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373篇
基础理论   58篇
污染及防治   56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为揭示富里酸对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活性和生物合成次生铁矿物的影响,进而为酸性矿山废水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摇瓶试验,分析了pH、氧化还原电位(ORP)、Fe2+氧化率、Fe2+氧化速率、总Fe沉淀率以及次生矿物矿相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含9K液体培养基以及K+浓度均为53.3 mmol·L-1体系中,pH与ORP变化呈相反的趋势;富里酸浓度低于0.4 g·L-1时,有利于次生铁矿物的生成,表明低浓度的富里酸能够提高A. ferrooxidans的活性,富里酸浓度高于0.6 g·L-1时,Fe2+氧化率、总铁沉淀率低于对照组,表明高浓度的富里酸对A. ferrooxidans产生显著的毒害作用以及降低总Fe沉淀率.随着富里酸浓度的提高,次生铁矿物的主衍射峰位置以及所含官能团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区别,各体系产生的次生铁矿物为纯净的黄钾铁矾;进行无9K培养基实验:未添加K+时,FA-0.4 g·L-...  相似文献   
132.
133.
根据夹皮沟地区金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矿物组合双戴金矿物石英包裹体成分等,利用国内外研究金成矿时所得到的实验数据,推导出突皮沟地区金矿床成矿时的某些物理化学参数。经计算表明,夹皮沟金矿床成矿时,α_Na+=α_a=075mol/L,pH=5.1,fo_z=10~30.06~10~34.28Pa,α_AuCl2=4.5×10~-6mol/L。  相似文献   
134.
135.
136.
砂岩储层中有机酸对主要矿物的溶蚀作用及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砂岩储层中有机酸对矿物的溶解和沉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次生孔隙的发育。研究发现,有机酸之所以能提高石英的溶蚀速率和长石的溶解度,主要是由于在矿物的表面及溶液中形成络合物,有效地降低了矿物表面反应的活化能及溶液中硅、铝离子浓度的结果。有机酸与粘土矿物的吸附或催化反应可抑制长石等其他矿物的溶解。有机酸与CO2一起共同控制着体系中碳酸盐的溶解或沉淀。  相似文献   
137.
天然矿物锰矿砂对苯酚的界面吸附与降解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了天然矿物锰矿砂对苯酚的界面吸附与降解,结果表明锰矿砂对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较高温度,低pH值,固相与苯酚的较高质量比值有利于苯酚的吸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反应动力学,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应用简化的表面络合反应模式,求得了不同条件下的条件稳定常数及吸附苯酚的表面总吸附位。  相似文献   
138.
矿物法治理重金属污染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了水体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分析了现行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等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矿物法治理重金属污染的优点和缺点,由于环境矿物材料具有原料来源广、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循环使用等特点,使矿物法治理重金属污染具有经济、简便、有效且不出现二次污染等优点,必将成为今后污染治理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9.
影响海水中矿物颗粒对石油烃吸附过程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三种沉积物(粘土、粉砂和粗砂)对海水中石油烃的吸附特征及影响吸附过程的几种主要因素。用气相色谱研究了在不同的温度、盐度和pH值条件下,沉积物对0~#轻柴油烃分子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40.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K/T界面剖面,尽管形成环境各异,但彼此之间的岩石矿物特征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对于大多数剖面来说,界面粘土层的底都普遍存在着一个结构特别的冲击层。冲击层的厚度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匀,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可达2~50cm,而其它地区则只有几厘米。冲击层的厚度可能反映了距离撞击坑的远近。详细的岩石与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冲击层实际上具有双层结构特征。上面的一层称为火球层,除了富集Ir和其它地外指示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烟灰和富Ni镁铁尖晶石。下面的溅射层则含有大量的冲击玻璃球粒(玻璃陨石)和冲击变质矿物。K/T界面冲击层的发现为Ir异常的地外撞击成因解释提供了更为直接的物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