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9篇 |
免费 | 353篇 |
国内免费 | 1087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57篇 |
废物处理 | 76篇 |
环保管理 | 286篇 |
综合类 | 2811篇 |
基础理论 | 495篇 |
污染及防治 | 262篇 |
评价与监测 | 97篇 |
社会与环境 | 266篇 |
灾害及防治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3篇 |
2023年 | 399篇 |
2022年 | 410篇 |
2021年 | 322篇 |
2020年 | 168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149篇 |
2017年 | 151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177篇 |
2014年 | 267篇 |
2013年 | 216篇 |
2012年 | 218篇 |
2011年 | 206篇 |
2010年 | 171篇 |
2009年 | 169篇 |
2008年 | 156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95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82篇 |
2002年 | 54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81.
982.
983.
984.
以乙二胺和抗坏血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水溶性的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研究了N-CQDs的形貌特征、光学性能和应用分析.表征结果说明,N-CQDs形态为均匀分散的球形,有明显的晶格条纹,抗光漂白性能良好,表面富有含氧官能团,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此外发现N-CQDs还具有优良的荧光性能和荧光稳定性,量子产率可以高达12.29%.分析得出,Hg2+对N-CQDs在1.0—120μmol·L-1范围内有一定的猝灭效应,可作为Hg2+的荧光探针,检出限达230 nmol·L-1. 相似文献
985.
986.
987.
研究河口湿地不同类型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植被演替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及土壤改良的科学规律。以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柽柳-碱蓬(Tamarix-Suaed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和柽柳-禾草(Tamarix-Gramineae)3种灌丛群落类型,分析各群落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柽柳灌丛群落演替对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土壤有机碳与盐分、水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3种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的浓度随演替进程而增加,以柽柳-禾草群落最高,柽柳-碱蓬群落最低;且有机碳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均呈现出与灌丛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的规律,并以0—10 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2)3种柽柳灌丛冠幅下土壤有机碳均有明显的聚集性,柽柳-禾草与柽柳灌丛最大富集系数出现在0—10 cm土层,分别为1.93和1.48;而柽柳-碱蓬灌丛最大富集系数在30—40 cm土层,为1.23。(3)柽柳-禾草灌丛与柽柳灌丛土壤有机碳表现出一定的冠幅边缘聚集性,最大富集系数为0—10 cm土层的1.24和1.22;柽柳-碱蓬群落冠缘有... 相似文献
988.
“双碳”目标下,构建土地利用类型与碳转移的关系对碳减排至关重要。该研究以徐州市为例,提出了一个空间地-碳框架,运用生态网络分析(ecological net analysis, ENA)评估了土地相关碳的正、负转移及其生态关系的变化,提出用地-碳关联率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碳平衡的综合影响程度,并借鉴生态学种间关系的原理,探讨了碳流动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生态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0和2010—2020年,研究区主要正碳转移是耕地转换为工业与交通建设用地,主要负碳转移是工业与交通建设用地转换为城市建成区。随时间变化,碳转移强度增加,类型更加复杂;空间上,土地互利关系分布在下属区县,竞争关系分布在中心城区。碳转移推力、拉力贡献率分别来自耕地和工业与交通建设用地。地-碳框架量化了土地相关碳转移,探明了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生态关系,为碳排放空间规划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89.
通过网室小区试验,观测得出:(1)4种沼渣处理和单施化肥处理的一季稻田平均甲烷排放通量为0.569~2.188mg0 ̄2·h,两者无显著差异;农家肥处理稻田的平均甲烷排放通量为44.18mg/m ̄2·h显著高于前两种处理,表明施用沼渣和化肥比施用农家肥能显著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量;(2)各处理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峰值期部出现在水稻蘖期至拔节初期,表明这一时期是控制稻田甲烷排放总量的关键时间;(3)各处理甲烷排放通量分别与淹水前各处理土壤及供试有机肥的易矿化碳含量、CH_4-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土壤易矿化碳含量是形成稻田甲烷的重要条件;(4)各处理之间水稻产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