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233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作物根际沉积碳输入而引起的根际激发效应,对农田土壤碳排放通量和碳平衡起到关键的调控作用.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由于频繁的干湿交替,土壤CO2 和CH4 排放以及根际激发效应明显有别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因此,明确稻田生态系统干湿交替过程中水稻根际激发效应的方向与强度,对于减缓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13C-C...  相似文献   
62.
生物炭施用量对紫色水稻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为探究生物炭施用量对紫色水稻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施肥对照(CK)、常规施肥(NPK)、10 t·hm-2生物炭+NPK(LBC)、20 t·hm-2生物炭+NPK(MBC)、40 t·hm~(-2)生物炭+NPK(HBC)这5种处理下温室气体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1)生物炭施用显著降低了土壤CH_4排放通量,其排放通量大小顺序为:NPKCKLBCMBCHBC,各处理CH_4排放通量均呈单峰型曲线,峰值主要集中在水稻的生长后期,整个观测期CH_4的排放通量在-0.05~47.34 mg·( m~2·h)~(-1)之间;各处理CO_2排放通量变化较复杂,介于32.95~1 350.88mg·( m~2·h)~(-1)之间,除LBC和MBC处理呈双峰型曲线外,其余处理均呈单峰型,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处理均延后了CO_2排放通量峰值出现的时间;N_2O的排放通量在-309.39~895.48μg·( m~2·h)~(-1)之间,除LBC处理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外,其余处理均呈单峰型曲线;(2)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均可显著降低CH_4的累积排放量,而促进了CO_2和N_2O累积排放量,CH_4、CO_2和N_2O的平均累积排放量从大到小分别为CKLBCMBCHBC处理、LBCMBCHBCCK处理和HBCMBC≈LBCCK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用量生物炭添加均可显著降低CH_4和CO_2的排放,且生物炭添加量越多,对CH_4和CO_2排放的减缓作用越明显,但是对N_2O排放的抑制作用尚不明显;(3)在100 a时间尺度上各生物炭处理可显著降低温室气体的综合增温潜势,表明生物炭配施化肥是一种有效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63.
程萌  马俊杰  刘丹  薛璐  吴宁  胡芊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6):2390-2401
为研究CO2地质封存过程中CO2泄漏对水稻及稻田土壤的风险影响,利用CO2模拟泄漏平台,研究了不同CO2泄漏速率下水稻生长、稻田土壤性质与土壤细菌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CO2泄漏速率的增加,稻田土壤pH显著降低,电导率显著增加,水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稻田土壤细菌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有增加,均匀度指数有所降低.CO2泄漏显著改变了稻田土壤细菌组成,稻田土壤的优势菌门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与绿弯菌门的相对丰度总体降低,而酸杆菌门与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总体升高;稻田土壤优势菌属中RB41、MND1、厌氧粘菌属及鞘脂单胞菌属的丰度总体升高,而硝化螺旋菌属的丰度总体降低;稀有细菌中CO2泄漏下全部出现的有粘胶球形菌门、柔膜菌门及双头菌属、硫杆菌属,CO2泄漏后全部消亡的为假单胞菌属.建议将变形菌门的减少和酸杆菌门的增加,以及RB41、MND1及厌氧粘菌属的增加作为稻田土壤CO2泄漏监测的推荐指标.  相似文献   
64.
陈凯鹏  韦菊娴  陈丹  王聪  沈健林  李勇  吴金水 《环境科学》2022,43(10):4725-4734
基于3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双季稻田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后第3 a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属性和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设置了3种施肥模式:常规施化肥(CF)、化肥减量配施3 t ·hm-2干重秸秆(CFLS)和化肥减量配施6 t ·hm-2干重秸秆(CFHS).结果表明,在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后第3 a,CFLS和CFHS在没有显著减少水稻籽粒产量(P>0.05)的情况下显著中和土壤酸化并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可溶性有机碳和有机碳含量(P<0.05),同时显著减少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P<0.05),更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与CF处理相比,CFLS和CFHS的天然固氮功能群由于土壤碳储量增加和酸化程度降低等条件的改善而增加了Shannon、PD和Evenness指数(P<0.05).化肥减量配施秸秆使Ferrigenium、硫氧化菌属(Sulfurivermis)、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Methylovulum、外硫红螺菌属(Ectothiorhodospira)和念珠藻属(Nostoc)等固氮、固碳和植物促生功能微生物类群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化肥减量配施3 t ·hm-2和6 t ·hm-2秸秆是改善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提高土壤固氮潜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5.
