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7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661篇
安全科学   622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93篇
综合类   2215篇
基础理论   331篇
污染及防治   71篇
评价与监测   135篇
社会与环境   639篇
灾害及防治   207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38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63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61.
水稻 91FS是一个稳定遗传的籼粳型不育突变体 ,大约 2 5 %的受精卵能正常发育成胚 ,约 75 %的受精卵核仁不融合 ,受精卵不再分裂 ,导致不育和不结实 ,育性六代稳定遗传 ,受精卵致死时空位点发生在精细胞进入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后。开花前后 ,91FS、籼粳杂种可育材料 91FM和以 91FS为父本的杂种F1代的花药、颖壳、叶片和子房的可溶性蛋白质SDS PAGE和IEF/SDS PAGE分析表明 ,91FS、91FM和F1代的蛋白质谱带多代保持稳定 ,3个材料间蛋白质谱带的异同 ,既表明了它们在遗传和发育上的某些共同功能和相互关系 ,又表明不同品种、器官和组织在遗传和发育上的某些特异性 ;91FS的子房在开花 1~ 2天 ,具有一条Mr=15 8.5× 10 3 的特有蛋白带 ,结合 91FS受精卵发育的细胞学和胚胎学时空定位 ,表明它们极有可能与 91FS稳定遗传的受精卵发育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有关 .图 4表 1参 16  相似文献   
962.
天津市郊农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局地分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天津3处典型污灌与非污灌农田各采集了10个表土样品,测定了其中α-HCH,β-HCH,γ-HCH,δ-HCH、p,p'-DDE,p,p'-DDD,p,p'-DDT和p'-DDT等8种有机氯农药含量,籍以研究该地区有机氯农药在地块中的局部分异。结果表明,所研究地块中两类化合物含量均表现出显著的非均一特征。其中污灌土地中的(DDT)以及污灌农田中的HCH含量都具有与灌溉方向密切相关的空间分布特征。这样的规律性空间变异导致他们的空间波动幅度高于其他地块。鉴于上述趋势性和非趋势性空间分异,在开展相关时人有必要在目标地块中采集重复样或混合样。  相似文献   
963.
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值和稳定性指数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利用类型是一种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产物,具有不规则、相对不稳定性和复杂性特征,可以利用分形方法进行探讨;分形理论在土地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涉及土地利用类型分数维的计算、土地利用结构分形研究方法、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分形描述、区域景观结构的分形模型等方面;但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机制的空间差异研究少见报道。综合考虑广东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文章选择韶关、潮州、汕头、广州作为不同类型区域的代表,基于分形理论计算了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道路用地、水体和未利用土地8种地类分维值(D)和稳定性指数(Si)以及平均分维值和稳定性指数,从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地貌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出发,对比和分析了地域之间的D值、Si值的关系,并从中得到了D值和Si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复杂的地貌类型是影响土地利用类型D值和Si值的最主要因素;(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值和稳定性指数;(3)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分维值、稳定性指数的大小是土地利用结构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964.
文雅  郭治兴 《生态环境》2002,11(4):360-362
空间插值是各种地学、生态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文章以中国1950年至1998年160个测站年均降水量数据为例,介绍采用空间插值绘图软件Win-Surfer绘制等值线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对软件中几种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65.
毛竹混交林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生态位空间分割法,分别考虑资源利用率与否测定毛竹混交林多维资源空间中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宽度及多维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考虑资源利用率与否对多维生态位宽度的测定有较大的影响,毛竹混交林中主要种群的多维生态位宽度与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竞争力密切相关,同一生境中物种的多维生态位重叠可通过生态位分化而减少竞争,研究毛竹混交林主要种群多维生态位特征对毛竹混交林营造具有指导作用.表8参24.  相似文献   
966.
界定了环带状廊道内涵,在中小尺度下实证分析了环带状廊道分合荆州古城空间的生态效应,环带状廊道具有提高城市景观异质性与连结度、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等生态功能。它使荆州成为“自然中的城市”,这启示我们环带状廊道景观正在成为绿化建设的一种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67.
