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在碱式硫酸铝(碱铝)再生法脱硫过程中,抑制SO_3~(2-)氧化对于碱铝再生利用至关重要。实验选择碱度为30%、铝量为30 g·L~(-1)的脱硫溶液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茶多酚、抗坏血酸、乙二醇3种氧化抑制剂,与无添加的碱铝溶液(空白)进行SO_3~(2-)的氧化抑制和碱铝再生性能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氧化抑制剂对SO_3~(2-)氧化具有抑制作用,抗坏血酸抑制氧化效果最佳;相比空白实验,添加茶多酚和抗坏血酸的最佳浓度均为5 mmol·L~(-1),SO_3~(2-)氧化率相对减少38%和42%,而添加10 mmol·L~(-1)的乙二醇氧化率仅减少35%;碱铝脱硫溶液添加氧化抑制剂也有助于提高SO_2的解吸性能,添加最佳浓度氧化抑制剂的解吸率相比空白实验提高8%以上。研究结果可为碱铝再生法脱硫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以铝酸钠为碱化剂,合成了具有不同 Si/Al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复合混凝剂(PASC),采用透光率脉动检测技术并结合混凝效能和Zeta电位的测定结果,对PASC以及聚合氯化铝(PAC)、参比PACref在混凝过程中絮集物形成和增长的变化差异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混凝过程中,Zeta电位、剩余浊度以及混凝指数密切相关.采用铝酸钠为碱化剂合成并引入硅酸钠的混凝剂,有利于提高凝聚速度和絮集物颗粒大小.在Si/Al摩尔比为0.10时处理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3.
新型混凝剂聚磷氯化铝铁的表征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福  顾竟禹  向梅  唐玉斌 《化工环保》2011,31(6):544-548
以FeCl3·6H2O、AlCl3·6H2O和Na2HPO4·12H2O为主要原料,采用共聚工艺,制备了聚磷氯化铝铁(PPAFC)混凝剂.采用FTIR及SEM进行结构表征,推断磷酸根为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接聚,而不是磷酸盐与PAFC之间简单的物理混合.实验结果表明,以PPAFC处理含油乳化液废水、造纸废水及受污染...  相似文献   
64.
清洁治理煤矸石废弃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矸石的主要成分是Al2O3、SiO2和C,将其破碎,焙烧、酸溶、过滤,滤液加碱调整盐基度,可得合格的碱式氯化铝溶液,滤渣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制得水玻璃。该工艺产品附加值高,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65.
张晓敏 《环保科技》2004,10(3):38-42
在试验确定的工艺技术参数的基础上 ,分别以工业级 Al(OH) 3 、浮游物Al(OH) 3 和“碳酸铝”为原料 ,进行了一步酸溶聚合法制取高效液体聚氯化铝的工业试验。从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盐酸浓度、配料系数几方面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生产高效液体聚氯化铝的合理工艺技术条件。此外 ,还用实例证明 ,对聚氯化铝产品 ,不必过高追求其盐基度的高低 ,而更应注重其实际净水效果。  相似文献   
66.
采用新型混凝剂氯化铝钙,配加一定量PAM,处理转炉煤气洗涤废水.研究了药剂加入量、pH值及搅拌条件对絮凝反应过程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实验参数.结果表明,由于氯化铝钙在混凝过程中可提供一定量的Ca2 ,有利于破坏胶体的稳定性,降低ζ电位,压缩双电层,能提高悬浮颗粒的凝聚能力及改善处理后污泥的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67.
68.
在利用粉煤灰作为原料制备聚氯化铝(PAC)絮凝剂实验过程中,重点研究粉煤灰的预处理工艺。分别选用氯化钠和盐酸作为预处理剂,采用湿法混合和焙烧进行活化对比实验,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和PAC产品性能测定方法,得出盐酸为最优的预处理活化剂。粉煤灰经盐酸活化焙烧后,所制备的PAC的Al2O3含量达到了27.4%,其对生活污水的浊度去除率达到94.7%,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87.6%。  相似文献   
69.
聚硅氯化铝混凝剂除油效果的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备不同碱化度和不同Al/Si摩尔比的系列聚硅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实验考察了B,Al/Si摩尔比及PH值对除油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PASC去除COD的效果。结果表明,B对PASC混凝除油效果影响较大,随B值增大,除油效果提高;Al/Si摩尔比对PASC混凝除油效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0.
碱式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絮凝试验表明,碱式氯化铝与聚丙烯酰胺复配使用会产生协同作用。聚丙烯酰胺分子通过桥连作用,可使碱式氯化铝生成的絮体变大,絮体结构更为紧凑、牢固,含水量减少,加快絮体与水的分离速度,从而提高水处理效果。这种协同作用与加药顺序有很大关系。若先加碱式氯化铝,后加聚丙烯酸胺,则可发生明显的协同作用。反之,则无协同作用。污水的pH值也会影响这种协同作用,pH7~8时的效果最佳。用炼油厂的污水进行试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