试验研究表明,当早稻收获时间作晚稻才开始幼穗分化,即适宜早、晚稻出穗开花之间有60多天的时间,种植双杂间作稻就可获得好的收成,效果、效益都很显著。1992年用D 优287间汕优63,在达县永进乡的示范田中个别田块产量已达15t/ha,而盆地丘陵区适宜早、晚稻出穗开花之间的时间多数地区不到70天,种植双杂连作稻有困难。且双杂间作稻在抗灾增产,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提高稻田复种等方面优于双杂连作稻。因此,四川盆地丘陵区的中稻→冬水田在耕作改制中发展部分双杂间作稻是恰当的,其范围在巴中、盐亭、简阳一线以南海拔400m 以下的广大丘陵区。  相似文献   
66.
氮肥水平对不同土壤CH4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鉴于氮肥施用对农田CH4排放的影响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室外盆栽试验于2002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实施.选取3个供试土壤,各土壤设置对照和低、中、高3个不同氮肥水平,施入尿素量分别为0 g/盆钵(对照) ,0.64g/盆钵,(低氮水平) ,1.28g/盆钵(中氮水平) ,1.93g/盆钵(高氮水平) .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季,不同氮肥(尿素)施用量对稻田土壤CH4排放影响表现为不同土壤之间,及不同氮肥水平之间CH4排放均存在显著差异.无氮肥施入的情况下,3种土壤的CH4季节性累积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6.7g/m2,12.6g/m2 和8.3g/m2.施加氮肥后,3种土壤的CH4排放量随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均表现为降低趋势,不同土壤CH4排放量存在差异,土壤背景氮含量最高的F(江苏溧水)土壤的CH4排放都比相应氮肥水平下的G(江苏涟水)和H(江苏农科院)土壤的CH4排放低1倍左右.更进一步发现从低氮到中氮水平,3种土壤CH4排放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降低幅度最大,而此时各土壤的NH4-N含量随氮肥用量增加明显提高,推断造成CH4排放降低的主要可能原因是各土壤的氨态氮含量的增加所致.从中氮到高氮水平3种土壤的CH4排放量的变化不尽相同,G和H土壤的CH4排放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而F土壤在中氮和高氮水平下的CH4排放量没有明显变化,值分别为30g/m2.  相似文献   
67.
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种植不同作物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重要温室气体,农田是大气CH4和N2O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农业措施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休闲为对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种植紫云英、黑麦草、冬小麦以及油菜等4种作物对稻田旱作季CH4和N2O排放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CH4排放通量较低,而N2O排放较为明显。稻田旱作季CH4平均排放通量表现为油菜黑麦草冬小麦紫云英休闲,依次为8.96、7.19、6.94、6.52和6.02μg·m-2·h-1,季节N2O平均排放通量的顺序是油菜(61.1μg·m-2·h-1)冬小麦(52.5μg·m-2·h-1)黑麦草(34.0μg·m-2·h-1)休闲(15.3μg·m-2·h-1)紫云英(13.6μg·m-2·h-1)。稻田旱作季种植不同作物对CH4和N2O季节总排放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H4和N2O季节总排放量均以种植油菜为最大,分别达到43.2和294.7 mg·m-2,比对照休闲增加49%和299%。种植油菜、冬小麦和黑麦草较对照休闲显著增加稻田旱作季总增温潜势(P0.05),紫云英和休闲处理间总增温潜势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种植油菜、冬小麦和黑麦草等作物由于氮肥的施用增加了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68.
