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30篇 |
免费 | 275篇 |
国内免费 | 44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57篇 |
废物处理 | 88篇 |
环保管理 | 166篇 |
综合类 | 1319篇 |
基础理论 | 240篇 |
污染及防治 | 291篇 |
评价与监测 | 15篇 |
社会与环境 | 42篇 |
灾害及防治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39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02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61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129篇 |
2013年 | 101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109篇 |
2008年 | 151篇 |
2007年 | 136篇 |
2006年 | 129篇 |
2005年 | 118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94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80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59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7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机动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化学热力学的观点讨论了机动车发动机中NO的产生及其造成的危害。就如何减少NO的排放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为探索制备绿色、低碳的甲醛吸附材料,通过碱溶(1 mol/L的Na2SiO3和2 mol/L的NaOH)-水热反应改性硅藻土,制备出可吸附甲醛的硅藻土基材料,其对甲醛去除率达82.6%,且符合伪-二级吸附模型。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硅藻土中的≡Si—O—Si≡结构发生了“解聚-重组”过程,并与硅藻土中的铝反应形成具有Al—O—Si结构物质;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硅藻土中的硅铝化合物可原位合成少量ZSM-5沸石分子筛及大量的无定形物质;29Si核磁共振(29Si NMR MAS)结果进一步证实Al和Si的结合方式主要为2个Al取代三维≡Si—O骨架结构Q04,并形成具有Q24的结构单元;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碱溶-水热处理可促使具有规则孔洞结构的硅藻土形成更多无定型、结构更复杂的孔网结构,进而提高其对甲醛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及致因机理,选取2015—2019年109万起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成因、形态、时间、肇事人、肇事机动车、伤亡人员6个方面特征规律。确定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因素,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cision 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法分析复杂系统关联性,构建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因素递阶层次结构图,从理论上探究致因机理并得出本质致因因素。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特征包括:86.29%的事故由机动车违法导致,主因是未按规定让行,违法装载是高危因素,超速行驶事故多且危害大;70.21%的事故是多车事故,侧面碰撞是主要事故形态,坠车和翻滚是高危事故形态;17:00—19:59是事故多发时段;生产经营车辆引发的事故危害大;行人更易受到致命伤害,男性因事故伤亡的概率高于女性;77.38%的事故致命原因为颅脑损伤;3.63%的肇事机动车存在机械故障。致因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超速行驶、超载运输、技术不足或标准法规滞后是致因机理中的本质因素,可作为改善事故风险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97.
以20#钢为研究对象,采用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法,通过螺旋推料的磨损腐蚀实验机,研究了料浆粉酸比(0.9、1.0、1.1)和螺旋轴旋转速度(25r/min、35r/min、45r/min)对氟化氢预反应器内部磨损腐蚀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沿料浆流向磨损腐蚀速率降低,且桨叶处高于螺旋轴处;随着粉酸比的升高,静态腐蚀速率降低,但磨损腐蚀速率随粉酸比的升高先增大后降低,粉酸比为1.0时磨损腐蚀速率最大;随着螺旋轴转速增加,磨损作用越来越强,同时,还会加快腐蚀产物的脱落,从而使腐蚀作用也越来越强。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一定温度和pH值条件下2,2,4-三氯-5-甲氧基-环成4-烯-1,3-二酮(TCMCD)的水解机理,结果表明,TCMCD在水中发生不可逆的水解反应,生成2,5-二氯-3-羟基-4-甲氧基-环戊-2,4-二烯酮(DHMCD)和3-氯-2-羟基-4-甲基-5-氧-2,5-二(氢)-呋喃-2-甲酸(CHMDFC)或二者的镜像异构体,CHMDFC继续反应生成3-氯-2-甲氧基-4-酮-戊-2-烯二酸(CMPE),pH值升高,水解速率加快,而温度对高pH值条件下TCMCD的水解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99.
pH值对含砷水泥熟料制品中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模拟煅烧实验制取水泥熟料,并制取混凝土样品。参照NEN-7375浸出方法,设定5种不同pH值的浸取液,研究了pH值对混凝土块中重金属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浸取液的pH为2.0、3.5、5.0、7.35和10.0时,混凝土中As的观测累积释放量分别为0.0553、0.04253、0.0157、0.00939和0.0148 mg/kg;酸性范围内,观测累积释放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减小,并在弱碱性条件下达到最小值,碱性范围内,随pH值的增大而呈增加的趋势。pH值对As的释放过程有影响,在前期,pH=2.0、3.5和10.0的浸取液中,释放曲线与斜率为0.5的直线拟合较佳,并且在1~4区间修正累积释放量曲线的斜率均在0.35~0.65范围内,其释放表现为扩散控制,而pH=5.0和7.35的浸取液中,则分别发生了表面冲刷作用和延滞现象;在中后期,pH=2.0的浸取液中,As的释放出现了耗竭现象,而pH=3.5和10.0则出现了溶解现象,pH=5.0和7.35则均为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000.
合成碳羟基磷灰石对水中双酚A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废弃蛋壳为原料、尿素为添加剂,合成纳米碳羟基磷灰石(CHAP)用于吸附水中双酚A(BPA)。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测试技术对CHAP样品表面化学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环境因子pH值、吸附时间和BPA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HAP对BPA去除率在酸性(pH=3~6)溶液中较好,而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中减弱。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数据计算分析得知,CHAP对BPA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比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CHAP对BPA吸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