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化工产业园区化是政府合理规范化工园区且将化工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关停并搬迁至化工园区内的产业集聚化,是解决目前中国化工产业安全事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之一。中国化工产业园区化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刻画了化工园区、化工产品、化工园区管委会、企业和公众四个核心子系统的关联,在此基础上,中国化工产业园区化的博弈模型将参与者简化为政府(包括化工园区管委会)、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和公众(化工生产企业现址影响半径内的居民群体),并分别构建了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模型与公众参与下的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模型。根据模型推论,此两类情景博弈的纳什均衡都可以为(政府行政政策,企业按期搬迁入园)或(政府经济政策,企业按期搬迁入园)。中国化工产业园区化的驱动机制,是在作为外在驱动主体的政府和公众的引导和监督下,作为内在驱动主体的化工生产企业,在各驱动因素的协同作用下,实现其"按期搬迁入园"的机制。进而得出化工生产企业与化工园区"按期匹配搬迁入园"、提升化工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差异化地一企一策及建立公众和企业与政府的三方对话机制的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2.
针对库区移民的水质满意度问题,应用有序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基于满意度感知理论,构建了库区移民水质感知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情况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最高教育水平、水源、庄稼种类、日常污水去向、周期性淹没意向等要素对移民水质感知具有显著影响;(2) 上游移民相较于中下游移民对于未来水质政策更乐观;(3)随着教育水平提高,移民对未来预期更加理性;(4) 日常污水去向要素对移民的水质感知存在空间异质影响,使用明渠的群众更倾向于认为水质将会变好;(5) 移民生活用水来源获取越难,对水质变化感知越差;(6)种植主粮作物的移民,对未来的水质预期更好。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能够提升移民满意度  相似文献   
83.
在当地官员看来,致使72人失踪的重庆武隆县铁矿乡山体垮塌事件属"超出预料的偶发事件". 据乡政府一位官员介绍,鸡尾山每到雨季都会落石头.专家鉴定后,将其危险程度定量为10万m3危岩体量--即使发生岩石掉落,最多只会达到10万m3的体积.遂于2005年将危险范围内的乡政府以及部分居民搬迁,未牵涉范围的村民未予迁移.  相似文献   
84.
由于我国企业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城市化进程的大力发展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的进步,导致一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与周边社区的安全防护距离已经不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2007年,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委托,开展了关于全国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状况的调查。  相似文献   
85.
基于移民 产业 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引入共生理论,分析其在流域综合规划研究中的适用性。以金沙江中游优势产业与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为实证,建构了其应用分析框架:(1)建构了以系统论、共生理论和人本主义为哲学方法论,以共生型流域规划的科学思维、制定共生型流域规划的工作方法为科学层次基本方法,以共生型流域规划的基本思路、技术程序及其中关键步骤所采用的具体方法等为实践层次的具体方法的"移民 优势产业 环境"共生型流域规划的方法体系;(2)论证了共生理论应用分析的重点内容及其具体化方法,并阐述了共生型流域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家庭生活安置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回溯性的调查资料来研究已经搬迁的城镇移民家庭在搬迁后的生活安置现状,分析城镇移民家庭的生活安置适应性。在评价方法上首先是对比城镇移民家庭搬迁前后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的变化,再分析移民各个分项满意程度,最后将所提取的因子得分值作为自变量,总体“生活安置满意度”作为因变量,对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移民安置过程中哪些方面的满意度会影响到城镇移民对总体安置满意度的判断。研究发现城镇移民家庭的生活居住条件良好。搬迁后,城镇移民家庭的生活和居住条件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住房面积增大,房屋居住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城镇移民家庭医疗保险享有率很高,但养老保险的享有率不容乐观,城镇移民家庭的养老保障仍有待提高。城镇移民生活安置满意度随着社区满意度和居住满意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87.
气候风险视域下气候移民的迁移机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总体背景下,全球变暖、冰川融化等渐变缓发性气候风险与干旱、洪涝等极端突变灾害性气候风险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增大,其不利影响所导致的现实或潜在的大量气候移民已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对历史时期、工业革命以来,气候变化导致气候风险加剧、气候灾害频发突发与环境变迁相互作用,导致的人口迁移、人口分布变化和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变更的机理逻辑展开分析。以把握现阶段气候移民数量不断攀升、波及区域持续扩大、临时性迁移向永久性移民持续演变、多种因素叠加交织下气候移民问题日趋复杂化的演变发展态势。并针对气候移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需制定国际气候移民法、加强国际合作、致力减缓与主动适应并举、在国际社会建立应对政策与治理机制和管理机构、降低气候移民的社会脆弱性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有效破解气候移民难题,化解气候移民面临的各种社会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做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8.
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地对我国现有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防护距离不足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作实施的基本原则,探讨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范围的确定、厂址的解决、资金的分配、政策的制定和长效机制的建立等问题。建议搬迁企业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搬迁中提高技术含量和社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针对我国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特点提出了一套搬迁方案和步骤。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各地政府指导当地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科学规划,对待搬迁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实现安全有效搬迁及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9.
在这个跨边境恐怖主义活动和非法移民问题多发的年代,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在寻找有效保护边境的方法.因此,如何保护被视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周界防护系统国境线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90.
我国第二大草原、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正面临变“秃”的危险。为了拯救这个美丽的草原,一项“人畜下山来,绿色留高原”生态移民工程正在新疆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