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67篇
综合类   585篇
基础理论   77篇
污染及防治   23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31.
使用Map Objects组件和Ⅶ语言,对露天矿区排土场土地复垦的成本构成及计算进行了系统设计,系统包括排土场土地复垦成本计算和排土场空间地理信息管理两大功能。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建立了成本计算系统,为露天矿区排土场土地复垦的成本计算提供了重要手段,提高了排土场空间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732.
借助淮南矿区1986、1999、2012年共3期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应用遥感和GIS技术,通过人机交互解译方法获取了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基础数据,由此计算各年份的土地利用结构指数、土地利用转移指数和土地利用空间指数,并依据计算结果分析矿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结构和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耕地是矿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并逐年减少,城镇用地、水域增长最为明显,林地表现为增长趋势,农村居民点面积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三个年份矿区的土地利用均处于发展期;1999—2012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较大,城镇用地、水域、和林地的增加主要依靠耕地的转化,耕地与农村居民点之间的转化是空间上分布最广泛的转化。  相似文献   
733.
采集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锑矿区29个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中的重金属(Fe、Mn、Cu、Zn、Pb、Cd、As和Sb)浓度,并对其污染状况作出评价;用简化生物可给性提取(simplified bioaccessibility extraction test,SBET)法研究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并用人体健康风险模型评估该地区土壤重金属经口腔摄入后对成人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锑矿区土壤As和Sb的污染最为严重,且具有同源性,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不同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差异很大,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平均值为Mn(36.7%)Cd(30.7%)Pb(24.4%)Zn(23.1%)Cu(12.0%)As(5.89%)Fe(3.88%)Sb(2.13%),表明经口摄入重金属大部分不被人体吸收;用总量评估经口摄入途径风险时过高估计了实际的人体健康风险,用生物可给性进行调整后风险值显著降低,总非致癌风险(HI)和总致癌风险(TCR)平均值分别降低约97%和92%。主导健康危害效应的主要污染因子是Sb和As,调整后尾矿坝(S5)处仍有部分采样点总非致癌风险超过风险阈值,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734.
基于GIS矿区土壤重金属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结合调整评估阈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估和符合我国人体暴露特征参数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法,对我国典型多金属矿区—苏仙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并利用GIS分析了潜在生态风险等级空间分布,探究了成人及儿童致癌及非致癌健康暴露风险.结果显示,土壤中砷(As)、汞(Hg)、铜(Cu)、铅(Pb)、锌(Zn)5种重金属含量均超出背景值,且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大于1,综合污染指数达11.6.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全境内Zn和Cu处于轻微污染及以下;As污染呈西北(中度)—东南(强烈)污染风险走向,中度污染风险等级面积是强烈污染风险等级面积的2倍,空间上看,As的强烈风险区域覆盖柿竹园大型矿区位置;Pb在大型矿区位置周围形成面状3级(重度)污染风险区;整个研究区Hg潜在污染风险处于重度及以上等级.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全境土壤污染主要以重度及强烈等级为主,高风险(强烈等级)区域在空间上覆盖柿竹园大型矿区所在地,并向东南方向面状延伸至研究区边界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显示,针对成年群体,研究区存在显著综合非致癌健康暴露风险,其中,As对非致癌健康暴露风险的贡献最大;对于儿童群体,As、Pb的儿童非致癌健康暴露风险显著,手口摄入是这两种重金属儿童非致癌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致癌重金属As对成人不存在显著致癌风险,但儿童的致癌健康暴露风险显著.  相似文献   
735.
万山汞矿区地表与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动力学通量箱与高时间分辨率大气自动测汞仪联用技术对万山汞矿区不同季节、不同地表与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和大气汞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受人为活动和地表强烈释汞的影响,万山地区大气汞含量高出背景区1~3个数量级,在冶炼厂附近平均值可达1 101.8 ng/m3,最低平均值达17.8 ng/m3,显示万山汞矿区已遭受较严重的大气汞污染.万山汞矿区土壤与大气界面汞交换非常强烈,土壤向大气的释汞通量最高可达27 827 ng/(m2.h),大气汞干沉降通量最高可达9 434ng/(m2·h).万山汞矿区土壤与大气汞交换通量主要受光照强度、大气汞含量影响.光照在土壤释汞过程中起促进作用,而较高的大气汞含量则抑制了土壤向大气的释放,并导致大气汞强烈的干沉降.不同的地表类型对地表释汞影响较大,植被覆盖土壤释汞通量显著低于无植被覆盖地区,而冶炼后的矿渣堆则成为大气汞的净源.  相似文献   
736.
