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77篇
综合类   403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71.
介绍小四轮拖拉机 4J× 13轮辋的滚辋缩减工艺及模具设计 ,该工艺经两次滚辋成形 ,效果很好 ,既节约设备又大幅度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672.
金山金矿田岩石遭受了三期不同性质的构造变形,这三期构造变形对金矿体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第二期早期韧性剪切变形阶段形成了矿田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金山-西蒋韧性剪切带),晚期脆性剪切变形阶段金矿体在动性剪切带中定位。本文通过高温三轴应力实验,对不同岩性的岩石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的构近变形机制.和同种岩性的岩石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构造变形机制进行了模拟,为金山金矿田成矿提供了实验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673.
江汉平原渍害田热力学特性及其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渍害田的温度,热惯量等热力学特性,根据江汉平原的实测资料,给出了渍害田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热惯量的两种计算模型,探讨了渍害田光谱特性与卫星接收到的辐射量之间的关系,论证了用遥感方法研究渍害田的可能性,并指出了实现这种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74.
氧化还原电位在两相厌氧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在污水生化处理中较早研究氧化还原电位以作为监测指标的是活性污泥法。在40年代就发现,污水的氧化还原电位与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有关,但并未作为运行控制参数来推广应用。到50年代末,一些研究者对污泥厌氧消化的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Dirasian和Molof在研究污泥厌氧消化时发现,氧化还原电位随挥发酸浓度、产气率的增大而增大。Blanc和Molof在以乙酸和丁酸为为质的厌氧消化中发现,当氧化还原电位Ec在-495——555mV时可观察到产气,他们还发现,毒性离子浓度的增大、进水负荷的升高,都会增加反应器出水的电位值。Laquidara对厌氧回转式生物接触器的研究表明,挥发酸浓度越低,电位值越负.且Ee<-190mV时厌氧反应器运行较稳  相似文献   
675.
铜、硒、锰、镍和钒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粉煤灰中铜、硒、镍和钒的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田中各楔应元素的含量,但掺施粉煤矿并没有引起施灰土壤及所产蔬菜中各元素含量的明显变化。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及食品、卫生标准的限值相比,施灰土壤及所产蔬菜中铜、硒、锰、镍和钒的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相似文献   
676.
采用两段中温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甲醇废水 ,结果表明 ,当系统CODCr容积负荷高达 2 6 8kg m3·d时 ,CODCr去除率维持在 90 %以上 ,两反应器运行稳定 ,抗冲击能力强 ;继续提高负荷 ,甲醇转化为乙酸的途径将逐渐取代甲醇直接生成甲烷的途径 ,两反应器中有机酸浓度逐渐升高 ,pH值逐渐降低。正常运行过程中 ,一段、二段UASB反应器的pH值分别在 4 9~ 5 8、5 5~ 6 2之间 ,碱度分别在 90~ 2 3 0mg L、110~ 3 0 0mg L之间 ,ORP分别在 - 3 10~ - 2 2 0mV、- 3 90~ - 2 90mV之间。本系统主要生态因子的变化范围与处理其他废水的两段厌氧系统有很大的差异性 ,这是由甲醇废水本身的简单性、易降解性等决定的  相似文献   
677.
形稳阳极电解处理有机废水机理及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对形稳阳极电解催化降解有机废水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表明在电解过程中能够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HO@自由基,可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即有机污染物以间接氧化的方式降解,这是电解催化氧化技术的主要机理.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其过程基本符合两步一级模型,并得到了水杨酸降解过程中的两步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678.
水分管理与秸秆施用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2000年6~10月在南京近郊江宁区实施大田试验.主要研究了水稻生长季常规灌溉和连续淹水条件下有机质(小麦秸杆)不同施用量(0,2.25,4.5t/hm2)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淹水条件下,CH4排放量与秸杆施用量成正比,N2O排放与秸杆施用量成反比.烤田的N2O的排放量在施用2.25t/hm2秸杆与对照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施用4.5t/hm2秸杆处理其N2O的排放量仅为对照或施用2.25t/hm2秸杆处理下的13%左右.综合考虑水稻生长季CH4和N2O排放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在增加有机质的施用量(如按4.5t/hm2施用量秸杆还田)的情况下,烤田的GWP只占连续淹水处理的60%,是减少稻田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79.
基于野外调研 ,对赤峰红花沟金矿田的控矿构造及其矿体、岩体与地层之间的地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提出金矿化发生在燕山早期 ,对燕山早期岩石化学与矿石氢氧同位素进行系统分析 ,得出本区矿床成因为重熔型成因 ,其成矿热液为原生岩浆水 ,后期有少量的大气降水加入。  相似文献   
680.
喷雾脱硫时拐形流道内烟气与水雾间传热传质过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在冷态的基础上 ,就单拐形流道内烟气与水雾间传热传质过程进行理论及实验研究。理论上考虑了水雾相的作用 ,提出了对烟气动量方程的修正模型。对拐形流道内烟气单相传热与流动 ,采用K ε湍流模型。两相流动采用两相分离流模型 ,由Lagrange方法求解 ;实验中 ,通过调节多种工况参数 ,结合理论计算最终得出了对烟气脱硫及分离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