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联用的方法(TG-FTIR)研究淬火油泥(QOS)的热解过程,解析了热解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了其中的矿物油(MO)和残渣(SR)在QOS热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QOS热解过程包含油分热解阶段和矿物质分解阶段;低温段热解温度为150~520 ℃,高温段热解温度为800~980 ℃;SR的热解过程分为油分热解反应和残渣中Fe2O3的还原反应;MO的热解过程只有轻质油分的挥发和重质油分的热解。FTIR表征结果显示:QOS热解过程析出的气体主要为CO2、CO和有机化合物;SR热解过程中CO2的特征峰强度高于其他气体的特征峰强度;MO热解过程中烷烃的特征峰强度高于其他气体的特征峰强度,且MO主要以轻质油分为主。在QOS的热解过程中,初温~480 ℃时,SR所含的Fe2O3对MO的热解起促进作用,300 ℃左右时促进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2.
矿物油污染土壤中芳烃组分的生物降解与微生物生长动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以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的细菌和真菌为供试微生物,研究不同微生物组合对矿物油芳烃组分降解及降解率与微生物生长间的关系.将不同组合的微生物接种到加有柴油浓度为1 000mg/L的液体培养基中,25~30℃经摇床连续培养100d.于0~60h内连续取样,进行微生物生长动态检测;于5~100d定期取样,研究微生物生长状况与矿物油降解率动态变化.同时,以草甸棕壤(0~20cm)制备的土壤悬浮液为土壤微生物对照,以灭菌培养基为非生物降解对照.结果表明,试验前期(约20d)外源菌的降解效果优于土壤微生物,试验中、后期,土壤微生物降解优势增大且保持持续.试验结束时,土壤微生物处理的液体培养基中芳烃降解率最高达79.24%,显著高于其它3组处理.  相似文献   
23.
2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11月1日-2008年10月31日,对以回收的废矿物油为原料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汽油、柴油等工业油料免征消费税。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5.
水中低含量矿物油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空白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油在天然水中存在的状态有3种,即当油的粒径大于100μm时浮于水面,在10μm~100μm间悬浮于水内,小于10μm则稳定分散于水中,这3种状态就是通常所讲的不溶、可溶和...  相似文献   
26.
27.
28.
废矿物油处置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物油处置方法较多,但目前处置工艺较原始,大部分不能满足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对几种处置工艺的比较,笔者提出一套可以达到环保要求的处置工艺路线,并强调废矿物油的有效处置,首先应加强对产废企业的宣传教育,在教育的基础上,严格监督管理,作到从源头控制废矿物油,这样才能达到全过程监控废矿物油,实现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的目的,保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9.
矿物油测定中,个别企业废水因乳化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用无水硫酸钠逐步脱水法可解决这一困难,效果良好,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
张向阳 《福建环境》1998,15(2):31-31,35
提出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的油在玻璃仪器的选择、药品的预处理,及分析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针对矿物油的特点,从油膜厚度及水中溶解和乳化状态矿物油的含量两个方面来描述水中矿物油的量,并建议通过研究,建立油膜厚度与水中溶解及乳化状态矿物油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