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9篇 |
免费 | 88篇 |
国内免费 | 16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9篇 |
废物处理 | 10篇 |
环保管理 | 270篇 |
综合类 | 1116篇 |
基础理论 | 50篇 |
污染及防治 | 51篇 |
评价与监测 | 305篇 |
社会与环境 | 18篇 |
灾害及防治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82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62篇 |
2016年 | 76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198篇 |
2013年 | 142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80篇 |
2010年 | 55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59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56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91.
1997年以来,大庆市开始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全市5区共设5个监测点,萨尔图区作为中心区,也成为其中的监测点之一。监测共分4个项目,即SO2、NOx(NO2),TSP(pm10)和降尘。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这些数据为正确评价大庆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研究控制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了对策。本文作者因工作关系,根据已有的监测数据,对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萨尔图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2.
结合2016~2018年国家空气质量联网监测管理平台自贡市城市环境空气6参数(PM2.5、PM10、O3、NO2、SO2、CO)自动监测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8年自贡市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2016~2018年除PM2.5、PM10超标外,其他指标均达标(2018年O3超标),PM10和PM2.5每年污染负荷贡献率均超过50%,为主要的污染因子,但占比逐年下降。自贡市空气质量整体上表现为冬季最差,夏季较好的趋势,PM2.5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在6个参数中最多,自贡市空气污染以PM2.5为主,自贡市主城区颗粒物、O3浓度略高于周边区县。相关性分析表明,自贡市AQI与PM2.5、PM10的相关性最高,达到0. 8以上,代表站空气6参数与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993.
在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加入能源消费需求、工业化水平和产业集聚度变量,建立了拓展的STIRPAT模型,并使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分析了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2003-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指出不同的城市规模与集聚程度会对空气质量有不同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城市人口规模、富裕程度和技术水平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口规模和技术水平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均为正效应,而富裕程度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呈现出倒N型EKC曲线形状;较高的能源消费需求和工业化水平会恶化空气质量,而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产业集聚度会改善空气质量,这表明相关部门可以从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产业集聚度入手,通过各种方法减少能源消费需求、降低工业化水平。来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其次,在总体回归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按照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经济集聚度、人口集中度分析了城市规模与集聚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欠发达城市和大中城市的回归结果与总体回归结果一致,而经济发达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回归结果与总体回归结果有一定差异,本文认为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科学事业费支出方向、社会消费品结构以及工业清洁能源利用及其利用效率等因素;低产业集聚度和低人口集中度城市的情形与总体较为相近,而高产业集聚度和高人口集中度城市的EKC曲线形状与工业化水平系数与总体结果相反,这两种差异分别与城市的发展阶段和城市的人口素质有关。因此,城市的相关部门在追求规模经济的同时应该注重科技投入结构的改善,注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的使用率,并且在不断提高产业集聚度与人口集中度的同时追求绿色GDP的实现,注重人口的文化教育以提高人口素质,从而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以抵消随人口集中度提高带来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994.
中国PM2.5污染防治进入新阶段:PM2.5年均浓度从快速下降期进入缓慢下降和平稳期,全国超标现象大幅改善,但季节性和地域性超标与重污染问题仍然突出。以治理工程减排和可承受的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为核心的长期治理措施边际成本不断提升,而治理效率逐渐降低,尤其在重污染天气下难以发挥即时效益。中国仍处于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将污染物整体排放量降低到重污染气象条件下的PM2.5达标的允许排放量,在短期内不具技术可行性和成本有效性。公众健康与公共福利要求PM2.5继续改善和稳定达标,只能在日常排放管理上寻求突破。而现行空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在日尺度达标管理和排放控制方面的约束力相对薄弱,地方缺少落实空气质量精细化治理的激励和实践指导。随大数据技术进展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科学治污、精准治污条件日趋完善,空气污染防治思路和政策框架亟须更新和转变,以适应新时期的空气污染防治需求。现阶段,推动空气污染防治由粗放式长期治理向精细化日常管理转型是改革的关键。以固定源管理为例,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兼顾PM... 相似文献
995.
996.
《中国ISO14000认证》2012,(2):13-13
随着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我国将有大部分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要求。日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罗毅表示,新标准实施后,各地空气质量达标情况将会有一定下降,但这不是环境空气质量本身恶化了, 相似文献
997.
从PM10到PM2.5,对环境管理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对社会发展来讲是一个显著的进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和臭氧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回应了公众的关切,也顺应了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将给环境管理目标、污染防治方式等带来重大变化.首先是新标准体现了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防治污染的目的就是要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们身心健康.环保工作的着力点是要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升相关环境标准即是重要手段之一.此次标准的修订具有标志性意义,环境标准不仅要体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意图,而且还要进一步保护人体健康,一些环境标准将逐渐向健康卫生标准靠近,环保目标与健康目标开始走向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998.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施,综合盐边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生态承载力、主要污染物排放以及环境质量监测等数据,分析盐边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保持或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9.
1000.
从城市尺度空气质量模型和平流扩散理论出发,通过对气象要素归类,利用空气质量与各类气象条件对应排放源强表征量的关联,建立了气象要素变化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包括风(风速和风向)、云量、太阳辐射强度、大气稳定度、混合层高度等基本气象要素,能定量有效评估长期气象要素变化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幅度.该方法在河南省鹤壁市的应用表明,相对2020年,2021年PM2.5浓度下降7.2μg/m3,气象要素变化和人为减排分别下降0.4和6.8μg/m3,占改善浓度的5.6%和94.4%,人努力起到主导作用;从季度来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使夏、秋、冬季PM2.5浓度均有所降低,其中冬季下降27.8μg/m3,减排措施贡献16.8μg/m3,人努力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