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7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1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296篇
基础理论   84篇
污染及防治   37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20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91.
白洋淀芦苇型水陆交错带水化学动态及其净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7年3月-11月对富营养化湖泊一白洋淀进行了现场调查,分析了温度、溶解氧(DO)、叶绿素、总磷(TP)及其他水化学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白洋淀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var.baiyangdiansis)型水陆交错带对营养物质具有强烈的截留作用,可以达到净化白洋淀水体的效果。从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布看,污染较重的府河河口区域其水体TP、化学需氧量(CODc,)含量明显高于污染较轻的湖泊中心区域,空间梯度上呈逐步递减趋势。根据水体盐度、总溶解性固体、TP及DO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采样点分为3类:Ⅰ区、污染较重河口区域;Ⅱ区、中间过渡缓冲区域;Ⅲ区、污染较轻中心区域。Ⅰ区其水体DO含量明显低于Ⅲ区,而水体盐度则明显高于Ⅲ区。通过调查发现:在8月份,白洋淀水体DO含量突然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与DO(P=0.046)及温度(P〈0.0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合叶绿素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8月份左右可能是白洋淀藻类爆发的危险时期。  相似文献   
492.
刘秉儒 《生态环境》2010,19(4):883-888
土壤微生物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开展土壤微生物量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的研究,能促使人们对土壤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的认识,预测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本文对贺兰山不同海拔梯度具有代表性的荒漠化草原(HM)、蒙古扁桃灌丛(BT)、油松林(YS)、青海云杉林(QH)和高山草甸(CD)等5种植物群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微生物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20 cm)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大小次序为:CD〉QH〉YS〉BT〉HM,MBC、MBN随海拔梯度的升高显著增加,与土壤有机碳、氮含量有着一致的变化规律,但是微生物商(qMB)表现出沿海拔梯度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在蒙古扁桃灌丛土壤,MBC/MBN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不仅与年均降水量、土壤含水量,而且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但是与年均气温、土壤容重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P〈0.01)。贺兰山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加,降水量、气温、土壤湿度、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可能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沿海拔梯度变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493.
潘红丽  田雨  刘兴良  蔡小虎  何飞  李迈和 《生态环境》2010,19(12):2832-2839
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研究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研究了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Mitford)T.P.Yi)分株的丛结构,比叶面积(SLA)、基径、株高、枝下高、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结果表明:华西箭竹丛结构表现为平均单丛面积和丛密度随着海拔升高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而单丛分株数先减少后增大;华西箭竹分株生长特征除SLA和枝下高线性降低,其他各调查变量随着海拔升高,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变化趋势,高峰值在2 800 m附近。反映了环境因子随海拔升高的非线性变化。分析认为,高海拔地区的华西箭竹对温度较为敏感,气候变暖将有利于它的生长,因此其分布上限可能会提高。本研究结果拓展和丰富了海拔梯度上植物对异质性环境的适应和响应的规律研究,也可对地震后保护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94.
以绿豆(Vigna radiata)为实验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剂量磁场处理绿豆种子对种子电导率、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及镉胁迫绿豆幼苗根、茎、叶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400mT、600mT、800mT、1000mT磁场均显著提高了种子电导率,且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电导率显著增大;2)400mT、600mT、800mT磁场均能显著提高绿豆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幼苗发育,比较而言600mT效果最好,1000mT处理则显著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抑制了幼苗发育;3)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1镉胁迫绿豆幼苗栅栏组织和海面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厚度变薄,而种子经过600mT磁场预处理后再进行镉胁迫,厚度接近对照组.对于茎和根而言,镉胁迫抑制了形成层细胞分裂,维管束体积缩小,而种子经过600mT磁场预处理后再进行镉胁迫,其维管束体积增大接近对照组.表明,600mT磁场预处理种子可改善镉胁迫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495.
地壳垂直形变场与强震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时期的地壳垂直形变速度,研究了中国大陆地壳的垂直演变特征,结合1965~2005年中国大陆地区M≥7级的大震,研究了垂直形变演变与强震活跃时间段和相对平静时段的关系。并且依据1951~1990年中国大陆垂直形变速率图计算分析了垂直形变速率梯度,研究了高梯度带与大震的分布关系。中国大陆垂直形变速度的演变表明,在中国大陆出现NWW向的上升带和下降带相间分布,而且以上升为主,西部呈现“南升北降”等形变特点时,中国大陆的大震活动也相对活跃,当大面积下降变化为主,尤其是青藏高原表现为下降时,大震相对平静。M≥7级的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水准网控制的高梯度带上,发生在不同高梯度带的交汇部位,转折部位、或者局部变化较突出的附近地带。  相似文献   
496.
电场、磁场和电磁场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纠纷等问题,从电磁场理论的角度,对电场、磁场和电磁场的传播及特性进行分析,以求正确地分析与解释电磁场辐射问题,减少误解和随之产生的不必要纠纷.  相似文献   
497.
The ability of a nitrifying sludge to oxidize p-cresol was evaluated in a sequential batch reactor (SBR). p-Cresol was first transformed to p-hydroxybenzaldehyde and p-hydroxybenzoate, which were later mineralized. The specific rates of p-cresol consumption increased throughout the cycles.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 dynamics were monitored by using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0DGGE) and sequencing of DGGE fragments. The ability of the sludge to consume p-cresol and intermediate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species such as Variouorax paradoxus and Thauera mechernichensis, p-Cresol (25 to 200 mg C/L) did not affect the nitrifying SBR performance (ammonium consumption efficiency and nitrate production yield were close to 100% and 1, respectively). This may be related to the high stability observed in the nitrifying communities. It was shown that a nitrifying SBR may be a good alternative to eliminate simultaneously ammonium and p-cresol, maintaining stable the respiratory process as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498.
为了加强对油田废弃产物的回收利用,通过分析废弃油基泥浆的基本组分,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油基泥浆进行油、水及固相分离。实验结果表明:在选用DSC型破乳剂浓度为200 mg/L与频率25 kHz、功率40 W的超声波耦合作用下,除油率达到最高。在无机混凝剂Al2(SO4)3浓度为200 mg/L、有机混凝剂PAM浓度为7 mg/L时与频率20 kHz、功率80 W的磁场耦合作用下混凝效果达到最佳。确定了在实验温度为40℃、pH值为6~7的实验条件下最佳除油率能达到86%。  相似文献   
499.
目的:对等浓度淋洗和梯度淋洗两种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硫酸盐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对饮用水进行对比测定。结果:两种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相当,但等浓度淋洗法的分析速度是梯度淋洗法的2倍左右。结论:两种方法都适用于饮用水中硫酸盐的测定,但是因为等浓度淋洗法的速度更快,这种方法更适用于批量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500.
为全面掌握国内首个500 kV地下输变电工程——500 kV世博变电站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今后此类工程的环境监管积累经验,制定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受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司电磁辐射与矿冶处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对该工程进行监督性调查与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与工程建设前的电磁环境水平相当,该工程对电磁环境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