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5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418篇
安全科学   165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29篇
综合类   1828篇
基础理论   194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139篇
社会与环境   126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浙中典型硫铁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为探明硫铁矿开采对周边农田土壤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在龙游县硫铁矿区周边采集表层土壤样品(0~20 cm)42件,分析了土壤中8种重金属含量(As、Cd、Cr、Cu、Hg、Ni、Pb和Zn)及pH,采用统计学、地累积指数(Igeo)、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等方法开展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来源...  相似文献   
993.
广西大厂多金属矿区河流中Sb和As的迁移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以广西大厂多金属矿山为例,对其矿山尾矿堆及地表河流进行采样,研究矿山开采中释放的毒害元素Sb和As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 结果表明,矿渣堆中的w(Sb)和w(As)分别为175~7 119和309~24 233 mg/kg;选厂排水中ρ(Sb)和ρ(As)最高值分别为5 475和179 μg/L;受矿山影响的河流中的ρ(Sb)和ρ(As)平均值在枯水期为630和100 μg/L,在丰水期为497和65 μg/L. 该矿山的开采致使选厂排水和矿山尾渣均对矿区河流中重金属含量做出显著贡献,已对周边河流产生严重影响,造成了刁江上游河水的污染. Sb与As虽然化学性质相似,但二者在河水中的迁移特性仍有明显的差别,As在河水中的衰减强于Sb. 河水中Sb和As的影响范围都很大,模拟计算表明,Sb和As的影响范围分别离矿山区约120和60 km.   相似文献   
994.
以名山河流域水稻土为例,通过实验室模拟,采用等温吸附法和NaNO3、HCl溶液解吸法,研究了土壤组分(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对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吸附-解吸Hg2+的影响。结果表明:1)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量随平衡溶液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加,吸附量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质量比、游离氧化铁质量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2=0.9746~0.9836);Langmuir方程拟合效果最佳,达到显著水平(R2=0.9988~0.9996);分布系数Kd值与Hg2+初始质量浓度呈负相关;2)去除土壤组分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吸附量均有所减少,吸附减少量与有机质和游离氧化铁去除率呈显著正相关(R2=0.9960,R2=0.9468);3)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解吸率随吸附量增加而增加,并且以专性吸附的解吸为主,其解吸率在50%左右;去除各土壤组分后,原土及各粒径微团聚体对Hg2+的非专性吸附的解吸率增加,专性吸附的解吸率降低,土壤中Hg2+的流动性更大,对流域内地下水、土壤生物及作物的潜在威胁增大。  相似文献   
995.
<正>7月17日,国家安监总局召开全国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对做好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深化"打非治违",从7月下旬开始集中力量开展"六打六治"。六"打"击打击矿山企业无证开采、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行为打击破坏损害油气管道行为打击危化品非法运输行为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打击客车船非法营运行为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996.
环太湖主要河流氮素组成特征及来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2012年太湖20条主要环湖河流中氮素的逐月调查数据为依据,探讨了河水中氮素的含量、形态组成和季节性分布规律,旨在为进一步实施入湖河流小流域的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太湖20条环湖河流的ρ(TN)平均值为2.53~6.31 mg/L,鉴于太湖水体中ρ(TN)多年来居高难下,水质类别主要由ρ(TN)决定,因此按ρ(TN)年均值,将环湖20条河流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污染3类. DIN(溶解态无机氮)是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ρ(DIN)平均占ρ(TN)的72%以上. 其中,重度和中度污染河流中ρ(NH3-N)和ρ(NO3--N)各占ρ(DIN)的约50%,轻度污染河流则以NO3--N为主,ρ(NO3--N)占ρ(DIN)的60%以上. 除个别河流外,重度和中度污染河流水体中非汛期(11月—翌年4月)ρ(TN)、ρ(NH3-N)和ρ(NO3--N)普遍高于汛期(5—10月),并且汛期和非汛期差异显著. 这可能与非汛期的水温较低并且污水处理厂及湿地等生态系统的氮素去除率低于汛期有关,此外,也说明点源污染占主要地位;轻度污染河流中ρ(NH3-N)在汛期和非汛期差异不显著,说明点源和非点源负荷相当. 重度和中度污染河流应重点针对点源污染开展治理;轻度污染河流应将点源、面源污染协同治理,以利于进一步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997.
