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236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含氰废水处理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大庆石化总厂含氰废水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考察了国内外各种含氰废水处理技术,着重探讨了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的技术可行性。对含氰污水处理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2.
为探究煤炭深部开采过程中破断区域煤体的力学及渗流特性,利用多功能真三轴流固耦合试验系统,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分析破断煤体破坏后的内部裂隙分布情况,获得不同中间主应力下破断煤体的强度特征、渗透率演化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破断煤体呈现出脆-延性破坏特征,随着中间主应力的增大,峰值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破断煤体的渗透率在临近破坏前并未出现大幅增长,在进入峰后阶段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在峰前阶段变化更为明显;破断煤体破坏后的裂隙形式以剪切裂隙为主,宏观剪切破裂面呈现非对称分布特征。应根据现场煤层破断区域构造应力和裂隙结构的变化,调整煤层破断区域瓦斯抽采或破碎煤岩巷道注浆加固方案,保障深部煤炭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83.
利用origin pro软件和1stOpt软件研究分析铁炭微电解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的实验数据建立工艺的数学模型。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进水pH值3.5,铁炭体积比2:1,水力停留时间(HRT)60 min,曝气60 min,总氰去除率达96.3%。根据4个变量与总氰去除率间的不同规律关系,运用origin pro软件对其分别进行单因素多项式拟合或S型曲线拟合,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69 9、0.984 6、0.994 8和0.995 8。利用1stOpt软件根据正交试验数据和单因素模型方程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建立宏观数学模型,相关系数达到0.941 3。该模型的参数值比较结果与正交试验测得因素影响次序一致,计算出的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够正确反应微电解法去除电镀含氰废水中总氰的效果,对后续研究和放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4.
对代氰预镀铜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对钢铁及锌合金等金属具有良好的结合力,具有较宽的工艺条件,对杂质的容许力强,分散能力好,具有强脱脂除油能力,代氰预镀溶液成分带入后道工序不产生或不产生明显影响等,已基本达到了氰化预镀铜工艺的水准。  相似文献   
185.
以系统有、无孔板破乳元件在每个相同流量下除油率的比较来表征孔板空化破乳效果,并通过比较装有孔板破乳元件的系统在各孔径和流量下的除油率,确定实验最佳孔径和流量。结果表明:孔板空化破乳法对于乳化液的破坏是有效的,且效果显著;在孔径为8 mm,流量为3.85 m3/h时,系统破乳效果最好,除油率可达97%,孔径偏大或偏小及流量偏高或偏低均会影响空化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186.
污泥热解残渣催化市政破膜污泥的热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对污泥热解残渣中金属化合物含量测定和扫描电镜(SEM)对污泥热解残渣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TGA)对印染污泥和市政污泥的热解残渣催化污泥热解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两种污泥热解残渣对污泥热解均有催化作用,且印染污泥热解残渣催化效果优于市政污泥热解残渣;热解残渣中金属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对其催化效果有一定影响,尤其是污泥热解残渣中铝、铁、锌化合物在污泥催化热解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7.
近几年,随着原料油的劣质化、重质化、乳化严重,造成电脱盐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乳化困难,从而导致原油电脱盐脱水合格率低。文章介绍了石油炼制企业电脱盐废水的概况和水质特点,针对原油性质恶化、原油预沉降处理时间不够和石油炼制工艺差异三个因素,分析了其对电脱盐废水的盐含量、金属离子含量、酸值、胶质沥青质含量、乳化程度等水质水量特征的影响。介绍了目前电脱盐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结合几个典型炼化企业电脱盐废水处理工艺应用现状,展望了电脱盐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8.
以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酸乙酯(EA)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类反相破乳剂P(EA-MAA)。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物分子量、乳液粒径中值、聚合物凝胶残渣以及产物除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10%、单体配比(EA-MAA)为1:1,单体加入顺序为先EA后MAA,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为1‰(占单体总质量分数),反应时间为6h的条件下,制备的P(EA-MAA) 分子量大,粒径中值小,聚合物凝胶残渣少,除油率达到94.7%。  相似文献   
189.
袁基刚  管秀琼 《环境工程》2015,33(10):38-42
采用混凝-SBR法处理污泥发酵产生的沼液,研究了混凝-SBR法对污泥沼液的脱氮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BR在进水C/N为1.5,曝气时间8 h,反硝化补充C/N(COD与总氮的比值)为0.25时,其总氮去除率可达78.8%。沼液经过混凝-SBR法处理后,总氮去除率大于80%,其出水ρ(TN)小于100 mg/L,可用于发酵料液的配制,实现污泥沼液脱氮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0.
采用乳状液膜法分离提取废汞触媒浸出液中的Hg~(2+)。考察了影响乳状液膜体系分离富集汞的主要因素,并对分离提取后的乳液相进行了破乳研究。分离提取实验结果表明:乳状液膜体系的最佳配方为流动载体磷酸三丁酯体积分数10%、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体积分数4%、膜溶剂磺化煤油体积分数86%、内水相HCl溶液浓度0.10mol/L、油相与内水相的体积比1∶1;在乳状液与外水相的体积比为1∶10的条件下Hg~(2+)提取率达78.50%。破乳实验结果表明:加热破乳、离心破乳、加热离心联合破乳3种方法的破乳率分别为29.0%,54.0%,85.7%;采用加热离心联合法破乳后,Hg~(2+)富集倍数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