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30篇
安全科学   80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43篇
综合类   938篇
基础理论   82篇
污染及防治   39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103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水库,尤其是供水型水库,对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有重要作用,因此做好供水型水库水质分析评价工作至关重要。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评价方法,本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水质评价方法,阐述其优缺点。分析结果显示,需因地制宜地选择评价方法和选取水质指标,综合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判断。其中,单因子分析法简单直接,但不利于整体情况的分析;层次分析法对整体水质情况的分析较为全面,但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对于单一水质指标的分析更为准确;综合水质指数法和内梅罗法的评价结果相对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232.
水库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因而近年来水库频繁发生的水华现象,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小塔山水库2022年1月至12月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蓝藻水华的生长影响因素,分析蓝藻爆发的原因,并根据蓝藻爆发特性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33.
水库是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喀斯特山区筑坝河流水-气界面CO2扩散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平寨水库为对象,于2020年1月、5月、7月和11月对其水体理化指标进行系统监测,运用TBL模型法计算水-气界面CO2扩散通量。结果表明,平寨水库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水化学特征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控制;表层水体pCO2与CO2扩散通量变化范围分别在124.64~558.76μatm和-18.85~15.90 mg/(m2·d)之间,1月表现为大气CO2的源,5月、7月、11月均表现为大气CO2的汇;垂向上水体pCO2变化范围为124.64~5 409μatm,表现为表层低、底层高的差异特征。分析认为,影响平寨水库水-气界面CO2扩散通量的因素主要是:碳酸盐...  相似文献   
234.
生态修复技术在保护水库水源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为改善和保证库区水体水质 ,有必要对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水库水源地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水库水源地的自然、社会特点 ,提出对保护区内涧河、入库口门、库区等处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设想 ,使水体水质得到净化 ,进而保证水库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35.
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法,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质(DOM)。结果表明,水体DOM吸收系数α355平均值为(4.71±0.66)m-1,表明水库中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较高;水库水体DOM存在3个荧光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C1(345 nm、440 nm)、类腐殖质C2(285 nm、405 nm)和类富里酸组分C3(275 nm、475 nm);C1、C3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自生源指数与C1呈显著的负相关性;类腐殖质的荧光强度在深层水体中逐渐增加,且深层水体的腐殖化程度较高,较为稳定;水库中心水体中DOM的自生源特征较其他区域明显,浮游植物和细菌的有机体降解产物增加。  相似文献   
236.
梅渝  黄平  王鹏  朱凯 《环境科学》2024,45(5):2715-2726
水库消落带是典型的生态脆弱敏感区.水位波动是影响消落带土壤环境的主要因素,植被恢复是消落带土壤保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水库消落带中,水位波动和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交互影响尚不清楚.为此,选取三峡水库消落带中不同水位高程的撂荒草地和人工林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并探讨驱动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消落带的低水位高程中土壤原核微生物α多样性最高,其中163 m高程的Pielou_e指数、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168 m高程,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173 m高程.但撂荒草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菌群α多样性并无显著差异.同时,水位波动和植被恢复均对土壤原核微生物的群落组成产生显著影响,不同样地中生物标志物类别具有明显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植被恢复模式差异对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强于水位波动.此外,层次分割结果显示土壤pH是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以上结果可深化对水库消落带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认识,并为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37.
飞水大峡谷     
位于北峰的山仔水库,现在叫做“北湖”,这是因为北峰和福州的距离在不断拉近的缘故。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让蜗居于城市的人们忽然省悟:为什么一味千里万里的去看望那些远山远水,而偏偏冷落了就在我们身边的这一座天然空中花园?  相似文献   
238.
长江口没冒沙演变过程及其对水库工程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南槽没冒沙演变规律,可以为筑库引淡蓄水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该海区近百年来各个时期的海图和20年来的实测水文泥沙等资料以及2003、2004年的现场观测数据,探讨了没冒沙的形成及形成后的演变过程。研究表明:没冒沙的形成和发育经历了局部边滩冲刷、边滩沙嘴发育和沙脊形成3个阶段;近半个世纪来,沙体中轴位置在稳定强劲的涨落潮流作用下呈现出西北—东南走向的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潮流脊性质。而蓄淡水库工程建设将有可能使南槽成为适应进出水沙量的新型河槽。  相似文献   
239.
洋河水库蓝藻水华爆发预测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预测洋河水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和蓝藻水华爆发的风险,对洋河水库水体进行采样,分析其环境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洋河水库叶绿素a含量处于高位,氮、磷含量不断上升,特别是总氮质量浓度在5 mg/L左右,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具有大规模爆发蓝藻水华的风险.对洋河水库藻华爆发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提出...  相似文献   
240.
基于验证良好的秦皇岛河流-海岸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探讨了洋河水库泄洪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由于水库COD浓度略高于近岸海域COD标准浓度,但远低于河道水体COD浓度,水库开闸放水初期,河口海域COD日平均浓度和超标面积较泄洪前有所增大,此后随着水库的不断泄洪,海域COD日平均浓度和超标面积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海域水质较泄洪前得到明显改善。在相同水库放水COD浓度下,泄量越大,携带水库下游河道的污染物入海越多,海域COD日平均浓度超标面积越大,且泄量与超标面积间服从线性函数关系。在污染物入海通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小污染物入海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