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填充柱(ECD)—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硝基苯、硝基甲苯和硝基氯苯韩长绵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文首次建立水中硝基苯、硝基甲苯和硝基氯苯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将顶空法用于测定沸点高于210’C的有机化合物’‘”。。同文献报道的革取法“’、吸附法’...  相似文献   
32.
树脂吸附法处理硝化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旭  俞飞 《污染防治技术》2007,20(3):9-12,78
从14种树脂中筛选出国产大孔吸附树脂AB-8用来处理硝化废水,对硝基苯、硝基氯苯和CODcr,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0%、99%和43%;用工业乙醇作脱附剂,洗脱效果较好,树脂再生后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3.
探讨、分析了对、邻硝基氯苯生产废料中间硝基氯苯的可能分离方法 ,确定采用恒沸减压精馏法为最佳。通过大量的实验 ,筛选出了一种合适的恒沸剂 ,并确定了恒沸减压精馏的最佳工艺条件 ,同时还对年产 2 0 0t间硝基氯苯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可行性研究 ,结果表明 ,该项目投资小、能耗低、收益高 ,工业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4.
微电解与Fenton试剂预处理农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35.
采用混凝沉淀-芬顿试剂对氧化对含氯苯和对邻硝基氯苯农药废水进行预处理,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农药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废水经混凝处理后可去除46.2%的COD,BOD5/COD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废水经芬顿试剂氧化处理后可去除50.9%的COD,BOD5/COD值可从0.04提高到0.16。  相似文献   
36.
2009年7月15日深夜1时30分左右,正在熟睡的河南省洛阳偃师顾县镇居民被一阵巨响惊醒,随之而来的是房屋剧烈晃动,门窗哗哗作响,强烈刺鼻的化学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恐惧的人们仓惶逃出外,只见不远处的洛染股份公生产区红光冲天、火海一片.  相似文献   
37.
实验研究了强制电化学对水中邻硝基氯苯的降解作用,为了确定电化学降解邻硝基氯笨的最优方案,分别进行了停留时间、电解电压、电流强度、pH值等各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电解过程中电流是影响邻硝基氯苯降解效果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pH值.最佳电解条件下邻硝基氯苯的去除率达到100%.同时也说明电解邻硝基氯笨过程中主要是靠电量的累积实现的.  相似文献   
38.
微乳液中2,4—二硝基氯苯水解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金岭  肖利华 《环境化学》1999,18(4):349-353
研究了2,4-硝基氯苯在十二烷基磺酸钠/油/醇/水组成的O/W型微乳液中的水解反应。考察了烃,醇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用量,OH^-浓度和温度等对O/W型微乳液中2,4-二硝基氯苯水解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电化学方法处理邻硝基氯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研究了电化学对邻硝基氯苯废水的降解作用。对电极材料进行了选择,做了各个电解因素的正交实验,通过HPLC测定邻硝基氯苯含量以及COD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铁阳极的电解效果最好;电解过程中电流是影响邻硝基氯苯降解效果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pH值;最佳电解条件下邻硝基氯苯的去除率达到100%。另外,对电解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0.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16种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讨论了盐、顶空平衡温度和平衡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盐的加入可以提高硝基氯苯类化合物的响应值,顶空平衡温度80℃和平衡时间50 min为最优的实验分析条件。在此条件下,目标物各组分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5~0.09μg/L,加标回收率为70.6%~119%,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7.9%。该方法简单、快捷、无污染、省时省力,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