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5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安全科学   100篇
废物处理   494篇
环保管理   373篇
综合类   1808篇
基础理论   123篇
污染及防治   141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人粪与秸秆产量巨大,但是缺乏有效的处置方式,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为深入研究碳氮比对人粪与秸秆混合厌氧发酵实验的影响,该文采用人粪分别与沼液浸泡过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在碳氮比为20/1、25/1及30/1三个梯度下进行混合厌氧发酵实验,分析了实验过程中产气量以及沼液的p H、NH4+-N、VFAs以及COD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实验组各指标变化趋势类似,产气性能方面,碳氮比为20/1的实验组产气量较优,人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比人粪与小麦秸秆混合发酵更优;发酵料液特性方面,碳氮比为20/1的实验组发酵料液指标变化较为温和,发酵过程更稳定,缓冲能力较高,人粪与小麦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的实验组比人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更具有缓冲能力,发酵过程更稳定。碳氮比为20/1更适宜人粪与秸秆进行混合厌氧发酵实验。  相似文献   
892.
碱性蚀刻废液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含铜蚀刻废液回收铜的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 研究了沉淀母液中残余铜的除去方法,使之再生,可回用于碱性蚀刻液的生产.碱性蚀刻废液的综合利用对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3.
改性玉米秸秆吸附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不同投加量(改性玉米秸秆)、温度及pH条件下,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吸附作用,并利用等温曲线及吸附动力学方程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在吸附剂用量0.4g,温度30℃,振荡时间30min,pH值7的条件下,对水体中四环素浓度为50.136mg/L的吸附率可达93.4%。四环素废水吸附均符合Langmuir及Freundlich等温模式。但Langmuir方程拟合得较好,Elovich方程能更好地拟舍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吸附动力学曲线。  相似文献   
894.
含油浮渣是含油污水处理的末端废弃物,产生于处理工艺中的气浮单元,属于含油固体废弃物.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的处理工艺,大部分采用堆储方式处理.以含油浮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油浮渣理化性质的研究,提出了以反絮凝为技术核心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反絮凝可完全破坏浮化絮凝团的结构,从根本上改变浮渣的流动性,浮渣的脱水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借鉴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技术成果,对油渣无害化处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为油渣的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95.
通过对宝清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与其取得的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得出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秸秆综合利用5项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896.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9,19(4):21-21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通俗地讲,清洁生产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末端,而是将节能减排的压力消解在生产全过程。  相似文献   
897.
精对苯二甲酸残渣资源化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环保产业》2009,(4):62-62
由江苏福昌环保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精对苯二甲酸残渣资源化处理技术,适用于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装置薄膜蒸发器残渣无污染处理与PTA残渣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98.
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昕 《青海环境》2009,19(1):34-39
目前许多工业生产废气中都含有高浓度二氧化碳,排到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又浪费了宝贵的碳资源,其带来的“温室效应”给人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文章阐述了二氧化碳回收方法的原理及工艺特点,分析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及适应性,为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提供了技术依据,并指出了二氧化碳的应用范围和前景。  相似文献   
899.
废弃中密度纤维板制备活性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酸为活化剂、废弃中密度板木粉为原料制备活性炭(AC),采用正交实验得出制备AC的最佳工艺条件:磷酸质量浓度为813.43 g/L,浸渍比(木粉与磷酸的质量比)为4.5:1,浸渍时间为12 h,活化温度为500 ℃,活化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AC得率为40.67%,碘吸附值为934.56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72.5 mg/g,焦糖脱色率为100%.采用3 g AC处理150 mL实际水样,COD去除率为84.50%,NH_3-N去除率为61.70%,色度去除率为86.88%,浊度去除率为82.80%,悬浮物去除率为80.98%.  相似文献   
900.
利用多晶硅生产废物制备偏硅酸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多晶硅生产废物制备偏硅酸钠.将多晶硅生产废物水解生成偏硅酸沉淀,水解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下,水与多晶硅生产废物质量比10~12为宜,溶液pH应控制在2.0~2.5.向偏硅酸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5%的NaOH溶液制备偏硅酸钠,pH控制在12.5,降温速率控制在1.0℃/min.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偏硅酸钠完全符合HG/T2568-94<工业偏硅酸钠化工行业标准>的优等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