包头白云鄂博矿区进行铁矿、稀土矿开采已近60a,稀土矿中伴生的232Th未利用而暴露于环境中,可能引起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对该矿区周边表层土壤中w(232Th)及其分布特征进行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土壤中w(232Th)为3.43~59.09mg/kg,平均值为12.79mg/kg,高于世界平均值(7.50mg/kg)和我国全国平均值(9.88mg/kg),说明包头白云鄂博矿区周边土壤中232Th的分布受到了矿物开采活动的影响;其主要来源是矿区东、西两侧的2个尾矿堆,矿区周边表层土壤中232Th的分布主要受风力作用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土壤剖面0~20cm区间w(232Th)平均值与五分法土壤表层中的w(232Th)接近,矿区南部(16号采样点)和北部(12号采样点)土壤中232Th的分布未受白云鄂博矿区的影响,其剖面上w(232Th)变化不明显,接近全国平均值;矿区东南部(17号采样点)底层土壤w(232Th)较低,表层土壤w(232Th)较高,并且在10.5~17.5cm区间出现w(232Th)剧增的趋势,w(232Th)由14.70mg/kg升至19.54mg/kg,表明土壤中232Th的分布明显受白云鄂博矿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采用B-IBI(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结合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无人机)遥感技术,对辽河保护区干流上游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 根据16个采样点的UAV遥感正射影像、水质参数、水体理化指标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从中筛选出4个采样点作为参照点,其余为受损点;通过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从32个候选生物指标中筛选出6个核心指标,包括总分类单元数、摇蚊分类单元数、寡毛类分类单元数、敏感类群、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和均匀度指数. B-IBI评价结果显示,辽河干流上游处于健康(B-IBI>3.90)的河段占0.82%,亚健康(2.93相似文献   
999.
平原城市河流面源污染研究范围及方法的选择与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平原城市地貌起伏不大,较难划分城市河流的流域范围,使得与河道面源污染相关的研究范围的边界确定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比了基于缓冲区和排水区的两种研究范围及方法。根据遥感影像,利用GIS提取研究区内土地利用信息并与河流水质进行回归分析,对比两种范围及方法所得出的结果,试图为城市河道污染物的研究及管理提供方法支持和理论依据。本文选取了天津滨海地区11条河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选取城市排水区作为土地利用数据的方法能够与河流中污染物的发生,迁移的真实情况相符合,能够综合考虑不同的景观格局分布对于水质的影响,结合平原城市的特殊性反映土地利用与河流污染物之间的相关关系,在机理严谨性上优于使用缓冲区范围,在整体性上更为完整;(2)基于缓冲区的研究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在地表径流作用下,河流近岸不同距离的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污染物的影响,如耕地对污染物的影响,河流近岸100 m缓冲区的联合显著性为0.848,300 m缓冲区的仅为0.165;(3)土地利用类型对河流中污染物类型的贡献和消减趋势基本一致,城市居民点与工矿用地是河流当中重金属污染物如铅、汞的主要输入源;耕地对重金属等污染物有一定的截留消减作用,但在面积较大时增加了河流的有机污染物如氨氮;林地、园地、草地和水体对于城市河流污染物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得出更为详尽、客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湖南南部铅锌矿区铅锌富集植物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湖南省桂阳县铅锌矿区采用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集植物和土壤样品112个,分别测定了土壤和植物样品的铅锌含量,筛选铅锌富集植物。结果表明:矿区土壤铅锌污染十分严重,矿区土壤铅和锌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2177.22、3165.89 mg·kg^-1。植物样品根系的铅锌质量分数分别为:264.00、666.11 mg·kg^-1,地上部铅锌质量分数平均为165.56、363.87 mg·kg^-1,植物根系的铅锌含量与土壤的铅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比分析,以地上部铅质量分数大于450 mg·kg^-1、锌质量分数大于750 mg·kg^-1、转运系数大于1、植物地上部形态高大为筛选条件,筛选出5种铅富集植物分别是:糯米团(Hyrtanandra)、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酸模(RumexacetosaLinn)、毛叶堇菜(Viola verecumda A.Gray)、地榆(Garden Burnet Root);3种锌富集植物分别是: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博落回(Macleaya cordata(Willd.) R. Brown)和糯米团;糯米团茎叶的铅锌质量分数分别为635.48、919.51 mg·kg^-1,可作为铅锌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备选植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