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5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76篇
综合类   404篇
基础理论   46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不同施氮处理下旱作农田土壤CH_4、N_2O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托甘肃农业大学布设在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长期施氮定位实验,对不同施氮农田CH4和N2O气体通量,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小麦生育期的连续观测,并对影响通量变化的环境因子同期观测.结果表明:5个施氮处理下(0、52.5、105、157.5、210 kg·hm-2),旱作农田土壤在小麦全生育期内表现为CH4累积通量的汇和N2O累积通量的源;且不施氮处理时,CH4累积吸收通量最大;施氮量为210 kg·hm-2时,土壤CH4的累积吸收通量所受抑制最大,即土壤CH4累积吸收通量随施氮量升高而降低.相反,不施氮处理时,土壤N2O的累积排放通量最小,施氮量为210 kg·hm-2时,土壤N2O的累积排放通量最大,土壤N2O累积排放通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综合分析,施氮量增大会抑制全生育期旱作春小麦田土壤CH4吸收通量,提高土壤N2O的排放通量.因此,合理控制施氮量有利于生育期旱作农田土壤减排.CH4平均吸收通量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土壤水分的升高而升高;相反,N2O平均排放通量随土壤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随土壤水分的升高而降低.5~10 cm层次的土壤温度与CH4平均吸收通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与N2O平均排放通量呈显著正相关.5~10 cm层次的土壤水分与CH4平均吸收通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与N2O平均排放通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2.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172-178
浙江龙游溪口大型硫铁矿田位于江山—绍兴拼合带南东侧,余姚—丽水深大断裂北西侧,由牛角湾、溪口、灵山等数个大中型矿床组成,是浙江省岩浆热液型硫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赋存在沐尘岩体(石英二长岩)内外接触带中,呈密集脉状产出,受北北东向、北东向及帚状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形成于晚白垩世,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部分来自八都岩群堑头岩组变质岩,属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在系统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矿床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运用矿床综合模型地质信息预测法圈定最小预测区,并用地质体积法估算溪口地区潜在资源量。定量预测结果表明,矿床外围及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3.
针对某污水厂出水不达标的情况,本研究采用臭氧(O3)和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其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当采用两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时,出水COD在31~46 mg/L,色度在13~29倍,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最佳运行条件下,臭氧氧化使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 000的有机物含量减少10%,小于1 000的有机物含量增加14%.曝气生物滤池工艺使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的有机物含量降低了24%.  相似文献   
54.
王刚  沃玉报  毛劲乔  肖洋  彭吉荣 《环境工程》2022,40(1):117-122+160
为探究典型城市闸控河流水质时空分布规律性差异,提供城市闸控河流水生态保护与精准调控依据,将两步聚类法应用于秦淮河南京段水质时空变异特征研究中。结果表明:近年来秦淮河南京段以氮、磷污染为主,且水质情况可分为3类(类型1-较优水质、类型2-中等水质、类型3-较劣水质);在空间分布上,河流流向与水质变化趋势存在密切关系,除入江口处断面,从上游至下游类型3水体的多年平均占比从15%增加至38%,水质污染程度逐渐增加;在时间分布上,年际间的类型3水体占比从31%(2008年)逐年降至1%(2015年),水质持续改善,且年内水质在夏秋季节较好。为改善城市闸控河段水质,可在保证城内河道不发生内涝的前提下增加入江口处闸门开启频次,同时加强冬春季节引调水力度。  相似文献   
55.
黄河金岸     
正那天,站在吴忠市被誉为黄河金岸的河堤公路——滨河大道上,左手是连片标准的网球场、足球场,右手是黄河。然而,这里的黄河河段既看不到冰凌,也看不到裹挟着黄土高原泥沙的浊流,河水很清,水流平缓。我想,也许是冬末初春,黄河源头的雪山还没有融雪,流量未增的缘故。当然,更有黄河上游龙羊峡、李家  相似文献   
56.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创造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以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长远目标。本文综合两型社会的特征以及发展现状,分析两型社会对我国坚持"以人文本"的发展方针的重要性,旨在于得出建设两型社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江西相山铀矿田邹—石断裂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石断裂分布在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前人认为是一条重要的成矿构造。本次研究发现矿体并不产于邹—石断裂本身,断裂没有控制矿体几何形态,不是矿质直接充填或交代的地质构造单元,不具成矿构造的特点。由于邹—石断裂在地形上呈现线性沟谷,遥感影像图上呈现清晰的线性影像,切错了花岗斑岩。构造岩主要是围岩的破碎角砾、构造透镜体和断层泥,以脆性变形为主,温热水与之关系密切,故认为,邹—石断裂具有新构造活动的踪迹,可能形成于新近纪—第四纪,属矿后构造。  相似文献   
58.
59.
王宇杰  张铁军 《青海环境》2023,(2):62-66+75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态层面的理论表述。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做到“两个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破除了西方唯“人类中心主义”至上的思想,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永续发展,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两个结合”的融会贯通和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60.
"三练、二导、一小结"课堂教学模式(简称"三、二、一"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其内涵是:"三"指的是"三练",即课前练、课中练、课尾练,每"练"用时约五分钟;"二"指的是"二导",即课堂导入和新知导入;"一"指的是"一结",即课末的小结。"三练"与"一小结"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其可操作性强;"二导"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分水岭,属建构主义和情景教学研究范畴,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