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83篇 |
免费 | 397篇 |
国内免费 | 175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4篇 |
废物处理 | 1017篇 |
环保管理 | 555篇 |
综合类 | 5329篇 |
基础理论 | 491篇 |
污染及防治 | 1037篇 |
评价与监测 | 123篇 |
社会与环境 | 70篇 |
灾害及防治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8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238篇 |
2021年 | 245篇 |
2020年 | 213篇 |
2019年 | 216篇 |
2018年 | 166篇 |
2017年 | 164篇 |
2016年 | 289篇 |
2015年 | 310篇 |
2014年 | 558篇 |
2013年 | 330篇 |
2012年 | 502篇 |
2011年 | 494篇 |
2010年 | 381篇 |
2009年 | 476篇 |
2008年 | 564篇 |
2007年 | 399篇 |
2006年 | 378篇 |
2005年 | 302篇 |
2004年 | 308篇 |
2003年 | 314篇 |
2002年 | 248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159篇 |
1999年 | 162篇 |
1998年 | 132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162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91篇 |
1992年 | 105篇 |
1991年 | 69篇 |
1990年 | 85篇 |
1989年 | 7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水淬渣人工湿地强化除磷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水淬渣的磷吸附-解吸效果,构建了以水淬渣为主要基质的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分析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染负荷变化对污水中磷去除的影响,探讨了湿地上行、下行流单元各层基质的除磷贡献.结果表明,水淬渣基质的磷饱和吸附量为3 333 mg.kg-1,其水溶性钙含量为0.084%,pH值为7.54,适合作为湿地除磷基质.HRT与磷除去率呈正相关,当HRT从1 d缩短为0.5 d时,TP去除率降低5.9%~4.7%,当HRT从2 d缩短为1 d时,TP去除率降低2.4%~4.7%,HRT为1 d条件下,水淬渣湿地的磷去除率>85%,说明无限延长HRT无益于强化除磷,适宜的HRT为1 d.在进水浓度稳定的条件下,进水污染负荷与磷去除率呈负相关,当污染负荷范围在12.2~36.8 g.(m2.d)-1时,水淬渣湿地的磷除去率可维持在85%,当污染负荷达到48.9 g.(m2.d)-1后,水淬渣湿地的磷除去率下降至65%,当污染负荷<36.8 g.(m2.d)-1时,水淬渣湿地的磷去除率>82%,说明高污染负荷可抑制基质表面及孔隙中Ca、Al等吸附磷的活跃位点,适宜的进水污染负荷为24.5~36.8g.(m2.d... 相似文献
93.
嘉兴农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沟渠底泥中的氮磷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沟渠是农田氮、磷营养物质排入地表水体的通道. 对嘉兴大田、集约化菜地、集约化果园、集约化养殖场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农村沟渠0~5 cm表层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67个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氮)为1 560~7 480 mg/kg,其中w(交换态氮)为31.15~704.38 mg/kg,占w(全氮)的1.29%~10.01%;交换态氮中以铵态氮为主,占w(交换态氮)的62.15%~100%. 沟渠底泥样品的w(全磷)为580~6 420 mg/kg,w(碳酸氢钠溶解磷)为19.53~359.72 mg/kg,占w(全磷)的2.05%~18.96%;w(水溶性磷)为0.29~18.88 mg/kg,占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1.11%~14.63%. 土地利用方式对沟渠底泥氮、磷的形态分布有显著影响(P<0.01),集约化养殖场沟渠底泥中的w(全氮), w(交换态氮),w(铵态氮), w(硝态氮), w(交换态氮)/w(全氮), w(全磷), w(水溶性磷), w(碳酸氢钠溶解磷)均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 底泥w(全氮), w(交换态氮), w(铵态氮)和w(硝态氮)两两间以及w(全磷), w(水溶性磷), w(碳酸氢钠溶解磷)两两间均在α0.01时显著相关,w(全磷)与w(碳酸氢钠溶解磷)的相关性(r0.81,P<0.01)好于与w(水溶性磷)的相关性(r0.51,P<0.01). 相似文献
94.
生物除磷系统启动期聚磷菌的FISH原位分析与聚磷特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应用FISH对以乙酸钠为碳源的强化生物除磷 (EBPR) SBR反应器启动期的微生物进行原位分析,考察除磷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聚磷菌种群结构、空间分布关系动态变化及其聚磷特性.结果表明,以异养菌为主的活性污泥经过厌氧/好氧驯化后,聚磷菌大量富集,在全菌中的比例由11.5%增加到40.48%.启动过程中,生物系统内菌群竞争持续进行:首先,聚磷菌淘汰异养菌,历时5 d;聚磷菌种群内选择过程历时19 d;经过优势聚磷菌群的二次增长后,共计34 d完成生物除磷系统的启动.富集过程中快速增殖的聚磷菌不能立刻行使除磷能力,要有一段“积累期”形成一定的PHA和poly-P储备.表现为污染物去除效率滞后于聚磷菌的增殖,经过4~8 d的 “积累期”后上升出现峰值.二次增长的优势聚磷菌群也经过“积累期”后才发挥作用.FISH图片显示,快速增殖期的聚磷菌菌体小,菌群结构松散.经过“积累期”之后,菌体不断增大,并开始紧密聚集形成致密的团状,此时反应器处理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5.
