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1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103篇
基础理论   115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安全与健康》2006,(2):27-30
当高速公路拉着人们的希望加速跑起来的时候,当汽车载着普通人家的生活悠闲地四处游览的时候,一条服务交通生活的空中彩桥孕育萌发生长壮大.1998年五月的第一个清晨,福州南门,在一个看得见朝霞的直播间里,FM100.7福建交通广播(音乐交通频道)的缔造者们捧出了第一条路况信息交通天气,献出了专业交通广播的第一声.  相似文献   
152.
DAT-IA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爽  华涛  周启星 《环境科学》2009,30(2):391-395
采用常规水质指标检测和种子发芽及根伸长抑制的陆生生态毒理方法,评价了DAT-IAT工艺处理过程中各工艺阶段污水的生态风险.常规水质指标检测结果显示,COD和SS可以达标排放,而氮的形态由进水时的NH+4-N转变为DAT、出水中的NO-3-N,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从污水中去除,虽然达到了设计的NH+4-N去除要求,可以达标排放,但是并未降低受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生态风险.生态毒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进水、DAT、出水各阶段污水中COD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半数抑制浓度逐渐降低,分别为249.3、 165.3和161.2 mg·L-1;对小麦根伸长的半数抑制浓度也逐渐降低,分别为257.6、 154.0和142.1 mg·L-1,表明DAT-IAT工艺处理过程中污水的生态毒性变化趋势为逐渐增大,处理后的出水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有进一步进行生态风险调控的必要性.在相同水质条件下,小麦根伸长抑制率比小麦种子发芽抑制率更显著,可以把小麦根伸长作为评价污水处理生态风险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3.
为探索酸雨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影响,采用pH2.0,2.5,4.0模拟酸雨处理大豆(台湾292)种子,研究不同强度酸雨胁迫对大豆种子呼吸速率,CAT活性,线粒体蛋白与ATP含量及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酸雨胁迫强度增加(pH≤2.5),上述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高强度酸雨(pH为2.0)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的影响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54.
春暖花开的3月,也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在北京市不少中小学的校园里,都很用心地为学生专门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在这些种植园里,学生们不但当起了"园主",还搞起了植物科研。更有趣的是,他们还品尝到了自己亲自种植出来的瓜果蔬菜,小番茄、大白菜、小辣椒……校园种植园成了学生们的成长乐园。这不,春天一到,他们又开始为自己忙碌开了。屋顶种植园在东四九条小学,教学楼屋顶的绿色种植园是学生们的一处乐园。曾经,这里是一片光秃秃的屋  相似文献   
155.
牧草种子在萌发和幼苗生长期对逆境的适应能力是决定干旱区草地种群分布及延续的关键因素,对牧草种子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补播、人工草地建植和矿山植被恢复进行水分调控及苗期养护等提供支持。采用不同渗透势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梯度(0~-1.2 MPa)模拟干旱条件,选择鄂尔多斯干旱草原区补播或建植常用的4种豆科牧草: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suavelens Ledeb.)、内蒙准格尔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Neimeng Zhungeer)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cv.Shadawang),研究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对模拟干旱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轻微干旱(-0.05~-0.2 MPa)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除内蒙准格尔苜蓿外,干旱均促进其他3种牧草幼根生长及根苗比的增加;中度干旱条件下(-0.4~-0.6 MPa),狭叶锦鸡儿和沙打旺种子的相对活力指数较高,但前者的萌发抗旱指数最差;在重度干旱条件(≤-0.8 MPa)下,内蒙准格尔苜蓿萌发期各指标相对值均最高。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4种牧草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排序为:内蒙准格尔苜蓿沙打旺黄花草木樨狭叶锦鸡儿。幼苗生长期:黄花草木樨内蒙准格尔苜蓿狭叶锦鸡儿沙打旺。总体评价为:黄花草木樨内蒙准格尔苜蓿沙打旺狭叶锦鸡儿。  相似文献   
156.
将制浆造纸废液中的木质素磺酸盐经过化学改性制备成生物质固沙材料BSSM-LS,可达到治理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和防风固沙、抑尘等多重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为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必须关注其环境生物效应。文章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白菜和高羊茅草进行了种子萌发的试验,结果表明,BSSM-LS对植物生长无有害影响,反而由于补充了氮,对种子的萌发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随后进行的BSSM-LS与白腐菌及其酶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BSSM-LS对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无有害影响,对漆酶无抑制作用。在自然条件下,BSSM-LS生物降解仍需要较长时间,接种白腐菌后可加速其降解过程;在漆酶作用下BSSM-LS可发生一定程度降解,表现为分子量减少,磺酸基含量下降,共轭羰基和醌型结构增加,有利于BSSM-LS的腐殖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7.
为探索酸化土壤与镉对大豆萌发种子抗氧化保护酶的复合影响,采用种子常规萌发试验的方法,模拟pH=5.93和pH=2.5的酸化土壤,并用0.182 mg·L-1和20 mg·L-1的Cd2+处理大豆种子,测定不同酸化土壤及镉浓度胁迫对大豆萌发种子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酸化土壤(pH=5.93)或低质量浓度镉(0.182 mg·L-1)可激活POD与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及质膜透性,且与胁时相关;复合处理上述效应更显著,但随胁时延长4指标变幅加大,膜系统恢复时间推后.重度酸化土壤(pH=2.5)与高质量浓度镉(20 mg·L-1)胁迫下的POD与CAT活性随胁时延长而降低,MDA含量及质膜透性则随胁时延长而升高;低-高、高-高复合处理时,4指标随胁时延长变幅更大,7 d时偏离CK更显著,且CAT、MDA和质膜透性峰值推后.由此可见,酸化土壤与镉复合污染可加剧对种子萌发的伤害,二者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8.
从麻疯树胚乳中提取总RNA的快速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麻疯树胚乳为材料,建立了一种适合于提取富含油脂、蛋白及多酚、多糖等次生物质的植物总RNA的方法.其中,提取液Ⅰ在1.5%SDS和400 mmol/L NaCl盐溶液条件下能快速有效破壁,酸酚/氯仿促进了细胞裂解以及油脂、蛋白的分离.而基于异硫氧酸胍法的提取液Ⅱ进一步强烈抑制Rnase的活性,确保RNA不被降解,并以5 mol/L高浓度NaCl溶液除去植物组织提取液中的多糖、多酚等次生物质,得到质量较好的总RNA样品.  相似文献   
159.
土壤柴油污染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单一外源环境因子污染水平为主要调控因子 ,室内盆载试验观察不同土壤柴油污染浓度控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与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紫花苜蓿种子发芽抑制率与土壤柴油污染浓度明显指数线性相关 ,而且发芽之后高浓度处理组幼苗出现黄叶和干枯现象。另外 ,也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0.
生物炭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植物毒理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生物炭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以石英砂+生物炭水浸提液培养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生物炭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剂量(0.0、10.0、20.0、40.0、80.0、160.0 g·kg~(-1))生物炭水浸提液处理下,虽然小麦发芽率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根、芽生长表现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且在160.0 g·kg~(-1)时抑制率最大,分别为18.11%和22.22%。在幼苗的生长期(11 d),高剂量生物炭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160.0 g·kg~(-1)处理下抑制率显著增加至55.59%(P0.05)。此外,当生物炭剂量较低时,小麦幼苗根、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增加;随生物炭剂量的增加,3种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幼苗生长出现生理损伤,表现出明显植物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