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300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20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430篇
基础理论   247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氯吡嘧磺隆和镉复合对斑马鱼肝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污染物镉和氯吡嘧磺隆复合污染对非靶标生物斑马鱼的毒性作用,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获得镉和氯吡嘧磺隆对斑马鱼的LC50.以LC25作为0水平,设置9个处理组进行试验,检测不同处理组斑马鱼96 h死亡率、斑马鱼肝脏中CAT、MDA和羧酸酯酶CarE.检测结果表明,镉和氯吡嘧磺隆对斑马鱼存在交互作用,当水体中镉浓度为3....  相似文献   
222.
生物处理镉污染土壤及其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添加镉的天津农田土壤为对象,分别设定空白处理、添加诺沃肥处理及生物强化处理(添加1株紫外线诱变工程菌和诺沃肥).研究土壤在不同pH、温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可提取有效态镉(E-Cd)、过氧化氢酶及脲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添加诺沃肥处理可以有效降低E-Cd含量.而生物强化处理可进一步促进镉的固定效果;最适合生物修复的环境条件为PH 7.0、温度30℃和土壤含水率50%;添加诺沃肥处理和生物强化处理的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明显高于空白处理,说明生物修复后,土壤酶活性已经恢复,表明这2种处理能改善土壤结构和性能,提高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223.
磷酸氨镁法处理晚期垃圾渗滤液氨氮最佳工艺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浓度氨氮(NH^+4-N)是造成晚期垃圾渗滤液难以生物处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物化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存在不足。磷酸氨镁(MAP)沉淀法可以彻底地去除晚期垃圾渗滤液中NH^+4-N,而且生成的沉淀物是非常好的缓释肥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H=8.5-9.5,n(N):n(Mg):n(P)=1:1:1时,处理效果较好,NH^+4-N去除率大于96%,且残余总磷(TP)浓度小于原水值。  相似文献   
224.
Permeation of Cu(II) from its aqueous solution through a supported liquid membrane (SLM) containing di(2-ethylhexyl)phosphoric acid (D2EHPA) carrier dissolved in coconut oil has been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u(II), pH (in feed), H2SO4 (stripping) and D2EHPA (in membrane) concentratio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ability of the D2EHPA-coconutoil has also been evaluated. High Cu(II) concentration in the feed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flux from 4.1 × 10-9 to 8.9 × 10-9 mol/(m2·s) within the Cu(II) concentration range 7.8×10-4-78.6×10-4 mol/L at pH of 4.0 in the feed and 12.4 × 10-4 mol/L D2EHPA in the membrane phase. Increase in H2SO4 concentration in strip solution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copper ions flux up to 0.25 mol/L H2SO4, providing a maximum flux of 7.4 × 10-9 mol/(m2·s).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Cu(II) transport are, pH of feed 4.0, 0.25 mol/L H2SO4 in strip phase and 12.4 × 10-4 mol/L D2EHPA (membrane) in 0.5 (m pore siz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 membrane.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Cu(II) flux across the membrane tends to increas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copper ions.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developed to copper plating bath rinse solutions has been found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recovery of Cu(II). rane. It  相似文献   
225.
镧施用下黄潮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镧施用下黄潮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土壤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降低。镧强烈抑制土壤脱氢酶活性 ,在 3 0mg/kg时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最大抑制率达到 3 9%。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有抑制 ,最大抑制率为 1 5 %。镧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不明显。镧对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最大刺激率达到 1 5 %。土壤脱氢酶活性是评价稀土元素环境效应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26.
使用离子色谱对药品处方中柠檬酸盐和磷酸盐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安 《环境化学》2007,26(4):561-563
《美国药典(USP)》针对柠檬酸不同的药剂形态,采用一些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这些分析技术包括:热量计、比重计、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反相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227.
《环境工程》2015,(7):7-11
采用人工光源对沉水植物金鱼藻补光,研究该法处理酸性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及金鱼藻的酶活性响应。金鱼藻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良好,人工光源的补光对金鱼藻的净化效果有促进作用。其中,红光对金鱼藻的脱色效果的提高要好于白光和蓝光。实验范围内光照强度和补光时间与金鱼藻的脱色效果呈现较弱的正相关。初步确定的技术参数为:红光源,功率6 W,补光3 h,停留时间5 d。在此条件下,金鱼藻可将废水的色度从40倍降至10倍左右,去除率达75.0%。人工光源补光可促使金鱼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提前,且酶活性有所提高,有利于增强沉水植物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228.
磷酸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开发及其实用化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铁鹏 《新疆环境保护》1997,19(2):24-29,34
简要地介绍日本的磷酸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的原理、研制开发过程及其实用化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29.
梦清园芦苇湿地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梦清园芦苇湿地净化苏州河污染水体的示范工程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芦苇根际的微生物数量、酶的活性高于非根际的土壤。根际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均比非根际多,R/S平均值分别为70.3、9.5、2.9。相对于硝酸细菌而言亚硝酸细菌的根际效应较为明显,无论根际还是非根际的亚硝酸细菌数量均高于硝酸细菌的数量。根际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随着水力停留时间增加而增加,而根际反硝化细菌数量则减少。菌剂和酶制剂的加入使得非根际泥样异养细菌、真菌、放线菌和亚硝酸细菌比对照组稍高,硝酸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则较少;而根际泥样中加菌剂和酶制剂组微生物数量比空白组高出1—2个数量级,在投加菌和酶制剂后酶活性无论在根际还是非根际都得到提高,高于对照组约5—6个酶活单位。  相似文献   
230.
甲苯对塿土脲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脲酶受甲苯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甲苯对洋刀豆脲酶活性的影响极其微弱,但可显著增强土壤的脲酶活性,7个土样的增幅为1.48~3.96倍,且甲苯在较低浓度和较短处理时间内可完成对土壤脲酶的作用,灭菌土壤吸附洋刀豆脲酶后活性变幅小于3.98%,这主要是由于甲苯可能将土壤微生物毒害或致死后,释放胞内脲酶,并将脲酶等固定在土壤有机-无机胶体上所致.同时揭示出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土壤pH等理化性质及其造成的微生物区系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