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230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MCM-41介孔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微硅粉为硅源,CTAB和PEG-6000为模板剂,合成MCM-41介孔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曲线、FT—IR以及TEM表征了其结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晶体形貌,并且以该样品为吸附剂,对含Cu2+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以微硅粉为硅源成功合成了具有典型六方排列孔道结构的MCM-41,其比表面积为869.5m。/g,孔容为0.97cm3/g,平均孔径为3.3nm;溶液pH为5—6时,MCM-41对Cu2+的去除效果最好;MCM-41对Cu3+的最大吸附吸附容量36.3mg/g;MCM-41对Cu2+的吸附性能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的特征。动力学研究表明,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342.
纪荣昌 《化工环保》2015,35(6):588-592
通过掺杂Si提高FeOOH的机械强度,制备无定型Si-FeOOH,并用于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考察了n(Si)∶n(Fe)、Si-FeOOH加入量、溶液p H、初始苯胺质量浓度等因素对苯胺去除率的影响,并研究了SiFeOOH的重复利用效果与铁离子的溶出情况。实验结果表明:Si-FeOOH对臭氧氧化降解苯胺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Si-FeOOH催化臭氧氧化对苯胺的降解效果明显高于单独臭氧氧化和FeOOH催化臭氧氧化;在溶液p H为11、Si-FeOOH加入量为1.0 g/L、n(Si)∶n(Fe)=0.55的最佳降解条件下处理初始苯胺质量浓度为300 mg/L的苯胺溶液,降解10 min后,苯胺去除率可达100%;Si-FeOOH催化剂经5次重复使用后,苯胺的去除率仍高达97.8%,且铁离子的溶出量明显低于FeOOH。  相似文献   
343.
便携式α/β表面污染仪是辐射环境监测领域重要设备,但其探测器存在体积大、工作电压高等缺点。据此,首先采用硫化锌(银)闪烁体和塑料闪烁体组成复合闪烁体以探测α粒子和β粒子,其次采用硅光电倍增管作为光电转换器耦合复合闪烁体构成新型α/β探测器。改进后的探测器封装体积为Φ8.0 cm×3.0 cm,工作电压范围为23_~26 V。  相似文献   
344.
硅掺杂碳点荧光猝灭法检测废水中钴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艳  鲁应光  母昭  杨亚玲 《环境化学》2020,39(12):3517-3523
  相似文献   
345.
含硼聚硅硫酸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硅酸钠、硫酸铁和四硼酸钠为原料,在SiO2质量分数为3%、pH为3.0、活化时间为30min铁与硅摩尔比为0.5、硼与硅摩尔比为0.31的条件下,制备了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含硼聚硅硫酸铁(PFSSB)。当焦化厂生化后废水pH在6.0左右、PFSSB加入量为20mg/L时,除浊率和脱色率分别达到93%和60%以上。PFSSB的脱色、除浊性能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  相似文献   
346.
以国内先进企业的数据为基准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由定量和定性两部分评价指标构成的硅氢氯化法生产三氯氢硅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指标层各定量指标权重值及定性指标分值,介绍了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和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应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对某三氯氢硅生产企业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能较好的反映三氯氢硅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47.
针对硅晶切割过程中产生的切割废砂浆的资源化回收问题,建立了每小时处理1t废砂饼的绿色再生工艺装备.通过工业试运行,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回收的硅晶切割砂纯度达到97%,6~11 μm粒径切割砂的集中度大于78%,6μm以上的切割砂全部实现了回收.该工艺过程不消耗酸碱,节约了化学资源的消耗,从源头上消除了废酸、废碱的污染,是回收硅晶切割砂的一种理想工艺装备.  相似文献   
348.
粉煤灰制备单相态分子筛及对溶液中Cu~(2+)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两步水热合成法制备分子筛。对所制备的分子筛的晶体类型和形貌进行表征,研究了所制备分子筛对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硅铝凝胶中的m(SiO_2):m(Al_2O_3)分别为1.7和2.9,可得到单相态NaA型分子筛和X型分子筛;硅铝凝胶在100℃的低温条件下晶化,有利于制备小粒径的NaA型分子筛;NaA型分子筛对Cu~(2+)的吸附容量大于X型分子筛;在25℃、溶液初始pH为3、Cu~(2+)质量浓度为50 mg/L、溶液体积为100 mL的条件下,NaA型分子筛最佳加入量为1.5 g,吸附30 min,Cu~(2+)去除率可达95.3%;NaA型分子筛对Cu~(2+)最大吸附容量为82.37 mg/g。  相似文献   
349.
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不同铁硅比的聚硅酸铁(PFS),对高岭土悬浮液有很好的絮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铁量是决定聚硅酸铁絮凝性能的主要因素,铁量在9~32 kg/t时,聚硅酸铁具有较好的絮凝性能,其最佳值在24~27 kg/t之间,此时上清液透光度达到95%以上。在最佳铁量范围内,硅量决定最终絮团体积的大小,硅量大则最终絮团体积大,上清液透光度略高,絮凝性能也略优。电动电位测定结果表明,在聚硅酸铁作用下高岭土颗粒表面电位由负变正。  相似文献   
350.
以铝酸钠为碱化剂合成了具有不同 Si/Al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2.0mol·l-1左右),利用Al-Ferron和Al-NMR研究了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用NaAlO2作碱化剂制备的聚合铝混凝剂与Na2CO3制备的混凝剂相比,Alb减少,Alc增加.随着Si/Al摩尔比的增加,Alb/Al13形态的含量逐渐减小,高聚体Al形态含量逐渐增大.Al-Ferron络合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化学反应方程,拟合方程式中的部分常数与Al形态含量密切相关,并随制备方法和Si/Al摩尔比的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