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494篇
环保管理   373篇
综合类   1808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141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何湄 《四川环境》2003,22(1):77-78
1 前  言四川广旺能源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广旺集团公司 )是川西北重要能源基地 ,以煤炭、电力、建材、冶炼等为支柱 ,平均每年生产原煤 115万吨 ,产生煤矸石 40万吨 ,发电 1 99亿千瓦小时 ,产生灰渣 14万吨 ,年产水泥 40万吨 ,产生粉尘 15 0 0吨。如何把这些生产过程中废弃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配置和有效的利用 ,解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认真研究、科学规化 ,调整产业结构 ,使产品多元化 ,变废为宝 ,走出了一条具有广旺特色的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之路。2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2 1 煤矸石发电广旺集…  相似文献   
872.
通过分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经验和各地实际,提出了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73.
剩余活性污泥的热化学处理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立峰  吕荣湖 《化工环保》2003,23(3):146-149
介绍了剩余活性污泥各种热化学处理方法:制油、湿式氧化、熔化、气化和制活性炭技术等,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指出污泥低温热解制油技术颇具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74.
用碱渣烧制白色水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贵华 《化工环保》2003,23(3):161-164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X射线衍射等测定手段,分析了碱渣的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以碱渣为主要原料,设计并烧制了一种以阿利尼特矿物为主要组分的白色水泥。研究结果表明,碱渣的主要矿物成分为CaCO3,所得白色水泥可在1250℃烧成,其主要矿物为阿利尼特及少量(CaO)11·(Al2O3)7·CaCl2,水泥具有快硬早强、初凝与终凝时间间隔短的特性。  相似文献   
875.
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废气中的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装置处理含苯废气。对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系统运行参数以及运行安全保障作了具体的叙述。运行实践表明,采用该装置处理含苯废气,苯的吸附效率大于97%,每年可回收苯270t,企业可得净收益58.4万元。  相似文献   
876.
人工湿地生态根孔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人工湿地亚表层介质的堵塞问题一直是湿地系统持续有效运行的障碍,极大地限制了人工湿地技术的大规模工程应用.通过白洋淀自然湿地现场研究,发现由大型水生植物所形成的根孔异常发达,径级不等的死活根孔混合在一起,组成了庞大的湿地根孔网络.人工湿地生态根孔技术通过模拟白洋淀湿地自然的芦苇根孔系统,以人为填埋的植物秸秆作为湿地的填料/介质,有效地改变了土壤亚表层大孔隙结构,为人工湿地建设和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构筑根孔和自然根孔之间的过渡和湿地根孔的不断更新,实现湿地填料/介质的自我更新,克服了一般潜流人工湿地其填料/介质易发生堵塞的缺点.构筑根孔有效填补了人工湿地运行初期大量自然根孔尚未形成的空白期.该技术在小试湿地中获得了成功应用.以玉米秸秆和地肤秸秆作为小试模拟湿地的填埋介质,其填埋量体积比为2%~4%.与未填埋秸秆的基质土壤处理单元相比,填埋秸秆处理单元其导水效率和营养盐去除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填埋秸秆腐烂后形成的构筑根孔其水分侧向入渗率是基质土壤的20倍左右.在中、低营养盐负荷情况下,填埋秸秆处理单元对溶解性总氮(DTN)去除率平均提高4.5%~27.1%;对溶解性总磷(DTP)去除率平均提高7.0%~20.4%.  相似文献   
877.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观念和条件的限制,综合利用程度不高。随着石化资源的日趋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循环经济的追求,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日益成为农业、能源、建材、化工等领域的聚焦点,各种综合利用技术不断被开发并投入产业化。  相似文献   
878.
鲁小娟  田小平  王磊 《化工环保》2019,39(2):196-201
以芦苇、小麦秸秆和竹子为原料,利用回流式炭化工艺制备3种生物炭。比较三者对NH_4~+-N、PO_4~(3-)-P的吸附性能,并对三者吸附性能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炭对PO_4~(3-)-P的吸附效果整体上优于NH_4~+-N,因为3种生物炭的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值和Zeta电位绝对值的水平均较低,不利于阳离子的吸附;竹炭Z-C对NH_4~+-N的吸附效果最佳,6 h去除率为3.59%,低的N含量、pH及Zeta电位绝对值对NH_4~+-N的吸附有利;芦苇炭LW-C中的O更多地与K、Mg等结合,形成能够与PO_4~(3-)反应生成磷酸盐沉淀或者晶体物质的金属氧化物,从而具有最好的PO_4~(3-)-P的吸附效果,6 h时去除率达16.91%。  相似文献   
879.
用钡渣制取硫酸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谢永福  俞文琴 《化工环保》1996,16(4):218-221
用盐酸浸取钡渣,所得的氯化钡溶液再和硫酸反庆,得到硫酸钡沉淀,母液返回去浸取钡渣。浸取钡渣的适宜条件为:浸取时间50min、pH2-3、钡渣粒度120目、浸取温度40-45℃、液固比3:1。  相似文献   
880.
由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8中国秸秆产业峰会,于2018年1月6日在北京新疆大厦盛大召开.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秸秆主产区政府领导、资深媒体记者等重量级嘉宾600余人集聚-堂,共议秸秆产业战略升级和结构优化后的崭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