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854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1698篇
基础理论   517篇
污染及防治   214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53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根际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际是受植物根系及其生长活动显著影响的土壤微域环境,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根际环境影响着重金属的形态和生物有效性。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根际环境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方面的一些主要研究进展,并指出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2.
以小清河干流底质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地了解固体颗粒物上有毒金属被浸取进入液相情况.分析了三种不同浸取剂(DTPA、EDTA、NTA)的提取液中有毒金属Pb、Cr、Cu、Zn、Cd的含量。结果表明.金属浓度因浸取剂种类及金属本身类型不同而不同。由于固体颗粒物上金属的毒性及其可流动性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选取连续浸取法来考察底质样品中金属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底质中Pb主要以氧化物键合态和碳酸键合态存在;Cr主要以有机键合态存在;Cu以有机键合态为优势存在;Zn主要以有机键合态和氧化物键合态存在;Cd主要以可交换态存在。  相似文献   
33.
天然水体及生活饮用水中铝的含量及形态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PCV络合比色法和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选取3种典型环境中的水体为研究对象;江西德兴铜矿地区的乐安江,白洋淀地区以及从源水,自来水到铝锅煮沸水序列水样,着重分析其中铝的含量及其形态分布,并讨论了铝的含量及其形态的变化对3种典型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的方法,以不加抑制剂的尿素作为对照,对比研究DMPP及它的同分异构体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作为硝化抑制剂对尿素氮在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具有一定的硝化抑制作用.在培养期间,施加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一周后始终低于对照,铵态氮的含量一用后始终高于对照.但在培养试验中后期(三周以后),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的硝化抑制效果劣于DMPP.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能否作为新型硝化抑制剂,还要对它的生理、生态效应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5.
利用Tessier分级提取法依次提取了上海白龙港排污口附近潮滩沉积物中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化学形态 ,结果表明 :Cu、Pb、Fe、Zn、Cr在沉积物中均以残渣态为主 ,Mn以碳酸盐结合态为主 ,占到总量的 5 0 %左右 ;秋季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向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发生形态迁移与转化 ,在低潮滩沉积物中 ,碳酸盐结合态重金属发生分解以后 ,一部分向上覆水发生了迁移和扩散 ;Cu、Pb、Fe、Mn重金属元素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Zn、Cr在沉积物中也表现出相似的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36.
长江口悬浮固体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长江口水体中微量金属元素Cu、Pb、Zn、Cd,在固-液两相中的分配,以及在悬浮固体中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元素Cu、Pb、Zn有90%左右存在于悬浮固体中,并以固态形式输入河口,溶解态仅占10%左右;元素Cd固态部分约占35%,溶解态占优势。在悬浮固体中,元素Cu、Pb、Zn主要以残留态和铁锰结合态形式存在,这两种形态的比例,Cu为40%和29%,Pb各占40%,Zn为37%和38%。元素  相似文献   
37.
钙镁磷肥对土壤中镉形态转化与水稻吸镉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酸性镉污染水田施用不同用量的钙镁磷肥的田间试验表明:土壤中交换态镉的分配系数随钙镁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呈显著负相关(r,-0.9314);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的分配系数则呈显著正相关(r,0,9395)。而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与钙镁磷肥用量则呈显著负相关(r,-0.8853)。镉污染水田一次性投加高量钙镁磷肥后,可使土壤pH显著升高,交换态镉分配系数明显下降,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分配系数明显升高,导致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大幅度下降,从而大大减少水稻植株的吸镉量。  相似文献   
38.
巢湖底泥磷的释放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02,自引:3,他引:10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DO控制、pH值调节、温度调节、水动力条件等,进行了底泥释磷实验。实验表明:(1)厌氧条件下,底泥中的磷向水体释放,且释放强度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好氧条件下,底泥非但没有向水体释放磷,反而从水体中吸附磷,呈“负释放”状态;且pH值越低,“负释放强度”越大。(2)温度升高有利于底泥中磷的释放,最大释放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提前。(3)搅动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大于静置条件下的底泥磷释放量。(4)微生物对磷释放有明显的影响。从本次模拟实验结果看,体系温度升高、减少溶解氧、提高pH以及施以水动力作用,均可使底泥中的磷释放量增加,在常温(25℃)、厌氧、pH=7.5条件下,底泥中磷向水体的释放量将增加17%左右。  相似文献   
39.
沈阳市大气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NDERSEN生物粒子采样器在沈阳市对大气细菌粒子浓度和革兰氏染色形态特征进行了一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细菌粒子的种类年平均浓度分布,是随着地区的季节、时间、场所和人群活动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0.
主要研究了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法应用于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形态分布的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分别测定的Alb和Al13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聚合铝与有机高分子复合后其形态分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Alb(或Al13)的含量有所降低,但仍是优势形态,Ala(或Al单)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