南四湖微山湖区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为了解南四湖污染底泥磷形态分布规律,对南四湖微山湖区0~25 cm沉积物分层进行了磷形态连续提取.结果表明,湖区沉积物中Ex-P、Al-P、Fe-P、Oc-P、Ca-P、De-P和Org-P平均含量分别为5.62、 4.08、 12.25、 13.34、 116.67、 232.36和396.79 mg/kg,不同形态磷含量次序为:Al-P<Ex-P<Fe-P<Oc-P<Ca-P<De-P<Org-P.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在垂直方向上呈现明显的规律性,易交换态磷(Ex-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c-P)、有机磷(Org-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而铝结合态磷(Al-P)、钙结合态磷(Ca-P)、碎屑磷(De-P)含量则呈逐渐增加趋势.Sum1(Ex-P、Al-P、Fe-P之和)与上覆水PO3-4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Fe-P与水体磷酸盐含量关系相对比较密切,其相关系数高达0.72.沉积物磷形态在空间分布上,Oc-P、Ca-P、De-P 等惰性磷的差异性小于Ex-P、Al-P、Fe-P等潜在活性磷,Org-P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96.
双峰驼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特点及其与生物地球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双峰驼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特点及与生物地球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从腾格里沙漠西南端开始向巴丹吉林沙漠的西北方向延伸形成大约长600km,宽160km的狭长发病区域内,该病发病率为28.8%,致死率达60%,该区土壤、牧草中Cu、P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0.01),牧草中m(Ca):m(P)为50:1;病驼全血和被毛P含量亦低于健康驼(P<0.01).因此认为该病主要是由双峰驼食物链中P缺乏所致的一种骨营养不良症. 相似文献
97.
底泥扰动对上覆水中磷形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室内试验模拟底泥受持续和间歇扰动的过程.探讨了扰动作用对上覆水中不同形态磷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显著促进了上覆水中的溶解态磷向底泥迁移.持续扰动与间歇扰动作用下,上覆水中溶解性无机磷(DIP)分别在第6h和第24h达到平衡状态,为0.014mg.L-1和0.015mg.L-1.显著低于对照试验(0.04mg.L-1);而溶解性总磷(DTP)则在第6h和第48h达到平衡状态,为0.047mg·L-1和0.045mg.L-1,显著低于对照试验(0.065mg.L-1).持续扰动促进了颗粒态磷(PC)的释放,扰动6h后,PP达到最大值(9.18mg·L-1).随后下降.第24h后,PP稳定在2.18mg·L-1左右;而间歇扰动作用下,第2h,PP达到最大值(2mg·L-1),随后下降,第96h后,PP稳定在0.093mg·L-1左右.扰动作用下,TP的变化规律与PP一致.与初始状态相比,持续扰动和间歇扰动作用下,DIP/DTP、DIP/TP、DTP/TP显著下降,而上述该值在对照试验中则基本保持不变,说明扰动导致的底泥再悬浮有利于降低上覆水中溶解态磷的含量. 相似文献
98.
超高盐高磷废水磷酸盐还原系统构建过程中磷系统转化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现有除磷技术存在的问题,以高盐高磷榨菜腌制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磷酸盐生物还原系统构建过程中磷形态的转化.结果表明,以3%的盐度(以NaCl计,下同)废水启动反应器,通过两阶段盐度逐步提升法,在进水有机负荷(COD)0.45kg.(m3.d)-1,磷负荷(PO43--P)5.0 g.(m3.d)-1,DO 6 mg.L-1,水温30℃,且未排泥的条件下,成功构建了超高盐(7%盐度)条件下的磷酸盐还原系统.通过该磷酸盐还原系统运行26个周期中,对磷平衡及污泥中磷形态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平均每日有41.8 mg.L-1的外源磷损失,而污泥中共有155 mg的内源磷通过磷形态转化以及磷酸盐还原途径损失,占外源磷损失量的14.2%,占系统磷损失总量的12.5%.系统构建过程中污泥的磷形态主要以Org-P→NaOH85-P→HCl-P→NaOH-P→BD-P→H2O-P途径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99.
Constructed wetlands have emerged as a viable option for helping to solve a wide range of water quality problems. However, heavy
metals adsorbed by substrates would decrease the growth of plants, impair the functions of wetlands and eventually result in a failure
of contaminant removal. Typha latifolia L., tolerant to heavy metals,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Pb/Zn mine tailings
under waterlogged conditions. This study examined e ects of iron as ferrous sulfate (100 and 500 mg/kg) and lead as lead nitrate (0,
100, 500 and 1000 mg/kg) on phosphorus utiliz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constructed wetland. Wetland plants (T.
latifolia) were grown for 8 weeks in rhizobags filled with a paddy soil under waterlogged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amount of iron plaque on the roots and phosphorus adsorbed on the plaque decreased with the amount of lead addition. When the ratio
of added iron to lead was 1:1, phosphorus utilized by plants was the maximum. Total amount of phospholipids fatty acids (PLFAs)
was 23%–59% higher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than in bulk soil.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 aerobic bacteria, and
methane oxidizing bacteria was also higher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than in bulk soil, but opposite was observed for other bacteria and
fungi.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microbial communities were mostly controlled by the addition of ferrous sulfate and lead nitrate in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