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50篇
安全科学   219篇
废物处理   19篇
环保管理   52篇
综合类   598篇
基础理论   151篇
污染及防治   102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7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31.
赵铁锤 《劳动保护》2005,(12):38-40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六届五中全会,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在列席会议和参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中央把安全生产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体系,并提出了有力的保障措施,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安全生产稳定健康发展,意义深远而重大。一、《建议》为搞好安全生产提供了更高和更坚实的战略依托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从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在新世…  相似文献   
332.
许多施工单位的项目部都建立了自己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编制了安全管理体系框图,一般都挂在项目部会议室或者经理办公室,一是经常对照,贯彻执行,二是供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检查。但是,从一些项目部编制的安全管理体系框图看,多数都存在问题,不科学,不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有的施工单位编制的安全管理体系框图,漏洞百出,完全是作样子,应付检查。那么,施王单位编制的安全管理体系框图王要存在哪些问题呢?一是项目经理作为本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不明确。有些单位将分管安全的副  相似文献   
333.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气温对堆体温度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静态垛堆肥过程中,气温的变化会对堆体温度造成影响,这对堆肥过程中的堆体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迄今为止,对此问题仍缺乏研究.本文引入小波分析方法对气温和堆体温度数据进行去噪和压缩处理,提取出气温波动引起的堆体温度波动信号,然后对气温波动信号和堆体温度波动信号进行分周期拟合,获得一一对应的振幅和相位差.结果表明,对于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气温波动对堆体下层(75cm)的影响最大,最大值为0.186℃,最小值为0.132℃,平均值为0.159℃;对中层(50cm)的影响最小,但随着堆肥进程的持续有增大的趋势;对上层(25cm)影响的最大值为0.105℃,最小值为0.065℃,平均值为0.085℃.从相位差上看,堆体中层(50cm)的相位差始终最大,在堆肥的降温期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上层(25cm)的相位差随着堆肥进程的持续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下层(75cm)的相位差在整个堆肥进程中呈缓慢升高的趋势.通过影响强度和相位差综合分析发现,堆体上层物料和下层物料在热量散失过程中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热交换机制,即上层物料以稳态热传导和自然对流为主,而下层物料则以非稳态热对流为主.  相似文献   
334.
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已广泛用于农田土壤的改善.为明确生物炭对我国农田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基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利用Meta分析法研究生物炭施用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对土壤团聚体、团聚体碳和土壤有机碳的响应.结果表明,与不施生物炭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增加土壤大团聚体比例(10.8%)和平均重量直径(MWD,13.3%),对土壤微团聚体和粉黏粒组分无显著作用;施用生物炭能够显著增加土壤各粒径团聚体碳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增幅为56.9%.通过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表明,华北地区施用生物炭土壤有机碳增幅最大(39.4%);不同试验类型下施用生物炭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相比不施肥,施肥条件下施用生物炭能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生物炭在施用>2 a条件下,能显著提高大团聚体比例(15.7%)、MWD (21.2%)、大团聚体碳(31.7%)和土壤有机碳含量(40.0%);相比木材、木屑等原料制备的生物炭,农作物秸秆制备的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更佳;在高氮土壤中施用生物炭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综上所述,生物炭施用可以改善土壤团聚结构,促进土壤有机碳积累,对农田肥力维持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5.
为探究轮作休耕对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组成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坡耕地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和湿筛法分别测定AMF群落组成和团聚体,研究了苕子轮作玉米(V-C)、豌豆轮作玉米(P-C)、冬闲-玉米(F-C)和周年休耕(F-F)这4个处理下AMF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养分和团聚体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F-F、V-C和P-C处理的>2 mm团聚体含量、R0.25及MWD均显著高于F-C (P<0.05),<0.25 mm团聚体含量均显著低于F-C (P<0.05);F-F处理的ACE、Chao1和Shannon指数较F-C分别显著提高29.56%、35.78%和45.55%;球囊霉属(Glomus)为各处理AMF群落的优势属,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PCoA分析发现,PC1和PC2分别累计解释了AMF群落组成差异的29.99%和22.40%;相关性分析表明,盾巨孢囊霉属与碱解氮(AN)和有机质(SOM)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速效钾(AK)呈显著正相关(P<0.05),球囊霉属与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RDA分析表明,AMF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盾巨孢囊霉属分别与>2 mm和2~1 mm团聚体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周年休耕和苕子轮作玉米有利于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改变AMF群落组成,研究结果为我国南方周年轮作系统提高土壤质量和推行合理轮作休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36.
填埋是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途径。处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垃圾堆体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不同,在治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填埋场特征选择适宜的污染防治及修复措施。以北方干旱地区典型非正规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垃圾堆体理化性质、填埋气组成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检测分析,研究干旱条件下垃圾堆体的特性。结果表明:场内垃圾呈弱碱性,有机质浓度为5.9%~17.4%,含水率为5.4%~7.8%;填埋气组成与准好氧填埋场相近,垃圾堆体中有机质浓度对CH4、CO2和CO生成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堆体内优势降解菌为Firmicutes(厚壁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以及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物种丰度与垃圾降解进程及有机质浓度密切相关;在北方干旱地区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小,堆体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对于有机质浓度低于20%,pH呈弱碱性的垃圾堆体,在制定封场方案时可因地制宜地采用简易覆盖方式进行差异化治理修复。  相似文献   
337.
王喜芹  李凯  魏冰  栾志强 《环境科学》2011,32(12):3653-3656
通过氢型沸石分子筛粉体与粘结剂、助剂和水混合成面团状后挤压成型,干燥焙烧,再通过四氯化硅疏水改性处理,制备了一种蜂窝状复合沸石分子筛吸附剂.通过低温N2吸附、XRD、吸苯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分子筛蜂窝体进行表征和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沸石分子筛蜂窝体经过硅改性处理后,硅铝比由4提高至22,比表面和总孔容略降,P/P0=0.95时吸苯量比改性前稍高,达18.05%.相对湿度80%RH条件下(P/P0=0.95)苯的饱和吸附量还能达到15%,与改性前相比增加了1倍多,疏水性优良.  相似文献   
338.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采用节理玫瑰花图和赤平投影法,通过对三峡库区某区域岩质顺层边坡的大量节理裂隙的统计和主要结构面组合切割关系的分析,选取12个坡体组合计算点及其坡体组合类型,并利用ArcGIS软件依据岩层倾向一致性原则进行识别与处理,从而确定了每个坡体组合计算点所能影响的区域范围,最终得到研究区域范围内岩质顺层边坡坡体组合类型的空间分布,可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9.
环境因子对红斑顠体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环境中氨氮的浓度、pH值、盐度、温度对红斑顠体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7时,氨氮对红斑顠体虫的急性毒性半致死浓度为264mg/L;红斑顠体虫对氨氮长期接触时的最大可接受浓度在20~50mg/L;氨氮对红斑顠体虫的毒性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盐度在1000mg/L以下,对红斑顠体虫的死亡没有影响;温度在15~30℃,红斑顠体虫的表观增长速率满足Arrhenius拟合,其表观增长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大,但35℃时红斑顠体虫的生长减缓.  相似文献   
340.
本文在1/5万张八岭幅、珠龙幅区调工作基础上.结合邻区有关资料.从张八岭变质地体的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细碧-石英角斑岩系的变质作用、岩石化学、原岩建造特点及其原始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