在显著(P0.05)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9.
农业非点源污染目前已成为全球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对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成因的分析表明: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同灌溉方式、生产生活废弃物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等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之间均有密切的关系,应从农田径流控制、小流域综合治理、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实施农田养分最佳管理技术、开发农业非点源污染管理应用软件、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将成为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0.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建立了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应用采样分析数据结果及坡面单元法,确定了定量计算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因子指标的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支持下,根据USLE/RUSLE土壤侵蚀预测模型对数据库实施运算操作,预测了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①流域总体土壤侵蚀为中度,治理难度仍很大;②坡耕地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