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8篇
  免费   1206篇
  国内免费   4857篇
安全科学   494篇
废物处理   263篇
环保管理   782篇
综合类   10363篇
基础理论   3478篇
污染及防治   1414篇
评价与监测   850篇
社会与环境   242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202篇
  2023年   600篇
  2022年   733篇
  2021年   885篇
  2020年   645篇
  2019年   739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668篇
  2015年   758篇
  2014年   1134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948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821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615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437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219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添加天然沸石和石灰对土壤镉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土壤培养实验,研究镉污染土壤中添加沸石、石灰及两者配施对土壤pH值和土壤镉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沸石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培养时间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但均高于对照。高剂量石灰的处理对土壤pH的影响最大,与对照相比土壤pH提高了3.33个单位。在土壤5~50 d培养过程中,石灰处理的土壤交换态镉含量呈现先逐渐降低而后略有升高的趋势,其余处理均呈下降趋势。培养50 d后,高剂量的沸石、石灰及高剂量沸石与石灰配施处理的土壤交换态镉含量从5 d时的67.54、61.95和55.56 mg/kg降低至54.65、49.93和45.96mg/kg。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培养时期交换态镉含量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关系。在10个处理中,L2Z3(石灰2 g/kg土和沸石60 g/kg土)组合处理效果最好,使土壤交换态镉含量下降了34.68%,碳酸盐结合态镉含量上升了4.30%,铁锰氧化结合态镉含量上升了16.97%,有机结合态镉含量上升了1.31%,残渣态镉含量上升了12.11%。  相似文献   
942.
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传统进水/曝气和改良型分段进水的交替缺氧-好氧(A/O)2种运行模式对CAST工艺的快速启动及脱氮除磷性能稳定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进水/曝气运行模式下,系统达到最佳营养物去除性能所需启动时间30 d,稳定运行阶段TN平均去除80.66%,磷的去除率维持在66.30%左右;采用改良型交替运行模式,反应器达到稳定运行状态仅需18 d,系统稳定运行时TN平均去除81.36%,磷去除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出水磷浓度在0.3 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GB8978-2002)。研究还发现,传统运行模式下,由低温引起的污泥沉降性能变差导致系统污泥严重流失,反应器几乎丧失污染物去除性能;而低温对交替运行模式下的反应器除磷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总氮去除则因氨氮不完全硝化而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943.
李维  杨永哲 《环境工程学报》2014,8(9):3743-3748
根据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产生的富磷剩余污泥含有硝化细菌和生产废水含有高浓度氨氮的特点,将生产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内源电子受体),并将获得的内源电子受体利用在富磷剩余污泥浓缩过程,同步实现内源电子受体反硝化及其抑制富磷剩余污泥释磷行为。结果表明,将富磷剩余污泥(excess activated sludge,EAS。EAS1是在好氧方式下添加,EAS2是在缺氧方式下添加)与生产废水(reject water)按4种比例(Ⅰ、生产废水∶EAS1∶EAS2=15%∶85%∶0%;Ⅱ、生产废水∶EAS1∶EAS2=15%∶80%∶5%;Ⅲ、生产废水∶EAS1∶EAS2=15%∶75%∶10%;Ⅳ、生产废水∶EAS1∶EAS2=15%∶65%∶20%)混合曝气用于产生内源电子受体时,最佳硝化时间均为12 h,可将液相中的氨氮分别由初始的(113.16±0.85)mg/L、(117.18±4.39)mg/L、(129.48±4.85)mg/L及(142.53±0)mg/L降至(0.74±0.41)mg/L、(0.45±0.15)mg/L、(0.41±0.15)mg/L及(0.38±0.08)mg/L;同时,硝酸盐氮分别由初始的(7.48±7.91)mg/L、(12.87±5.81)mg/L、(12.87±5.81)mg/L及(13.55±6.18)mg/L升为(128.37±11.03)mg/L、(141.43±12.71)mg/L、(148.01±14.84)mg/L及(146.22±7.53)mg/L。内源电子受体可将重力浓缩过程中释磷量分别削减85%、63%、64%及83%,同时使得由生产废水回流引起的氨氮积累量分别减少89.25%、69.93%、74.31%及85.40%。在整个内源电子受体产生及其应用于抑制污泥释磷阶段,TN去除率分别为39.59%、44.54%、51.86%及57.33%。上述内源电子受体胁迫条件下的浓缩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由重力浓缩释磷引起的磷积累量,且可同步实现减少由生产废水回流引起的氨氮积累量。  相似文献   
944.
