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天津蓟县盘山花岗岩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各种风化程度的花岗岩如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的花岗岩均有分布,其中以全风化和强风化的花岗岩最为发育。千像寺地表遭受到比较强烈的风化作用,对千像寺石刻文物及其周边环境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使石刻造像的表面石皮剥落和线条蚀平,以及石刻造像岩块失稳破坏和水土流失等。该研究可为千像寺石刻文物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2.
近年来,庞大的能源需求促使了我国海上石油运输业和开采业的井喷式发展,也加剧了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一次严重的溢油事故往往会给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给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开展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溢油物理扩展模型、溢油漂移与扩散模型、溢油风化模型以及溢油预测模型系统,为未来海上溢油应急响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在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硫酸的参与加快了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改变了区域碳循环过程。选择位于西南喀斯特森林地区的板寨小流域为研究区域,结合地表、地下水化学及其SO_4~(2-)的δ~(34)S同位素特征,分析了水体主要溶解物的来源,验证硫酸参与区域碳酸盐的风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水样均表现出明显的岩溶水化学特征,其主要阴离子为HCO_3~-,占总阴离子的57.4%~93.8%,流域内小学附近采样点的泉水中含有较多的SO_4~(2-);流域水体主要阳离子为Ca~(2+)、Mg~(2+),二者分别占总阳离子当量的61.4%~90.8%和7.64%~37.6%,其中板寨河水中含有较多的Mg2+,平均可占总阳离子当量的33.0,表明板寨河水可能受石灰岩和白云岩风化的共同作用。小学样点的SO_4~(2-)含量远高于其余各个样点。而δ~(34)S同位素结果显示小学和黎明关两个样点地下水SO_4~(2-)的平均δ~(34)S同位素值分别为-11.1‰和-9.12‰,接近贵州煤的δ~(34)S同位素统计值,表明其可能受到地下煤层中硫化物氧化的影响。瑶寨地下水和板寨河水的δ~(34)S同位素与西南喀斯特地区大气降水SO_4~(2-)的δ~(34)S同位素值相近,可能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124.
清水江流域岩石风化特征及其碳汇效应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吕婕梅  安艳玲  吴起鑫  吴永贵 《环境科学》2016,37(12):4671-4679
岩石风化产生的碳汇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清水江流域主要离子组成进行分析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化学物质平衡法和扣除法估算流域岩石风化速率及对大气CO_2的消耗量.结果表明,流域河水溶质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风化,并以碳酸盐岩风化为主.碳酸盐、硅酸盐、大气CO_2对河水溶质的贡献率分别为58.28%、17.38%、17.74%.流域岩石化学风化速率为109.97 t·(km~2·a)~(-1),与乌江接近,高于全球流域均值.流域岩石风化对大气CO_2的消耗通量为7.25×10~5mol·(km~2·a)~(-1),岩石风化对大气CO_2的消耗量为12.45×10~9mol·a~(-1),其中,碳酸盐岩风化消耗量占63.13%,为7.86×10~9mol·a~(-1),硅酸盐岩风化消耗量占36.87%,为4.59×10~9mol·a~(-1).SO_4~(2-)、F~-、NO_3~-的相关分析及空间分布特征表明,人为活动对清水江流域河水溶质的影响不容忽视,其贡献率为4.87%.  相似文献   
125.
几种有机物料对设施菜田土壤Cd、Pb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风化煤、草炭和生物炭这3种有机物料,采集陕西关中地区设施菜田土壤,通过2014~2015年两季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有机物料在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Cd、Pb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对Cd、Pb生物有效态等赋存形态的影响,探究风化煤、草炭和生物炭对设施菜田重金属Cd、Pb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风化煤显著降低了复合污染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达11.9%(P0.05),并使Pb有效态含量显著降低达83.5%以上(P0.05);对Cd、Pb的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之和分别降低了26.4%~34.4%和12.0%~34.5%.草炭显著降低了复合污染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18.9%(P0.05),分别显著降低了Pb单一和Cd、Pb复合污染土壤中Pb有效态含量2.7%和7.2%(P0.05),对Pb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三者之和分别降低了15.8%和14.6%.生物炭提高了土壤p H 0.03~0.08个单位,分别降低了Cd有效态、Pb有效态含量4.7%~15.0%和1.0%~6.8%,Pb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之和降低了11.9%~66.6%.风化煤、草炭和生物炭使番茄地上部对Cd的累积量显著降低15.0%~38.0%(P0.05),使复合污染条件下番茄地上部对Pb的累积量显著降低17.9%~30.0%(P0.05).番茄Cd含量与土壤中Cd交换态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番茄Pb含量与Pb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三者含量之和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合来看,风化煤、草炭和生物炭这3种有机物料可以通过改变设施菜田土壤p H值和对重金属的吸附、络合等固定作用,降低土壤中Cd、Pb高活性态比例,进而减少植物对Cd、Pb的累积.  相似文献   
126.
