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56篇
安全科学   67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464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14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研究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释碳规律及其持续释碳能力,并探讨了以PBS为碳源的反硝化效果及出水水质。结果表明,PBS不仅只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在非生物因素下同样可以得到降解,但在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协同作用下降解得更好;PBS具有一定的缓释碳源能力,释碳总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首先降解的是PBS的非结晶部分,随后才降解结晶部分;PBS释放到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并不会被反硝化细菌全部利用,总会有所剩余,但剩余量低(6~7mg/L),并不会严重影响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732.
实验中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低有机负荷校园生活污水,但是碳源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工艺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故以厨余厌氧发酵产物作为外加碳源,考察投加碳源对MBR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厨余发酵液的投加对COD、NH+4-N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出水浓度分别在20 mg/L、1 mg/L以下;外加碳源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去除,TN的出水平均浓度由18.7 mg/L降至7.6 mg/L,TP的出水平均浓度由1.8 mg/L降至0.9 mg/L。同时污泥混合液中MLVSS/MLSS由54%提高至65%,污泥沉降性能提升,EPS含量减少,污泥粘度降低。  相似文献   
733.
固态碳源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了5种研究较少的固体材料,棉花、丝瓜络、甘蔗渣、可降解餐盒、木屑作为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外加碳源。在锥形瓶中进行反硝化对比实验,研究了不同固态碳源下NO3--N、NO2--N、NH4+-N及pH的变化情况,分析了NO3--N及总氮的去除率。研究结果表明,反硝化过程中pH呈升高趋势,在6.9~8.5范围内浮动。可降解餐盒和丝瓜络相对于其他的固态碳源来说,对NO3--N和总氮有较高的去除率,但丝瓜络的总氮去除率明显低于可降解餐盒。可降解餐盒的硝酸盐去除率达到98.28%,总氮去除率达到93.48%。可降解餐盒能够有效地去除地下水硝酸盐,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是经济有效的最佳固态碳源。  相似文献   
734.
响应曲面法优化固相反硝化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种新型可降解材料PLA/PHBV共混物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对硝酸盐污染水进行反硝化脱氮。在温度为(29±1)℃,pH为(7.5±0.2)条件下,利用响应曲面法考察了进水硝态氮浓度、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出水硝态氮浓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出水硝态氮浓度为响应值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能很好吻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进水硝态氮浓度和HRT及其交互作用对响应值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1)。  相似文献   
735.
微絮凝直接过滤-超滤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士明  刘玲 《环境工程学报》2011,5(11):2565-2570
采用微絮凝直接过滤作为超滤的预处理工艺,对印染废水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了微絮凝直接过滤一超滤组合工艺处理效果和不同预处理方式砂滤、微絮凝、微絮凝直接过滤对超滤膜污染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絮凝直接过滤-超滤组合工艺对浊度、色度和COD平均去除率为99.2%、87%和56%;出水水质能满足《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与其他预处理方式相比,微絮凝直接过滤能大大地减轻超滤膜的负荷,延缓膜的污染,微絮凝直接过滤是一较优预处理工艺。由于采用变孔隙滤料,该系统具有用药量省的优点。  相似文献   
736.
光能自养生物膜是一个由复杂微生物群落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微生物细胞及非生物物质镶嵌在微生物分泌的有机聚合物基质上,其显著特征是膜表面寄居着光能自养生长的微生物,并能在碳源缺乏条件下完成生物脱氮.总结了光能自养生物膜的形成机制,概述了光照、温度、微生物种类、营养物浓度对光能自养生物膜脱氮的影响,指出光能自养生物膜...  相似文献   
737.
分别采用醋酸钠、甘油、乙醇和葡萄糖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不同碳源对含盐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醋酸钠作为碳源,逐步增加NaCl盐度可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TN平均去除率高于95%.当NaCl盐度为14.2 g/L时,采用醋酸钠、甘油、乙醇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NO2- -N的累积率分别为98.7%、86...  相似文献   
738.
催化加氢转化C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催化加氢法转化CO2,在Fe/AC催化剂上采用不同的反应条件,可将CO2分别转化成低碳烯烃,液化石油气和液态烃,其转化率均在40%-50%之间。在Cu-Zn-分子筛催化剂上,35%CO2可被转化成二甲醚;在Rh-V/SiO2催化剂上,CO2可被转化成乙醇,其单程转化率在5%以上。  相似文献   
739.
邹金龙  代莹 《环境科学》2007,28(10):2404-2408
以含重金属的干污泥为添加剂,自行研制出生物滤料,并以此滤料为对象进行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为24 h和30 d时,Cd、Cr、Cu和Pb在pH=1时浸出量最大,当pH≥3时,Cd、Cr、Cu和Pb的浸出量迅速下降,说明强酸性条件是影响重金属迁移特性的重要因素.XRD分析表明,原料中的重金属经过一系列的物相转化和反应过程,固定在Si—O等玻璃结构网格中,在晶体结构中以Pb2O(CrO4)、CdSiO3、CuO等稳定的形态存在;在曝气生物滤池(BAF)中应用自制滤料进行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效能研究,当原水C/N为11.5和25.5左右时,对NH+4-N和T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5%、90.3%、46.6%和49.6%,高于江西陶粒、广州陶粒和山西活性炭的去除率;试验结果对重金属固化、迁移特性机理研究和自制滤料广泛应用有进一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40.
采用标准血清瓶实验探讨了厌氧污泥对六氯苯(HCB)的降解活性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4d的HCB驯化,厌氧污泥具备了较好的降解HCB能力;反应温度对HCB的降解速率有很大影响,适宜温度为35℃左右;葡萄糖、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有机碳源的存在明显促进了HCB的厌氧降解,其中甲酸和乙酸的加入极其重要;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出,产甲烷过程对HCB的生物降解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