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04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91.
将BAT与面向对象的Petri理论结合,采用OPMSE仿真平台建立钼精矿焙烧污染物外排模型,构建了基于BATOOPN理论的污染物排放量化模型,通过仿真结果与历史在线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此模型可客观反映某钼业有限公司钼精矿焙烧工艺的运行情况。通过副产物Na_2SO_3的生成量推算出实际脱硫量,得到该企业典型污染物排放的理论数值,并进一步采用钼精矿焙烧BAT-OOPN量化模型和响应面法对钼精矿焙烧脱硫系统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了钼精矿焙烧烟气脱硫系统最佳参数范围,在提高脱硫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同步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92.
采用废弃PVC作为氯化剂,通过氯化焙烧与低温水浸复合,有效提高了废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中钴和锂的浸出效率。系统研究了焙烧温度、氯化剂与正极材料LiCoO2物料比、焙烧时间等参数对钴和锂浸出率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500℃、物料比5∶1、焙烧时间120 min条件下,再经60℃水浸后,钴的浸出率达到95%以上,锂的浸出率高达99%。同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焙烧前后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以及元素化合价变化,阐明了氯化焙烧LiCoO2过程中钴和锂的物相间转化机制与动力学机理。与传统的湿法、火法和生物冶金相比,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技术拥有更低的能源强度和更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3.
土壤焙烧过程中碘的释放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温度和焙烧时间对黄壤和红壤碘排放的影响。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土壤中碘的逸出率呈上升趋势,900℃时焙烧90min后碘的排放基本达到平衡。土壤中的碘主要以吸附形式存在,各种吸附剂对碘的吸附强度不同,从105℃开始即有部分碘被释放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更多的碘被解吸、释放。焙烧90分钟,1100℃时碘的逸出基本达到平衡,红壤和黄壤碘的逸出率分别为99.85%和98.52%。500℃和900℃左右是土壤碘释放的两个高峰,分别对应着高岭石和蒙脱石的脱羟基作用,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I-取代粘土矿物晶格中的OH-而进入了晶格内部。粘土砖生产过程中碘的排放系数约为97.56%,通过计算得出我国粘土砖生产每年向空气中排放4100t碘,其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4.
利用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结构记忆效应,探讨了焙烧水滑石处理模拟含硝酸盐废水的可行性,考察了pH值、温度、反应时间、振荡速度等因素对硝酸盐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9、反应温度298K、吸附时间120min、LDO投加量0.1g/100ml时,硝酸盐氮初始浓度为100mg/L;震荡速度为150r/min时,总氮的去除率高达96.73%。焙烧水滑石对硝酸盐的吸附符合Freudlic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95.
郭正  田子贵 《环境工程》2000,18(2):33-34
对氧化铬焦油渣焙烧处理中含尘、酸、苯及苯系物烟气的治理,提出一级喷淋水膜除尘并回收低浓度醋酸,二级涅式捕集苯系有机物净化技术。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醋酸回收率达95%,苯、甲苯、二甲苯去除率分别达到97.9%、99.7%、99.9%,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6.
碳、氮物质对水稻田土壤甲烷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碳素和氮素物质对黄松田土壤中甲烷氧化菌种群及其甲烷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碳素或氮素物质对黄松田土中甲烷氧化菌种群的数量变化无显著性影响,但对土壤氧化外源甲烷烷尖性却具有显著性影响,且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对黄松田土壤氧化外源甲烷速率的影响也不相同,甲烷氧化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产物(甲醇和甲酸)较非甲烷氧化代谢途径中的中间产物和能促进土壤产甲烷菌产甲烷活性的碳源物质(酵母膏,葡萄糖和乙酸)可更强烈地抑制土壤氧化外源甲烷的活性,有机氮素物质对黄松田土的甲烷氧化速率的影响要较无机氮素质质弱,在无机氮素物质中,硝酸盐对土壤氧化外源甲烷活性的抑制强度要强于铵盐类物质,NH3要比NH^ 4对甲烷氧化菌的甲烷氧化活性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一旦黄松田土的甲烷氧化活性受到碳,氮物质的抑制,恢复其氧化外源甲烷活性就需要较长时间,且受到抑制的过程越,恢复所需时间也越长。  相似文献   
197.
为探讨废弃农药厂遗留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并针对该污染土探究焙烧法修复效果,基于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焙烧修复效果进行评价.采集浙江某废弃农药厂遗留污染土,采用XRF分析仪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总量和有效态含量,分析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通过焙烧法对污染土进行修复.结果表明:该污染场地内重金属污染主要由Zn、Cu、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