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73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31.
国家能源局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2009年能源工作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科技进步,加强能源合作,改进能源行业管理,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2.
日前,以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并有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苏州河综合整治建设有限公司等参加的“城市景观水体生物净化关键技术研究与苏州河梦清园示范”科研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员有徐祖信、黄沈发、李小平、徐亚同、徐左正、孙从军、陈漫漫、黄民生、尹海龙、吴建强、谢冰、邵留、傅威、杨青、熊丽君等。  相似文献   
33.
《中国再生资源》2009,(10):41-41
资源循环利用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资源再生》(月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以推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科技进步,加快全国循环经济建设的信息传播为宗旨,重点宣传中国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方针政策,介绍和推广国内外资源再生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介绍期货知识,促进资源再生利用行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贴近企业、贴近读者、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34.
<正>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要素之一,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安全生产事业越来越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安全生产重大问题的根本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支撑和保障作用愈发显现。"十一五"期间,按照《科技部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5.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涉安项目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产学研用结合更加紧密2013年1月18日,中国科技界年度盛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场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体检阅中,有不少与安全生产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科学技术项目,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  相似文献   
36.
巩义市是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和全国财政收入百强县(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制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传统资源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转化,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有力推动了全市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培育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区域创新能力,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47.6%,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4年位居河南省首位,连续8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相似文献   
37.
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是当今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 ,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是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需要研究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涉及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安全及可靠性问题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因此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 ,如何有效地治理危险或危害设施、场所 ,最大限度地扼制并减少伤亡事故 ,是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安全科学技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8.
39.
新中国的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从改善劳动作业环境,加强对劳动者个体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并将在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指导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借此《劳动保护》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回顾过去,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相似文献   
40.
陈伟 《绿叶》2014,(7):26-29
达到环境保护目的的根本方法不是依靠科技进步,而是依靠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工业文明转变到生态文明。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各种制度的建立、经济的转型、生产方式乃至意识层面的转变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国家应加大对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与投入。对《环境保护法》中有关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条文修订的历史分析可以清楚地揭示立法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