典型灌区稻田多氯联苯残留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娟  赵振华  江莹  刘月利 《生态环境》2010,19(8):1979-1982
以南方典型小灌区的两块稻田为试验小区,采用GC-ECD对其田间水体和土壤中EPA优控14种多氯联苯(PCBs)进行了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4种PCBs同系物有不同程度检出,优势残留物主要以3氯和5氯取代PCBs为主,水和土壤占PCBs总量的88.24%、90.13%。水中∑PCBs质量浓度为24.09~310.34ng·L^-1,其中地表水均值为245.84ng·L^-1,地下水均值为96.46ng·L^-1;土壤中∑PCBs质量分数为10.01~54.63ng·g^-1,均值为33.92ng·g^-1。稻田地表水中的PCBs质量浓度远高于地下水,垂向迁移明显但速度较慢;稻田地表及地下水中PCBs质量浓度有随时间衰减的趋势,可能与水稻的生育周期有关;淹灌处理稻田PCBs质量分数高于节水灌溉。研究区毒性当量TEQ在2.65×10^-2~7.54×10^-2pg·g^-1之间,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地表及地下水均遭到污染,再加上PCBs具有生态累积效应,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9.
施肥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引起太阳辐射加强,导致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农田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讨不同氮肥类型与施氮水平对华南稻田甲烷(CH4)与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以N计)为U6(90 kg·hm-2),U10(150 kg·hm-2),U12(180 kg·hm-2),SR10(150 kg·hm-2,缓释肥),CR10(150 kg·hm-2,控释肥)。各处理磷钾肥用量一致,分别为45 kg·hm-2(以P2O5计)和127.5 kg·hm-2(以K2O计)。研究结果表明:稻田CH4与N2O排放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晚稻CH4排放呈单峰型,其峰值出现在水稻移栽后16~23 d,N2O排放并未出现明显的排放峰。CH4累积排放主要发生在返青-分蘖初期和分蘖盛期-幼穗分化期两个时段,而N2O的累积排放主要集中在灌浆-成熟期(U6处理除外)。不同氮肥类型处理CH4季节排放总量与平均排放量表现为:处理SR10〉处理U10〉处理CR10,其中,控释肥处理甲烷排放总量较常规尿素处理减少了11.3%;而N2O季节排放总量与平均排放量表现为:处理CR10〉处理U10〉处理SR10。综上,初步认为氮肥的施用能够促进CH4与N2O的释放,缓释肥处理能有效减少稻田N2O的排放,而控释尿素处理能明显降低稻田CH4气体的排放,且稻田CH4与N2O的排放存在一定的互为消长关系,因此如何平衡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释放,使稻田增温潜势最小化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0.
耕种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稻田2种土壤耕作强度(深翻耕和浅旋耕)和3种水稻栽培方式(直播、抛秧和插秧)下的CH4排放规律,以探讨稻田土壤耕作强度和水稻栽培方式对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水稻栽培方式下,深翻耕和浅旋耕稻田CH4排放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土壤耕作强度对稻田CH4季节排放总量的影响受水稻栽培方式的制约:抛秧方式下,浅旋耕与深翻耕处理相比,稻田CH4排放量减少31.37%(P0.05);而直播和插秧方式下,2者CH4季节排放总量相当。水稻栽培方式显著影响稻田CH4排放季节变化规律:直播稻田CH4排放大致呈现"双峰型"模式,且水稻生育前期CH4排放水平较低;而移栽稻田(抛秧和插秧)CH4排放大致呈现"三峰型"模式,且水稻生育前期CH4排放水平较高。与深翻耕抛秧相比,深翻耕直播和深翻耕插秧稻田CH4排放分别减少23.31%和42.51%;而浅旋耕方式下,3种水稻栽培处理CH4季节排放总量相当。降低土壤耕作强度,以浅旋耕代替深翻耕,可以减少耕作对土壤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稻田CH4排放。与水稻移栽相比,水稻直播能够显著降低水稻生育前期CH4排放,具有一定的CH4减排潜力,但仍需加强中后期田间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