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52篇
安全科学   83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63篇
综合类   919篇
基础理论   179篇
污染及防治   133篇
评价与监测   9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洛阳氰化物泄漏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一起突发性氰化物泄漏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情况。讨论了省级环境监测站对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前期准备工作,强化了“防范意识,并就应急监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人类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排放到大气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也大大增加,从而严重污染大气。消除大气污染的直接途径是,使用矿物很多、污染很严  相似文献   
13.
张同英 《福建环境》1994,12(4):28-29
本文介绍了异烟酸——吡唑啉酮光度法测定氰化物时,用控制反应时PH范围,保证氯胺T中一定量的有效氯成份,控制显色反应时的温度,氰化物际准溶液的合理保存等几项有效措施来稳定测定灵敏度。  相似文献   
14.
层控矿床中形成金属硫化物的还原态硫来自下列作用过程:①在沉积物理藏不深、温度小于90℃的条件下,细菌可将海水流好盐还原;②分散在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热成熟过程中可释放出H2S;③硫酸盐在较高温度(>100℃)的地下深处通过化学反应可形成非生物H2S。上述三种方式形成的还原态硫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特征。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燕山期中酸性-酸性火山-侵入杂岩大家公认为具有偏碱性到碱性特点,但对富碱原因即碱质来石源则存在不同意见,大多数人认为壳幔亮混源,碱质来源于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也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另一种意见强调富碱是由于岩浆侵位或分异过程中受到蒸发岩(特别是膏盐层)的混染与同化。笔者根据长江中下游有关岩体的大量岩石化学分析数据.分地区、分岩体、也按时代对其K2O、Na2O、CaO、MgO与SiO2的相关性作了直观性对比分析,事实表现出Na2O对SiO2几乎完全没有相关性,Na2O对SiO2可以说是独立变化的;K2O与MgO对SiO2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CaO-SiO2则具有明显的直线性相关。据此提出:除了原始岩浆具有的碱质外,在岩浆分导过程中不时地有外来碱质加入,这些外来的碱质主要由中、下三叠统中的膏盐层提供。文中根据岩浆硫的δ34S值偏高、膏盐层主要矿物的自由能在高温下熔融及分解温度与低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石膏矿山的矿泉水中K+、Na+、C1+、SO32-等的浓度,以及斜长石的环带构造方面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16.
报导了非分散红外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石油类物质硫的干扰试验结果以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硫的干扰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硫在红外光区不干扰测定,而在紫外光区则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含硫离子较多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银粉末,与硫离子生成硫化银沉淀,最后过滤去除水样中大量的硫离子,从而消除砷测定中大量硫离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
含氰废水的处理技术最近进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综述了含氰废水的处理技术最近进展,重点介绍了溶剂萃取法、酸化沉淀-再中和法、INcO法、活性炭吸附法、高温水解法、蓝盐法等工艺的工业化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Ⅱ套SRU的标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技术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装置及其运行状况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