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4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1176篇
安全科学   194篇
废物处理   107篇
环保管理   282篇
综合类   2915篇
基础理论   553篇
污染及防治   302篇
评价与监测   116篇
社会与环境   223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72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41.
根据本实验室克隆并公布的藏青稞β—1,3—葡聚糖酶Ⅱ(BGH Ⅱ)基因序列,以藏青稞QB09基因组DNA为模板,构建DNA步移文库,并通过步移技术克隆出BGH Ⅱ起始密码子上游调控序列BGHP.鉴定和分析表明,BGHP具备大多数高等植物启动子的保守元件,预测它对BGHⅡ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作用.为鉴定BGHⅡ基因的基本启动子元件,将基因5′侧翼序列做缺失片段分析,利用PCR方法从BGHP中得到3个不同大小两端带有Hind Ⅲ、BamH I酶切位点的片段BGHP1、BGHP2和BGHP3,定向插人载体pMGFP4(pBI221改建,报告基因为GFP)中,取代原有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了由驱动报告基因GFP的植物表达载体BGHPVl、BGHPV2和BGHPV3,用于大麦的遗传转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图5表1参15  相似文献   
442.
饮用水中卤乙酸和三卤甲烷的形成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的七种水源水为代表,分析了前体物、pH值、投氯量、氯化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中三种卤乙酸(HAAs)和三种三卤甲烷(THMs)的影响,研究表明,总有机碳(TOC)和UV-254与HAAs前体物呈正相关,而与THMs前体物的相关性较差;在pH5-10的范围内,pH值对HAAs的形成影响较小,pH值愈高HAAs总量愈小,而对THMs的形成影响较大,THMs总量随pH值的增高而增大;HAAs和THMs的形成量与投氯量、氯化时间均呈正相关;在正常气温条件下,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43.
半焦负载Na-Fe催化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石英固定床反应器上于常压下研究了煤焦负载Na或Fe催化还原NO的反应,同时研究了Na-Fe复合催化剂的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Na或Fe催化剂的催化行为差异较大,低温下Na的催化活性高于相同负载量的Fe,而温度较高时,二者的催化活性顺序与低温时相反。Na的催化活性随负载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而Fe的催化活性随温度的升高增加迅速。在保持相同的负载量下,一定配比的Na-Fe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于其中任何单一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在不加其他还原剂的条件下,负载于煤焦上的Na-Fe复合催化剂可有效地催化还原NO,得到了高的还原转化率。复合催化剂高的催化活性预示Na-Fe在制备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催化半焦还原NO的反应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44.
目的合成碳氮结构空心管材料,用于稀土矿山开采中放射性钍离子的吸附去除,方法通过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超分子自组装,经水热碳化及高温热解,制备碳氮结构空心管材料.采用SEM、XRD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在不同热解温度和pH值下进行钍离子吸附实验,比较不同钍离子的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下吸附容量的差异.结果600℃时,材料形貌为均匀的中空管状结构;pH=3.5,热解温度为800℃时,材料最大吸附容量达到133.87 mg/g,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且遵从准二级动力学规律.结论碳氮结构空心管材料对钍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有望用于稀土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钍离子的去除.  相似文献   
445.
采用了从农药厂阿特拉津生产车间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出的菌种AT菌 ,进行了农药阿特拉津污染地下水微生物治理的模拟实验研究 ,在实验条件 (T =10℃ ,pH =7.5 )与野外含水层的条件基本一致情况下 ,难于生物降解的污染质阿特拉津的一次投菌降解率可达 3 1.0 8% ;设计了两种有效细菌的投放方式以模拟野外条件下的菌种投加条件。另外 ,AT菌的作用会造成被治理含水层的渗透性能降低 ,两种投菌方式下 ,实验后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分别下降 60 .5 4%和 3 4 5 6%。清水冲洗 10d的渗透性恢复率分别为 48.96%及 81.3 6% ,说明清水渗透恢复的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46.
采用了从农药厂阿特拉津生产车间排污口污泥中分离出的力种AT菌,进行了农药阿特拉津污染地下水微生物治理的模拟实验研究,在实验条件(T=10℃,pH=7.5)与野外含水层的条件基本一致情况下,难于生物降解的污染质阿特拉津的一次投菌降解率可达31.08%;设计了两种有效细菌的投放方式以模拟野外条件下的菌种投加条件。另外,AT菌的作用会造成被治理含水层的渗透性能降低,两种投菌方式下,实验后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分别下降60.54%和34.56%。清水冲洗10d的渗透性恢复率分别为48.96%及81.36%,说明清水渗透恢复的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47.
以葡萄糖为碳源,在USB反应器内接种好氧活性污泥在40 d内培养出良好的反硝化颗粒污泥.颗粒污泥形成经历了2个阶段:起始阶段,接种的好氧活性污泥中非反硝化菌逐渐衰亡演变为"惰性固体",与原有的固体一起,成为反硝化菌附着生长的载体,与此同时,反硝化菌在载体表面渐渐繁殖,形成细颗粒污泥;随后,反硝化菌在细颗粒污泥表面不断增殖,颗粒长大,发育成为成熟的颗粒污泥.成熟的颗粒污泥密实,表面均为杆状菌,且排列紧密,当污泥床容积负荷为19.1 g N/L·d时,去除率高达98.4%(N).  相似文献   
448.
介绍一种新型沸石填料 ,用于提高生物脱氮系统中硝化反应器的硝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了沸石填料的硝化反应器的硝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脱氮效率和速率上 ,与普通生物载体硝化反应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硝化反应器连续运行 17d ,出水氨氮基本在 1mg/L以下 ,氨氮去除率在 97%以上。该系统停止运行 5 0d后再次启动 ,一周内硝化性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449.
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净化转化效果及其耐久性,与催化剂涂层的涂覆量以及涂层和载体的结合强度密切相关。本文研究了几种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浆料固体含量、涂层涂覆量以及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使用表面活性剂时,30%为最佳的固体含量;在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浆料的固体含量可以提高至3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涂层涂覆量,而使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浆料球磨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无法涂覆。使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催化剂涂层的结合强度最好。  相似文献   
450.
该技术由河南省洛阳北方环境工程研究院研发成功,采用多级生化处理工艺,由生物化粪池、微生物菌种群、微生物载体等组成。整个系统埋于地下,污水进入该系统后,不需任何能耗,利用流体虹吸技术,自动沿内部特殊结构逐次流经调节、沉淀、分离、多级生物处理、多级氧化澄清等处理过程得以净化。系统内加入GSH微生物菌种群,一次性加入便可终身运行。该微生物菌种群所含种类多、菌谱宽,降解有机物能力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