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1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442篇
基础理论   150篇
污染及防治   60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隧道的监视与控制管理是高速公路隧道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隧道交通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介绍,结合视频监控场景的复杂特性,针对视频监控中涉及视频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图像分割、目标提取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把系统应用于重庆市中梁山隧道(长度3165米左右),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比较实用的,能满足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852.
施肥对老化污染土壤中PAHs可提取态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春芹  孙清斌  王芳  蒋新 《环境科学》2009,30(12):3710-3717
采用温室模拟试验,施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无机氮肥和有机肥,以花红苋菜为典型叶菜类蔬菜,研究了不同施肥对老化污染土壤中PAHs可提取态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与无机氮肥处理相比较,土壤中菲、荧蒽和苯并(b)荧蒽的可提取态浓度显著降低(p<0.05);在相同的采样时间及处理下,3种PAHs的可提取浓度与其在老化污染土壤中初始浓度的比值顺序为:苯并(b)荧蒽<荧蒽<菲(p<0.05),说明不同PAHs与土壤组分之间的吸附因其不同的理化特性而存在差异;裸土处理中3种PAHs的可提取浓度均显著高于根际土壤中的对应浓度(p<0.05).  相似文献   
853.
众所周知,氢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原料和燃烧后的唯一产物都是水。然而,令能源公司头疼的是氢燃料的生产成本,因此科学家正在想办法降低氢能源的造价。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利用病毒提取氢能源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54.
厦门海岸线遥感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厦门地区海岸影像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海岸类型的地貌特点,采用不同的海岸线遥感解译方法提取出1987年、1997年和2007年的海岸线,并进行岸线变迁原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海岸、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及红土海岸的海岸线解译标志明显,提取效果较好,基本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提取;淤泥质海岸在遥感图像上呈现复杂的边缘,无理想的线性特征自动提取技术,是海岸线提取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855.
建立了一种红树植物和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提取、分离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以植物和沉积物中PCB47和PCB155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进行提取、硫酸和硅胶柱进行净化和分离,以毛细管GC- ECD和内标法对PCBs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中PCB47和PCB155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47%和84.25%,方法检测限为0.0109×10~(-9) 和0.0112×10~(-9);沉积物样品中PCB47和PCB155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27%和86.68%,方法检测限为0.0140×10~(-9)和0.0114×10~(-9);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60%.本方法可满足植物和沉积物样品中PCBs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856.
一种高效提取焦化废水活性污泥总DNA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建立高质量的总DNA提取方法是开展分子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前提.通过反复冻融-蛋白酶K-SDS、溶菌酶-反复冻融-SDS及溶菌酶-反复冻融-蛋白酶K-SDS这3种综合方法对焦化废水活性污泥总DNA进行提取,以OD260/OD280、OD260/OD230、产率、片段完整性、片段大小5个指标来评价样品总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溶菌酶-反复冻融-蛋白酶K-SDS法所提取的总DNA的OD260/OD280值约为1.8,产率为1.90~16.30 μg·g-1,片断完整性好,主带清晰,大小约为23 kb,其PCR反应抑制物少,能够直接进行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溶菌酶-反复冻融-蛋白酶K-SDS法能够为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总DNA.  相似文献   
857.
Ashes from sewage sludge incineration have a high phosphorus content, approximately 8% (W/W), which indicates a potential resource of the limiting nutrient. Incineration of sewage sludge with subsequent recovery of phosphorus is a relatively new sludge treatment technique. In this article, the leaching of phosphorus by using sulfuric acid as well as hydrochloric acid by means of several batch experiments was presented. At the same time a selective recovery of phosphorus by adsorption was also discussed. The e ects of acid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extraction were studied. The phosphorus leaching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acid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Kinetic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complete leaching of phosphorus took place in less than 4 h. Selective adsorption of phosphorus by using orange waste gel provided a hint for recovery of this natural resource, which eventually could meet the ever-increasing requirement for phosphorus. The overal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cinerated sewage sludge ash can be treated with acid to e ciently recover phosphorus and thus can be considered a potentially renewable source of phosphorus.  相似文献   
858.
对太湖梅梁湾和五里湖表层及柱状沉积物中的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可提取金属(SEM)及重金属总量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表层沉积物中的AVS与SEM具有相同的分布特征,其浓度均自河口稳定沉降区至湾(湖)心方向减小.表层沉积物中AVS/SEM<1,说明表层重金属具有潜在的生物有效性.AVS浓度在沉积深度上具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而SEM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比较SEM与重金属总量得知:Cu和Ni的提取量有自表层至下层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硫结合态的Cu、Ni在逐渐增加;Pb和Zn的提取量与硫态沉积物相比较低,说明太湖AVS对Pb和Zn的控制作用较小.由AVS与活性铁的摩尔比可知,重金属在研究湖区沉积物中变化较强.  相似文献   
859.
我国不同营养状态湖泊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级特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研究了我国不同区域的7个不同流域特征、生态结构、污染程度的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磷(Po)形态的分布特征,分析了Po各组分与沉积物其他组分的关系和生物有效性.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Po相对含量的差异表明其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不同,不同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OM)与Po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R>2=0.80,p><0.01),除杞麓湖外,其它湖泊的OM与活性Po、中活性Po和非活性Po也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R>2分别为0.85、0.52、0.80,p><0.01). 沉积物中有机磷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和非活性有机磷为主,其含量分别占总Po的15.12%~66.73%和27.99%~77.72 %,活性Po的平均相对含量为6.1%. 不同Po组分的相对含量顺序为:residual Po> HCl-Po >fulvic acid-Po>humic acid-Po> NaHCO3-Po,平均的相对比例为8.3∶3.1∶2.2∶1.8∶1.0. 活性Po和TP、Pi、Po、NaHCO3-Pi、NaOH-Pi呈显著正相关,非活性Po与TP、Po、NaOH-Pi呈显著相关,说明活性Po很容易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磷,同时非活性Po也可能成为生物可利用磷的潜在源,非活性Po只是化学溶解上的相对“惰性”,它仍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60.
采用改进的BCR提取法,分析2009年11月采集的山东荣成天鹅湖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r的环境赋存(酸可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以污染系数法(CF)和次生相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对金属外源输入影响以及潜在的生物危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u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各站位的潜在生物危害有差异;Pb的醋酸可提取态与可还原态达60.8%,生物可利用性强,具有较高的潜在生态危害;Zn和Cr主要以稳定的残渣态(分别为64.3%和57.1%)形式存在,同时受外源输入的影响也较轻微(CF<1),因而不具有环境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