潘春龙  肖姣 《四川环境》2012,31(3):42-43
采用热效率高的微波消解系统对土壤中的总磷进行消解,建立了微波消解-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磷的方法,该方法对比HJ632-2011碱熔-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具有快速、简便、节约试剂等特点。本文用两种分析方法对实际土壤样品及标准样品进行定量测定,所得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能快速测定大量土壤样品的总磷。  相似文献   
945.
应用硝酸微波消解土壤样品-冷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汞。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土壤中汞的微波消解条件。并对干扰消除、方法精密度、加标回收、检出限进行了试验研究。在0~1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测定下限为0.20μg/L,土壤中汞的检出限为0.005μg/g。该优化条件对汞含量为0.02—0.46μg/g的土壤样品,汞提取完全。建立了一种简便、成本低、干扰少、灵敏度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6.
用CdCl2将盆栽土壤Cd浓度处理为1mg/kg、5mg/kg、10mg/kg、20mg,/kg、30mg/kg种植棉花,研究棉花对镉的吸收及镉在棉花体内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当土壤镉浓度小于30mg/kg时,镉在棉花体内的分布呈现不同的规律。当土壤镉浓度小于5mg/kg时,镉主要分布在棉花的地上部;当土壤镉浓度大于20mg/kg时,镉主要分布在棉花的叶片、根、茎中,其中叶片的镉含量最高,棉絮镉含量最低。不同镉污染水平下,棉花的镉富集系数均小于1。当土壤镉污染浓度为5mg/kg时,棉花叶片的镉富集系数为0.76。在同一镉污染水平下,棉花叶片的镉转运系数最高。当土壤镉含量小于20mg/kg时,棉花茎、叶、棉絮的转运系数平均为4.63。  相似文献   
947.
土壤污染调查乃"土壤修复"的前期。在某市郊拟开发建设的场地,按8个点分三层采集了24个土壤样品,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汞、铅、镉、铜、锌、镍、铬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汞呈现对数正态分布,其他元素为正态分布,各元素在土壤层水平分布状态和垂直分布水平的差异性不显著,锌含量水平现状值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的指标限值内,汞、铅、镉、铜、镍、铬含量水平现状值均在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指标限值内,且各元素浓度水平现状值均与场地所在区域土壤背景值一致。由此,本调查的场地土壤环境现状没有受到铅、汞、镉、铜、锌、镍、铬金属元素污染。  相似文献   
948.
白银是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基地,由于水资源缺乏,城郊农民长期截流东大沟含有重金属的工业污水灌溉,导致白银市郊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本文通过对白银市污水灌溉区与沿黄灌区农田土壤进行调查测定,分析了白银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特征,以此为依据,探讨运用科学污水灌溉,达到重金属污染危害最小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49.
通过对6个典型区域和农村主要地区进行调查,共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330个。采用王水体系消解-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砷的含量,结果表明:砷标准样品在10.0-60.0μg·L-1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取0.5g样品消解,方法检出限为0.007mg·kg-1;以20.0μg·L-1的标准溶液连续测量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2%;调查的6个典型区域的180个点位和农村主要土壤耕层的150个土样中,砷含量在1.02-32.87mg·kg-1之间,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评价,土壤中砷的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50.
以黑麦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模拟施用有机肥、秸秆还田、间作3种农艺措施对黑麦草修复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牛粪可提高黑麦草对cd的吸收效率,非根际土中cd含量由14.56mg·k^-1降低至14.11mg·kg^-1,同时根际土中Cd含量由6.75mg·kg。提高至13.33mg·kg^-1,黑麦草体内吸附cd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在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秸秆可促进cd向根际土壤的迁移,非根际土中cd含量由14.56mg·kg^-1降低至13.27mg·kg^-1,根际土中cd含量由6.75mg·kg^-1增加至13.46mg·kg^-1,且土壤与秸秆以5:2的比例混合时效果更明显;黑麦草与小麦间作处理根际土中cd含量显著增加,由6.75mg·kg^-1提高至14.77mg·kg^-1,同时黑麦草体内cd含量有大幅度降低。说明土壤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牛粪、秸秆均可提高黑麦草吸收土壤中cd的能力,提高黑麦草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小麦间作能抑制黑麦草对土壤中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