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3篇 |
免费 | 202篇 |
国内免费 | 62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12篇 |
废物处理 | 334篇 |
环保管理 | 360篇 |
综合类 | 2067篇 |
基础理论 | 294篇 |
污染及防治 | 304篇 |
评价与监测 | 60篇 |
社会与环境 | 50篇 |
灾害及防治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85篇 |
2022年 | 116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135篇 |
2014年 | 213篇 |
2013年 | 151篇 |
2012年 | 154篇 |
2011年 | 194篇 |
2010年 | 170篇 |
2009年 | 191篇 |
2008年 | 215篇 |
2007年 | 188篇 |
2006年 | 185篇 |
2005年 | 187篇 |
2004年 | 114篇 |
2003年 | 131篇 |
2002年 | 123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70篇 |
1998年 | 66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51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漳卫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对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影响的时空格局变化,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重要内容。论文以漳卫河为研究流域,采用线性回归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1957-2001年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等资料,建立了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验证了SWAT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根据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多模式结果,分析了IPCC SRES-A2、A1B、B1情景下21世纪降水、气温、径流、蒸发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漳卫河流域未来2011-2099年降水量变化较基准期呈现出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较基准期也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各年代径流量较基准期将出现先减少后增大的态势。 相似文献
992.
四乙烯五胺多(二硫代甲酸钠)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的去除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四乙烯五胺(TEPA),NaOH和CS2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四乙烯五胺多(二硫代甲酸钠,TEPAMDT),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定了其对游离和络合Cu2+及Ni2+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考察了絮体的形貌和组成. 结果表明,处理游离Cu2+和Ni2+废水,TEPAMDT中n(CSS-)∶n(Cu2+)和n(CSS-)∶n(Ni2+)分别为1.94∶1和2.00∶1时,去除率分别达99.90%和99.80%以上;处理50 mg/L n(硫脲)∶n(Cu2+)和n(柠檬酸)∶n(Cu2+)均为1∶1的废水,当n(CSS-)∶n(Cu2+)分别为2.05∶1和2.12∶1时,去除率分别达99.98%和99.94%;处理50 mg/L n(硫脲)∶n(Ni2+)和n(柠檬酸)∶n(Ni2+)均为1∶1的废水,当n(CSS-)∶n(Ni2+)分别为2.10∶1和2.19∶1时,去除率分别达99.93%和99.91%. 絮凝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TEPAMDT中CSS-与Cu2+或Ni2+都按2∶1的化学计量比生成螯合物,TEPAMDT具有较宽的pH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3.
脱氮硫杆菌自养反硝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利用脱氮硫杆菌进行自养反硝化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接种脱氮硫杆菌的自养反硝化系统的应用范围和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其中对一些与自养反硝化应用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如硫磺颗粒粒径影响、硫磺/石灰石的体积比、进水硫化物/硝酸盐的摩尔比、水力停留时间、有毒物质的影响以及脱氮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了利用脱氮硫杆菌进行自养反硝化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4.
外源含硫化合物对土壤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交换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静态箱采样和Entech7100预浓缩仪-GC-MS分析了半胱氨酸、硫化钠和硫酸钠对土壤吸收或释放羰基硫(COS)、二甲基硫醚(DMS)、二硫化碳(CS2)和二甲二硫醚(DMDS)等4种挥发性有机硫化合物(VOSCs)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半胱氨酸后,土壤由COS和CS2汇转变为源,DMS和DMDS通量显著增加,且...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植物吸收土壤有机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氮循环模式认为,土壤有机氮只有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无机氮(NH4++NO3-)后才能为植物吸收利用。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多种陆地植物具有从土壤中获取小分子有机物质(如自由态氨基酸)的能力,对传统的氮循环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论文从土壤中氮素的形态、植物吸收有机氮的证据、有机氮吸收的机制、以有机氮为重要氮源的生态系统类型以及根系吸收与分泌有机氮之间的平衡等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针对本领域内核心科学问题,提出了未来植物吸收有机氮的改进方法及研究方向,为进行植物利用有机氮的研究提供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通过现场测试对包钢中水水质类型及其用于高炉循环冷却系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确定了在现有条件下4#高炉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类型为腐蚀为主,兼有结垢;包钢中水为微量结垢和腐蚀型水质,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加逐步转化为严重结垢型水质。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