为评价常见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风化煤矸石污染物释放及介质养分的影响,分别在风化的富硫煤矸石介质中添加质量比为1%的腐殖酸、牛粪、沼渣、剩余污泥和空白煤矸石5个处理,稳定7 d后测定煤矸石浸出液的酸度、铁、锰、硫酸根等特征污染组分及氮、磷素等介质养分指标。结果表明:风化煤矸石浸出液具有较强的酸度(p H=2.4),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Eh=403 m V)、电导率(EC=3 653μS/cm),并含有较高浓度的铁、锰、硫酸根(总Fe=483 mg/L,Mn=4.58 mg/L,SO42-=3 005 mg/L)及多种重金属离子(Cu=1.33 mg/L,Zn=0.75 mg/L)。少量腐殖酸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风化煤矸石浸出液的p H、明显提高盐度,但对Eh、铁、锰、硫酸根及有害金属离子含量影响不明显,同时能有效提高煤矸石介质中有效磷的含量。少量沼渣、牛粪、剩余污泥的添加都能有效提高风化煤矸石的p H,降低盐度、Eh、总铁及硫酸根含量,特别是污泥、牛粪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污染控制效果;同时,沼渣、牛粪、剩余污泥的添加均显著(p0.05)改善风化煤矸石介质中全氮、全磷含量,且能够极显著(p0.01)改善介质有效氮、有效磷等矿物养分的含量,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Mn、Cu、Pb、Zn、F-多种有害离子的溶出,剩余污泥的添加能明显增加煤矸石浸出液中Zn的溶出,在施用中应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27.
为研究湿热中小流域岩石化学风化与化学径流组成的关系,选取硅酸盐岩为主的东江一级支流西枝江流域,分别于2011年1月和7月采集干流和支流水样品并测量其化学组成,运用图解法和正演模型对西枝江流域水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Na+和HCO3-为西枝江流域水体的主要阳离子和阴离子,两者分别占总阳离子和总阴离子的55%以上。硅酸盐矿物的化学风化对水体阳离子的贡献最大(45.8%),其次是人类活动和碳酸盐矿物风化的贡献(分别是24.7%和22.0%),大气输入对阳离子的贡献相对较少(7.5%)。受碳酸盐矿物风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支流水化学组成季节变化较大,受硅酸盐矿物化学风化影响的河流水化学组成季节变化不明显。西枝江流域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化学风化速率分别是8.27和56.95 t/(km2·a),二者化学风化对大气CO2的消耗速率分别为0.80×105和8.52×105 mol/(km2·a)。  相似文献   
128.
在浙江省宁波市的三江口耸立着几座壮观的建筑:凌江名庭、浙海大厦、宁波万豪大酒店、汇豪天下、外滩花园等等,这些宁波地标式建筑,为宁波三江口增添了现代化大城市的气势。而这些建筑,都是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建工)的杰作。  相似文献   
129.
铬渣中Cr(Ⅵ)制取铬黄颜料的资源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蒸馏水在直径52 mm和80 mm的有机玻管中淋浸风化铬渣,在渣水比为250 g/200mL、500 g/400 mL和750 g/600 mL的3种方案中,750 g/600 mL的效果最佳.在2种不同管径装置中,可分别得到Cr(Ⅵ)总溶出率为94.0%、98.7%的良好淋浸效果.将含Cr(Ⅵ)的淋滤液替代商品重铬酸钠成功地制备出柠檬铬黄、中铬黄、浅铬黄,PbCrO4含量指标符合国标要求.相对于铅盐、Na2CrO4的理论反应用量,Cr(Ⅵ)浓度为26.21 g/L时,不仅可获取理想的铬黄生成量,而且可使沉淀分离液中检不出Cr(Ⅵ)残留量,但高于此浓度则会出现Cr(Ⅵ)残留.理论值1.15倍的铅盐用量可使Cr(Ⅵ)沉淀完全,铬黄达最高产率.廉价矿物材料改性磷灰石等可用于外排废液中Pb2+的吸附去除,以控制二次污染.利用铬渣中Cr(Ⅵ)溶出液直接制取铬黄颜料,可为铬渣资源化处理开辟一条新途径并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0.
根据石油中的碳稳定同位素具有母质继承效应,利用稳定同位素手段对原油的油指纹进行鉴定。对于正构烷烃指标,在室内对380#燃料油进行了长期风化模拟实验,在长期风化中δ13CPr/C19、δ13CPh/C19、δ13CPr/C20和δ13CPh/C20其相对标准偏差(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小于5%,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作为诊断比值来进行油指纹鉴别。对于多环芳烃,对380#燃料油和科威特原油进行了室内长期风化模拟实验,燃料油和原油风化样的δ13Cflu和δ13Cph分别分布于-27.476‰~-26.583‰和-26.482‰~-21.914‰,各自集中于一定范围内,利用δ13Cflu和δ13Cphe双指标可区分不同油品的风化样品。研究证明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追踪油源的技术手段,可以用于风化后的油源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