云南会泽铅锌矿矿渣废弃地植被重建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云南会泽铅锌矿矿渣废弃地先锋植物群落进行实地考察后,根据植物的综合优势比及生物学特性,从建造先锋植被,覆盖表土,增施有机肥和改良剂方面,提出了矿渣废弃地植被重建的初步设想。这一设想可为其它矿渣废弃地的植被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7.
城市的记忆--工业废弃地更新、改造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在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工业废弃地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城市的更新、改造,结合当今国内外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改造的实践,从城市历史文化的角度,对工业废弃地的更新、改造的理论和方法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38.
为了充分挖掘重金属污染地区植物共附生细菌资源,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效率,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对四川省汉源县万顺铅锌矿区蜈蚣草根状茎中共附生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与蜈蚣草根状茎中有效重金属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采样点间的蜈蚣草共附生细菌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尾矿矿口弃渣区选矿区农田.基于DGGE回收条带序列的系统发育显示,蜈蚣草共附生细菌包括芽孢杆菌属(Bacillu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根瘤菌属(Rhizob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和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等细菌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共附生细菌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与有效Cu、Cd、Pb、Zn和As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显示,有效As是影响蜈蚣草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对砷含量较高的采样点,砷对蜈蚣草共附生细菌群落有促进作用,在砷含量相对较低的采样点,共附生细菌群落与砷呈负相关.研究表明,蜈蚣草存在丰富的共附生细菌种群,这些种群受蜈蚣草中有效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明显,在修复重金属特别是砷污染土壤方面表现出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9.
为探讨铅锌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分布及迁移特征,在凤凰铅锌矿区分别选取楠木冲新开井矿口自然土壤剖面(A)、桐木洞老矿井矿口自然土壤剖面(B)和矿渣下覆土壤剖面(C)3个典型剖面,结合剖面中的新鲜母岩及矿区的耕层土壤、水稻、矿石、废矿、矿渣等样品,对区域内土壤剖面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特征进行了凋查分析.结果发现,A剖面中重金属明显在底层富集,而B剖面中重金属则呈现屁著的表层富集趋势,C剖面中重金属表层富集的趋势相对较弱.不同剖面中重金属元素按照淋溶难易排序依次为:Zn>Cd>Pb≈Hg.除Pb的含量表现为为C剖面>B剖面>A剖面外,3个剖面中Zn、Hg、A8、cd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B剖面>C剖面>A剖面.以上结果表明,风凰铅锌矿区土壤剖面重金属的来源、迁移和富集既与原生地质环境有关,更与人类采矿活动及开采历史密切相关.人为大规模的采矿活动对重金属在表层土壤中的积累起到主要作用,矿渣的随意堆砌也加剧了土壤剖面中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740.
广东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废水对河流沿岸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粤北大宝山铁多金属矿开发活动产生的选冶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横石河水中,给横石河流域沿岸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对沿岸土壤剖面重金属总量和形态的分析表明, Pb、Zn、Cd、Cu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 以Cd污染最为严重, Pb、Zn也达到中度污染至强污染. 河流水体和土壤的pH值对金属总量和可交换态离子浓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土壤中金属总量、金属可交换态含量随着土壤酸度的变化出现相应的变化. 在地处下游地势低平污染严重的上坝村, 农田表层土Pb、Zn、Cd、Cu的总量分别达到257.762, 350.235, 5.083和186.901 mg·kg-1, 分别超出国家标准的1.03倍、1.75倍、16.9倍和3.7倍, 且污染渗透至土壤的深层,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