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3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61.
162.
大型船舶分段件金属表面喷砂处理时可产生大量落地砂和扬尘,严重破坏了厂房内工况环境,直接影响厂房的正常使用,即时、快速、连续清除地面落地砂,并进行分类处理,净化厂房空间,降低厂房空间场尘浓度,是实现喷砂厂房高效、连续、洁净、文明生产的关键.大连新船重工集团根据船舶建造不断发展的需要,2002年投巨资新建了2间大型分段件喷砂厂房,在新建的喷砂厂房内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砂尘处理新工艺之一,使喷砂产生的落地砂和扬尘得到即时、有效处理,新建喷砂厂房通过3年多的实际使用证明:喷砂厂房砂尘处理新工艺,设计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效果明显,新工艺为我国各超大型企业厂房内砂尘,烟尘及其他高浓度污染物的清除,环境治理,空气净化,提供了很好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63.
以湖北省宜昌市的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当地广泛分布的风化砂来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即分别采用10%、20%、30%、40%、50%的风化砂掺入膨胀土中,通过改变各种不同比例混合料的初始干密度进行改良膨胀土回弹模量试验,研究掺砂比例、初始干密度对风化砂改良膨胀土回弹模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砂比例和初始干密度均对改良膨胀土的回弹模量有显著的影响。当初始干密度一定时,改良膨胀土的回弹模量会随着掺砂比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且在掺砂比例为10%时改良膨胀土的回弹模量达到最大值;当掺砂比例一定时,改良膨胀土回弹模量随着初始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幅度是先大后小;当掺砂比例一定时,改良膨胀土回弹模量与初始干密度呈现很好的对数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初始干密度(现场压实度)将有助于提高路基承载能力,保证路基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4.
“砂石化”是我国南方山地河谷区在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伴生的一种灾变现象,视其地理景观,酷似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荒漠。作者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察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就“砂石化”的形成过程、类型特征和控制对策等进行剖析,以期引起人们对此类灾变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5.
施肥对高粱地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严俊霞  张媛  焦晓燕 《环境科学》2019,40(12):5515-5523
基于对高粱地进行的5种培肥模式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培肥模式下土壤呼吸速率(Rs)及其温度敏感性(Q10)与环境因子以及光谱特征参数的关系.试验共设5个处理:不施肥(CK)、无机肥(INF)、无机肥+有机肥(INF+M)、无机肥+有机肥+秸秆(INF+M+S)和有机肥+秸秆(M+S).结果表明,施肥处理没有改变Rs的时间动态变化趋势.INF与CK的Rs没有明显差异,测定期间的平均值分别为3. 68μmol·(m~2·s)-1和3. 51μmol·(m~2·s)-1.与INF或CK相比,INF+M、M+S和INF+M+S的Rs分别增加了28. 2%~39. 1%、47. 9%~76. 0%和46. 2%~50. 8%,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处理后Rs增加.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分别能解释Rs季节变化的14%~96%和6%~37%,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的解释能力,而土壤水分的解释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Rs与差值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的相关系数高于归一化植被指数;与红边斜率和红边面积的相关系数高于红边位置.有机肥和秸秆的施用降低了Rs与光谱特征参数的相关性.以光谱特征参数、T10、Ws为自变量的3因子模型的决定系数R~2都高于双因子和单因子模型.与CK相比,INF、INF+M、INF+M+S和M+S的Q10分别提高了26%、39%、21%和37%,表明施肥可以提高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造成不同处理Rs/Q10/R10差异的主要因子分别为Shannon多样性指数/容重/土壤有机质,可以解释其97. 6%/78. 2%/92. 8%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6.
采用两级沉淀+气浮+砂滤工艺处理浙江某铜加工生产废水。该处理工程处理乳化液废水水量为250t/d,生产清洗废水水量为150t/d,总排口的排放指标均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7.
《中国环保产业》2014,(7):71-71
正由武汉方元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联合开发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回用技术,适用于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该技术包括高温印染水洗废水循环处理回用和印染终端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水洗废水经过预处理(如砂滤或气浮过滤)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后进入光化系统,以铁系或钛系为催化剂,在微波、无极紫外光、氧化剂(如双氧水或臭氧)等多重协同催化氧化作用下,发生剧烈的化学氧化反应,使长链大分子或含有苯环、偶氮  相似文献   
168.
准确地测定外壳的防尘等级对于衡量多尘环境下运行的电气设备的可靠性具有很大的意义。对国内现行IP防护标准防尘规定作了部分解读,探讨了被测设备外壳内部抽真空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并在标准推荐装置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新型抽真空系统,在功能上可以实现远程操控以及无极调节压差与流量等参数,增加了被测设备外壳防尘能力检验的可靠性与可操作性,提高了整个实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9.
采用PAC(聚合氯化铝)和PAFC(聚合氯化铝铁)作为絮凝剂,探讨不同絮凝剂及其投量对于内循环连续砂滤器处理效果和滤料板结潜在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和PAFC投量由5mg/L升至30mg/L时,COD和SS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mg/L为试验水质下的最佳投量,在该投量下,PAC对SS和COD去除率为分别为49.7%和12.9%;PAFC对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0.6%和13.8%.内循环连续砂滤器主要去除的是相对分子量在3k以上的溶解性有机物,但对相对分子量1k以下的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好,总DOC去除率低于5%,需进一步深度处理以满足最新的排放标准.PAFC混合液比PAC混合液黏度低,有利于缓解滤料板结.总体来看,更适合于石化二级出水的混凝剂为PAFC,最佳投量为10-15mg/L,可保障对SS高效去除同时并使内循环连续砂滤器运行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70.
了解不同耕作与培肥模式对麦田土壤的影响,对提升麦田土壤地力及促进小麦的持续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11-2012年在许昌县陈曹乡史庄村小麦试验田进行,以周麦22为试验材料,分别于孕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取土测定土壤微生物与腐殖质含量。借助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经典统计方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模式(浅耕15~20 cm;深耕35~40 cm)和培肥模式(单施化肥;化肥增施有机肥)对麦田土壤腐殖质与微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深耕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生育后期0~5和5~20 cm耕层土壤富里酸含量(p〈0.01)。增施有机肥有利于小麦生育后期各耕层土壤胡敏酸含量的积累(p〈0.05),其中20~40 cm耕层土壤增幅最为明显,成熟期深耕增施有机肥与浅耕增施有机肥和开花期相比增幅分别达253.85%与300.00%;深耕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孕穗期与成熟期5~20 cm耕层土壤细菌数量(p〈0.01),成熟期浅耕增施有机肥与深耕增施有机肥处理细菌数量和开花期相比增幅分别达690.38%和508.75%,其中深耕增施有机肥处理与其它三个处理相比细菌数量最多且差异极显著(p〈0.01)。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成熟期0~5与20~40 cm耕层土壤真菌数量(p〈0.01),深耕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孕穗期5~20 cm耕层土壤真菌数量(p〈0.01)。深耕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生育后期20~40 cm耕层土壤放线菌数量(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本研究培肥和耕作模式下麦田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含量与微生物区系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