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0篇
  免费   575篇
  国内免费   1781篇
安全科学   438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335篇
综合类   4114篇
基础理论   894篇
污染及防治   298篇
评价与监测   328篇
社会与环境   298篇
灾害及防治   280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04篇
  2022年   324篇
  2021年   403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446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90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水生生物对三唑磷的物种敏感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环境中日益严重的有机磷农药污染问题,选择广泛使用的三唑磷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对水生生态系统中不同营养层次生物物种的半数效应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建立了基于对数-逻辑斯蒂分布的水生生物物种敏感度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SSD)模型,并采用概率图和吻合度检验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水生生物对三唑磷的 SSD 服从对数-逻辑斯蒂分布,其参数为 α=-0.4788±0.2381,β=0.7546±0.1078.基于该 SSD 模型,获得三唑磷的 5% 危害浓度(hazardous concentration for 5% of the species, HC5)值为 1.992×10-3 mg/L,并推导出三唑磷的最大浓度基准值(criteria maximum concentration, CMC)值为 9.96×10-4 mg/L.对 HC5、CMC 与单一物种的安全浓度的比较研究指出,基于 SSD 方法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更为严格,也更接近于真实的生态环境.另外,根据渤海莱州湾海域中三唑磷的监测数据,预测了其对物种的潜在影响比例(potentially affected fraction, PAF)为 0.36%,对该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处于较低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972.
为了解HCH在中国近岸海域哺乳动物体内的积累状况,本文用Agilent 6890 N型气相色谱仪、DB-1701型毛细管色谱柱和<'63>Ni放射源微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了中国广东红海湾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鲸体中∑HCH(α-HCH、β-HCH,γ-HCH和δ-HCH)的含量,并分析...  相似文献   
973.
黄海、东海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研究了2007年秋季黄海、东海海域颗粒有机碳(POC)的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OC的浓度为7.25~766.00μg/L,平均浓度为(97.37±86.35)μg/L,其平面分布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近岸POC的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垂直分布呈现除底层外随着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海水中POC浓度与浊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绿素a无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POC主要来自于陆源输入。对不同海区POC的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区由于水深较浅,POC的垂直分布比较均匀,POC周日分布除了受到生物周日活动的影响外还受到潮汐作用的影响。长江口附近海区悬浮颗粒物浓度大小是POC浓度和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垂直分布上表现出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东海陆架区POC的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均受到生物活动和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受黑潮影响的海域POC的浓度都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74.
分析了渤海表层沉积物中壬基酚和双酚A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壬基酚的含量介于(3.16~13.6)×10-9(dw),高值区出现在渤海湾近岸,其次为辽东半岛近岸和莱州湾近岸,其它海区的含量均低于7.50×10-9(dw),且变化幅度较小。渤海沉积物中的双酚A含量普遍较低,介于(ND~1.44)×10-9(dw),高值区出现在辽东湾近岸。壬基酚和双酚A的含量分布受到陆源输入、环流体系及沉积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还讨论了渤海中壬基酚和双酚A的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75.
大亚湾大中型浮游动物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6年7月至2007年l1月在大亚湾四个季节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了大亚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以及环境对其影响.经鉴定共有终生浮游动物105种和阶段性浮游幼虫17个类群.与以往调查资料相比,部分优势种的优势程度顺序发生了改变.由于受到季风、环流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大亚湾...  相似文献   
976.
2006年夏季与冬季和2007年春季与秋季,对珠江口近海海洋大气化学要素进行了现场调查,调查要素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甲基磺酸盐(MSA-),气体(CO2、CH4、NOx、N2O),营养盐(C、N、P、Fe、Na、Ca、Mg),重金属(Cu、Pb、Zn、Ca、Al、F)等19项.结果表明:在珠江口近海大气中,TS...  相似文献   
977.
赵仕兰  赵骞  袁秀堂  丁丽 《海洋环境科学》2011,30(6):780-783,788
2009年4月、8月、11月和12月分别对辽东湾北部海域海水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Pb和Cd进行取样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辽东湾北部海域海水中Pb的季节分布特征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Cd含量随季节变化差别不大.Pb和Cd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为近岸高,离岸低,由近岸向离岸方向递减.辽东湾北部海域水体中Pb...  相似文献   
978.
利用智利地震震源分布确定智利地区主震断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地震来看,智利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强震主要集中在Nazca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之间的俯冲带上,该区也是7级以上大震频发的地区,所以对于该地区的断层结构和震源机制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大地震发生后,大量余震在断层面上发生.因此余震震源位置的空间分布可以较为精确地勾画出断层面的位置.假定地震的发震断层可以用一个平面来模拟...  相似文献   
979.
锑是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的有害微量元素,广泛的存在于环境中.煤炭的开采利用向环境中释放的锑成为煤矿区环境中锑的重要污染源.矿区承载了煤的开采堆放加工等诸多活动.然而锑在煤矿区的分布及其相关的环境效应至今报道较少.本文以安徽淮北芦岭矿区为研究对象.共收集38个表层土壤样和塌陷湖及周边水体水样.通过分析得出:锑在土样中的平均...  相似文献   
980.
我国淡水生物氨氮基准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闫振广  孟伟  刘征涛  余若祯 《环境科学》2011,32(6):1564-1570
主要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结合美国氨氮水质基准数学模型,利用我国水生生物的氨氮毒性数据,对我国淡水生物氨氮基准进行了研究.共搜集了35种淡水生物的氨氮急性毒性数据和7种慢性毒性数据,得出的氨氮水质基准表现为以水体pH值和温度为自变量的函数,在pH 6.5~9.0、温度0~30℃的取值范围内,我国氨氮急性和慢性基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