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3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89篇
安全科学   3180篇
废物处理   87篇
环保管理   1112篇
综合类   2658篇
基础理论   209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41篇
社会与环境   375篇
灾害及防治   310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901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627篇
  2011年   553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508篇
  2008年   567篇
  2007年   549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2005年12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59号,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深八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决定》的精神实质?日前,周生贤局长接受了《中国环境报》记者的专访,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我刊现转载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22.
现阶段,科学发展观已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纲领和原则.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我们要把环境保护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让全社会都来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23.
石强 《环境教育》2006,(8):28-30
循环经济是通过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等,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4.
循环经济是通过清洁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等等,强调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25.
王丽君 《环境教育》2006,(12):40-43
绿色营销的兴起和内涵绿色营销的形成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密切相关。要解决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就必须转变旧的发展观、自然观、消费观,将社会推向新的文明。通过绿色营销,可以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通过生产引导、影响消费  相似文献   
226.
从环境社会学角度出发,将自然环境视作社会中的变量,通过对国外环境社会研究历程以及研究成果的阐述来分析中国环境治理主体应实现由政府到社区的转换,和现代社会对以社区为主体开展环境治理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227.
2006年4月20日,受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由中国环境报社、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我环保·我时尚全国中小学生环保社会实践活动征文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征文大赛面向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是首次以中小学生环保社会实践活动为主题的大型环保宣传活动,主办方希望通过  相似文献   
228.
本刊讯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推动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在第35个“6·5”世界环境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和各地环保局承办的“捐闲置物品,过绿色生活,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主题活动于2006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在全国各级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中开展。本次活动主会场设在绿色学校北京市三十五中学和绿色社区丰汇园社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在主会场举办的仪…  相似文献   
229.
灾害发生时影响居民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岳丽霞  欧国强 《灾害学》2006,21(1):113-116
目的:探讨影响个体面对自然灾害时心理承受能力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1000余名居民进行测评.结果。①个体面对灾害时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为。灾害意识、灾时行为、灾害认知、社会支持,②通过相关分析,灾时行为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30.
地震的社会经济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梁芳  聂高众  高建国 《灾害学》2006,21(2):110-113
在查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地震造成社会灾害严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现象,认为地震灾害对一个地区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与该地区的承灾力有关,并影响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