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6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872篇
安全科学   163篇
废物处理   173篇
环保管理   203篇
综合类   2327篇
基础理论   913篇
污染及防治   353篇
评价与监测   840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42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31.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中的丙烯酰胺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丙烯酰胺含量在20μg/L~400μg/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476 8X+0.845 4,相关系数R为0.997 72,检出限0.1μg/L,样品回收率在71.85%~92.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4%~10.9%。该方法减少了有机溶剂用量,缩短了有机溶剂暴露时间,降低污染,且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限值要求,是水中丙烯酰胺含量准确稳定的检测方法。用该方法测定了呼和浩特市引黄入呼左岸、右岸、中浅和中深4个断面水样,均未检出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232.
选用Elite-FFAP色谱柱,利用顶空-毛细柱气相色谱技术对水中的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七种挥发性苯系物进行同时测定,并对样品的平衡温度、保温时间、程序升温的条件控制、水中含盐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优化了检测条件,使七种挥发性苯系物得到不错的分离。样品平衡温度控制在70℃,样品平衡时间19 min,进样口温度180℃,检测器温度230℃,10 mL水样中加入4 g NaCl的条件下,分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3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六种邻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笨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的检测方法.对水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萃取条件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正己烷二次萃取,浓缩定容后分析,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波长226 nm,16 min可将六种邻苯二甲酸酯分离出.方法的检出限为0.13μg/L ~0.37 μg/L,加标回收率为78.6%~118.5%,相对标准偏差为0.82%~2.17%,是一种理想的测定水中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4.
结合农药残留分析的重要性,文章主要综述了目前农药残留检测的常用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以及气相色谱-光谱法,并展望今后农药残留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5.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工业外排废水中锰、锌离子含量高、环境影响的分析,重点论述了重金属离子对环境造成的负面作用,并结合工厂企业的技术实际,提出来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36.
气相色谱技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叶,它的出现给予了化学分离以及化学分析很大的技术支持,同时在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从类型上看气相色谱主要分为两类即气固色谱以及气液色谱,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固定相的不同,这也使得分离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本文对气相色谱技术进行了综合性阐述并对气相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237.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降水中铵离子,比对研究两种方法的测定原理、标准曲线和检出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分析测定均能达到质控要求,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离子色谱法方便快捷,污染少,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同时测定多种阳离子。  相似文献   
238.
采用液相微萃取前处理方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对扎龙水样中增塑剂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239.
以含铬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内循环泡沫浮选分离技术.探讨作为捕集剂的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以及处理后泡沫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回收。结果表明,阴离子型和两性型表面活性剂有较好分离效果,其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效果最佳。回收泡沫液中加入Na_2CO_3、NaOH或Na_2SO_4,其中加入Na_2CO_3、NaOH,SDS回收率较高,且回收后的SDS能够循环使用于浮选分离过程中,浮选效果与新配置SDS相当,脱除率达到96.81%。  相似文献   
240.
贵州清水江流域丰水期水化学特征及离子来源分析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吕婕梅  安艳玲  吴起鑫  罗进  蒋浩 《环境科学》2015,36(5):1565-1572
对清水江流域丰水期河水离子浓度及组成特征分析表明,流域水化学组成以Ca2+、HCO-3离子为主,其次为Mg2+、SO2-4;TDS均值213.96 mg·L-1,高于世界流域均值.根据海盐校正分析得出,研究区大气降水中海盐输入对流域水化学的贡献率为2.23%,低于世界河流均值3%.Gibbs图结合离子比值分析表明,流域水化学主要受碳酸盐岩风化影响,越往下游硅酸盐岩化学风化贡献越明显,碳酸和硫酸同时参与了流域岩石风化过程.离子来源分析表明,Ca2+、Mg2+、HCO-3离子主要来自于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岩风化溶解,Na+、K+、Cl-主要来源于硅酸盐岩风化;SO2-4和NO-3主要来源于大气酸沉降和城镇废水输入.人为活动影响分析表明上游工矿企业活动对清水江流域水化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