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0篇
  免费   1028篇
  国内免费   3916篇
安全科学   506篇
废物处理   309篇
环保管理   563篇
综合类   8471篇
基础理论   1449篇
污染及防治   1397篇
评价与监测   361篇
社会与环境   330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232篇
  2023年   588篇
  2022年   672篇
  2021年   699篇
  2020年   460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379篇
  2017年   362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846篇
  2013年   593篇
  2012年   672篇
  2011年   714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484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366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142.
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Au、Sb、Hg、As矿床,常出现共生分异的现象,在空间上形成Au、Sb、Hg、As矿床、矿带相伴出现而又相对独立的规律性分布。在详细研究Au、Sb、Hg、As矿床、矿带区域分布及其产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对制约Au、Sb、Hg、As矿床、矿带共生分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3.
A/O-化学除磷工艺中DMBR动态膜成膜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态膜原理,将0.1mm孔径无纺布为膜材的动态膜反应器(Dynamic Membrane BioReactor,DMBR)应用于A/O-化学除磷工艺之中,在动态膜反应器内完成泥水分离。试验测试了曝气强度、初始膜通量和污泥浓度对动态膜成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强度和初始膜通量是影响成膜的关键性参数。当曝气强度≥60m^3/m^2·h或初始膜通量≥70L/m^2·h,2h内均不能形成截留性能良好的动态膜。在VSS/SS较低的污泥系统中,适宜的成膜条件为:曝气强度≤40m^3/m^2·h;初始膜通量≤40L/m^2·h。  相似文献   
144.
电极-生物膜法反硝化脱氮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电极 生物膜法是由电化学和生物膜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水处理技术 ,在反硝化脱除水中的硝酸盐氮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电极 生物膜法反硝化脱氮研究的概况 ,对其基本原理作出探讨 ,并对该法的继续研究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5.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综合治理后底泥产生的内源污染可能成为湖泊营养物的主要自荷。研究双龙湖限制性营养元素——磷在底泥的释放规律,对于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内源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本文试验分析双龙湖不同环境因子(温度、pH值、溶解氧、水动力)对底泥总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底泥正交模拟试验测定分析认为温度、溶解氧、pH值、水动力均是影响双龙湖底泥磷释放的显著因素,显著性排序依次为溶解氧〉温度〉pH值〉水动力。  相似文献   
146.
生物除磷机理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唯  杨启峰 《环境工程》1999,17(5):17-18,51
介绍了生物除磷机理、生物除磷系统的积磷细菌、生物除磷所需的环境条件。SBR法除磷的试验研究表明,应用SBR活性污泥系统进行除磷,需要一定的厌氧条件;且须在厌氧阶段进行充足的曝气。试验结果证明,SBR法在时间上控制的灵活性非常适合生物除磷的环境条件。厌氧与好氧相结合,能够提高磷的去除率或降低出水磷的浓度,磷的去除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47.
综合分析了现代腕足类生物壳体方解石中的C、O同位素特征,以及有关古生代腕足类生物壳体方解石构造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分析结果证明:只有那些无发光性特点、无胶结和溶蚀构造特点、有较好纤维构造特点、含高Sr、Na和低Mn、Fe(Mg)的第二层腕足类生物壳体方解石的δ18O值不受成岩作用影响;而原始层和壳体中的特殊部位如铰合轴、腕骨、茎孔、交互面、肌痕等在沉积、成岩过程中与海水处于非同位素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8.
测定硝酸盐氮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酚二磺酸光度法、镉柱还原法、戴氏合金还原法、离了色谱法、紫外法和电极法等。其中酚二磺酸光度法最为常用,特别是测定范围较宽,显色稳定,准确度高,但Cl-和NO-2严重影响其测定结果;NO-2在02mg/L以上产生干扰,...  相似文献   
149.
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沟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探讨土壤地下渗滤净化沟污水除磷脱氮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示范工程表明,对于生活污水,此工艺适应能力强,除磷脱氮效果优于其它生物处理法,并且适用于低碳源的水质情况。  相似文献   
150.
酚二碳酸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影响因素很多.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了酚二碳酸显色剂制备反应条件及贮存时间,探讨了待测样品残渣放置时间对样品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二酚磺酸制备反应温度应在98℃以上,贮存时间不应超过一个月,样品残渣放置时间不应超过15min以进行硝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