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56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464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不同碳源及其碳氮比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碳源及碳氮比是生物法处理氨氮废水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本文论述了甲醇、蔗糖、报纸等不同物质作为碳源及其碳氮比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并对各碳源适宜的碳氮比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92.
硝酸盐电子受体反硝化同时除磷试验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研究发现AAA SBR系统中的活性污泥可以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并同时发生反硝化脱氮。试验利用“双泥”系统进一步探讨了污水生物反硝化同时除磷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双泥”系统的“双重”吸磷以及内碳源反硝化除磷方式可以使生物处理出水磷酸盐浓度趋近于零,TP≤ 0 2 3mg L、NH3 N≤ 0 5mg L、TN≤ 8mg L、CODCr≤2 5mg L。  相似文献   
193.
厨余垃圾水解酸化液中有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VFA)、乳酸、溶解性有机物等可降解有机物,具有极佳的可生化性。因此可用作传统外加碳源的替代品,具有较大的工业化应用潜力。主要介绍了厨余碳源化技术原理,厨余垃圾碳源化条件优化研究进展,以及厨余垃圾碳源化技术在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4.
介绍了覆膜滤料的特性与应用,覆膜滤料与传统滤料相比较所具有的优点.提出在许多复杂的烟气治理中应大力推广使用覆膜滤料以满足生产要求和达到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标准,从而改善环境质量,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95.
袋式除尘用过滤材料的性能测试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袋式除尘用过滤材料选用时的低阻、高效要求,对PPS、P84、FMS9806、PPS覆膜、FMS9806覆膜、HBT等6种常用的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过滤阻力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与对比.测试结果表明:HBT的过滤效率较高,仅次于FMS9806覆膜,且过滤阻力较低;FMS9806覆膜滤料的过滤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滤材料,但阻力也是最高的;其余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均低于这2种材料,同时阻力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96.
几种常规滤料润湿性能的研究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Washburn方程,自行设计装置,采用压力法测量滤料接触角,引入亲水亲油比LHR的概念,以正辛醇和水作参比液,得出了25 ℃下不同极性溶液改性后2种滤料的亲水亲油比值.结果表明,通过比较LHR的大小,可以方便直观地得出氯硅烷浸泡的滤料比水浸泡的滤料的亲油性增强,符合相似相溶原理.为滤料的润湿性能改进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7.
研究在碱性液体培养条件 (pH =1 0 .5)下 ,不同碳源组合方式对嗜碱木质素降解菌产酶及降解麦草木质素的降解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蔗糖 (第一碳源 ) +麦草木质素 (第二碳源 )的组合方式下 ,并将硝酸铵作为氮源且碳氮比为 1 :1 .2时 ,该菌株的产酶及降解能力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98.
用成团肠杆菌(Enterobacter agglomerans) T7(pEA9∷Km)为供体菌,以E.a.339(pEA9-)为受体菌在天然土壤中进行接合实验,测定各种营养物质对重组质粒pEA9∷Km同源接合转移频率的影响.实验发现,如果在土壤中只加入生理盐水或无机盐培养基,就观察不到细菌数量的增加和质粒的转移;只有加入碳源物质后才检测到细菌数量的增加和质粒的接合转移,接合转移频率的大小位于1.2×10-4~4.4×10-4之间,与所加碳源物质的种类关系不大.图2 表1 参13  相似文献   
199.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a novel bioflocculant MMF1 produced by multiple-microorganism consortia MM1 was investigated. MM1 was composed of strain BAFRT4 identified as Staphylococcus sp. and strain CYGS1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sp.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MMF1 isolated from the screening medium was 82.9%, which is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ioflocculant produced by either of the strain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Brewery wastewater was also used as the carbon source for MM1, and the cost-effective production medium for MM1 mainly comprised 1.0 L brewery water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5000 mg/L), 0.5 g/L urea, 0.5 g/L yeast extract, and 0.2 g/L (NH4)2SO4.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MF1 was inoculum size 2%, initial pH 6.0, cultivating temperature 30℃, and shaking speed 160 r/min, under which the flocculating activity of the MMF1 reached 96.8%. Fifteen grams of purified bioflocculant could be recovered from 1.0 L of fermentation broth. MMF1 was identified as a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 containing both protein and polysaccharide. It showed good flocculating performance in treating indigotin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and the maximal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OD and chroma were 79.2% and 86.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0.
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GN板碳源的利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应用Biolog方法研究了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人工恢复的湿地松林、杉木林、油茶林和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GN板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代谢能力比3种人工林强,其次是油茶林.4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比较偏好、利用率较高的3类碳源是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对4类森林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分异作用的主要碳源类型亦为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这3类碳源是研究森林恢复后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