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9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1177篇
安全科学   131篇
废物处理   145篇
环保管理   234篇
综合类   2760篇
基础理论   514篇
污染及防治   290篇
评价与监测   99篇
社会与环境   216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长江口潮滩含氯有机物的分布与TOC、粒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9):530-532,553
  相似文献   
42.
将钙钛矿型催化剂与碳烟均匀混合后置于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体系中,利用程序升温反应技术,在模拟柴油机尾气的情况下对同时催化去除氮氧化物(NOx)和碳烟的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改变含Cu原料的用量,得到不同Cu取代量的催化剂La0.8K0.2CuxMn1-xO3,性能评价结果表明,La0.8K0.2Cu0.05Mn0.95O3催化剂的综合性能较好,碳烟的起燃温度及NO向N2的最大转化率分别为280℃和58.0%.采用该催化剂,进一步考察了进气中NO浓度、O2浓度、进气总流量及催化剂与碳烟的接触状况对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NO浓度、O2浓度、气体总流量和催化剂与碳烟之间的接触状况对NO的去除率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对碳烟起燃温度的影响较小.O2浓度从5%变为7.5%时,碳烟的起燃温度及最大NO转化率分别从280℃和53.8%变为270℃和96.7%.碳烟与催化剂松散接触时,碳烟的起燃温度及最大NO转化率分别为290℃和48.4%,紧密接触时分别为275℃和70.4%.而进气中NO浓度、气体总流量的变化对碳烟的燃烧基本上没有影响,虽然NO的转化率有明显变化,但生成的N2总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3.
日前,EcoVision2007接受了美国国际纸业公司慷慨的碳汇捐助。为此,美国国际纸业公司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减少了其注册的200吨二氧化碳的碳汇,借此用以抵销所有由参与EcoVision2007会议的各界团体的交通所形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44.
碳酸锶生产中"三废"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碳还原法生产碳酸锶过程中"三废"的主要成分;提出了用克劳斯燃烧法和吸收氧化法生产硫磺,用直接合成法和4级联合吸收法生产硫脲综合利用废气的途径;提出了2种治理废水方案,不仅达到脱硫、脱氮、降解有机物目的,而且还可得到硫磺、碳酸氢氨副产品;探讨了锶渣在砖、水泥的生产及公路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南京北郊大气PM_(2.5)中水溶性有机碳(WSOC)的浓度及来源特点,在冬、夏季分别采集PM_(2.5)样品,还同步收集臭氧(O_3)浓度与相对湿度(RH)数据,分析了PM_(2.5)、有机碳(OC)、水溶性有机碳(WSOC)浓度特征,并对WSOC冬、夏季来源及其二次来源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南京北郊冬季大气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夏季且来源更复杂,与冬季静稳的天气条件及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排放较严重有关.冬季PM_(2.5)平均值为(136.7±42.4)μg·m~(-3),OC、WSOC浓度分别为(13.4±4.4)、(8.5±3.1)μg·m~(-3);夏季PM_(2.5)、OC、WSOC平均浓度分别为(61.5±14.6)、(6.7±2.1)、(4.6±1.7)μg·m~(-3).冬、夏季WSOC/OC值分别为67%±20%、69%±13%,且二次有机碳(SOC)与WSOC显著正相关,说明二次来源对WSOC有显著影响.冬季WSOC与O_3的负相关性不显著,与RH显著正相关;而夏季WSOC与O_3、RH的相关性正好与冬季相反,说明冬、夏季二次WSOC形成途径存在差异.冬季二次WSOC可能主要来自液相氧化,夏季可能主要来自光化学氧化.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南京北郊冬、夏季WSOC分别主要来源于二次来源和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和扬尘.  相似文献   
46.
滩间山金矿床产于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该金矿床天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区域绿片岩相脆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韧性、韧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井遭受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加改造而形成的。矿区地层、侵入岩、矿石及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组成表现出良好的亲缘关系,较清楚地反映了地层和侵入岩浆活动对成矿物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47.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好氧生物氧化过程中通过控制反应器内 DO浓度、C/N比、污泥负荷的条件下 ,观察到较明显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使硝化、反硝化速率都得以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48.
制革含铬废水的吸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波  游海 《环境与开发》1994,9(2):254-257
采用吸附剂R处理制革含铬废水,铬的去除率高,处理后废水中含铬量小于0.5mg/L并可回收刊用。  相似文献   
49.
50.
脱硫用煤基吸附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以煤为原料制备脱硫用吸附剂的实验研究,其中应用炭化与活化的方法,以对SO2吸附能力为衡量标准,系统地考察了样品在制备过程中不同温度,不同温升速率及时间对SO2吸附分离能力的影响,力求找出相应的最佳处理过程,并对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