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球囊霉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囊霉素(GRSP)作为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分,对土壤质量和土壤碳库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选择我国保存最完好的热带雨林海南尖峰岭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海拔(300、600、900、1200 m)的样品采集,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丛枝菌根(AM)的重要分泌物球囊霉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土壤因子,进一步探讨了其分布机制,旨在阐明球囊霉素对热带山地雨林土壤碳库和土壤质量的贡献,丰富丛枝菌根的功能多样性理论基础。结果表明,4个海拔的植物都具有较高的菌根侵染水平,平均为82.92%。不同海拔间,土壤总提取球囊霉素(T-GRSP)和易提取球囊霉素(EE-GRSP)含量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都在海拔1200 m时最高,显著高于其它3个海拔。尖峰岭T-GRSP的质量分数在1.79-3.11 mg·g^-1之间,平均2.205 mg·g^-1;EE-GRSP则为0.75-1.13 mg·g^-1,平均0.904 mg·g^-1。T-GRSP和EE-GRSP占土壤全碳比值的规律在4个海拔也一致,都是在海拔1200 m时最低。在4个海拔中,T-GRSP和EE-GRSP分别占到土壤全碳质量分数的4.33%-8.87%和1.58%-4.12%。对T-GRSP和EE-GRSP的影响因素分析则表明,土壤全碳、全氮和C/N都影响着GRSP的含量;无论是T-GRSP还是EE-GRSP都随着土壤全碳、全氮和C/N的增大而增加;三者对T-GRSP变异的解释率(63.16%、58.94%和36.05%)要远远高于对EE-GRSP变异的解释率(39.59%、32.19%和19.08%)。但土壤pH则仅影响着EE-GRSP的含量变化,全磷则对T-GRSP和EE-GRSP都没有影响。可见,热带雨林土壤中,GRSP含量较高,对土壤碳库具有重要的贡献,且受到土壤全碳和全氮及二者比例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68.
将无锡城乡交错区河网分为城镇生活区水巷、工业区主河道、农业区主河道、农业区支流和鱼塘5种类型区.通过秋季(旱季)和夏季(雨季)2次采样,研究氮、磷和Cu、Zn、Pb、Cr、Cd在地表水和沉积物中的含量及其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城乡交错区地表水氮、磷来源于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的比例大于农田,同时具有来源分散、污染面广的特征.(2)由于城镇地表径流和工业活动影响,各类型区地表水重金属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地表水重金属主要沿主河道迁移,旱季和雨季主河道重金属含量均大于农业区支流,而且随着与城镇距离增加,主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迅速降低,重金属污染影响范围较小.(3)与重金属相比,地表水氮、磷污染仍是太湖水网区主要的环境问题.但城镇及其周围河流沉积物中富集的重金属含量很高,其潜在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69.
猪场废水污灌土壤的Cr和Ni空间变异及积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治平  徐斌  张克强 《生态环境》2007,16(6):1694-1699
为了解长期施用猪场废水对农田土壤Cr和Ni(以下简称重金属)的影响,采集了河北省京安猪场周边农田清洁区和灌溉8年猪场废水的污灌区耕层(0~20cm)共52个土壤样品,并测定了样品中pH、养分及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应用GIS结合地统计学方法对重金属进行了空间结构和分布特征分析,探讨规模化猪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影响因子及其贡献。结果表明,Cr和Ni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均符合球状模型,具有中等程度自相关。根据背景调查,重金属与pH值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以及重金属变异函数分析,研究区土壤Cr和Ni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受污灌猪场废水影响不大。富集因子分析表明,污灌猪场废水对土壤Cr和Ni几乎没有积累。灌溉猪场废水会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Cr和Ni有效态含量。  相似文献   
970.
利用R ip ley’s K函数以及蒙特卡罗(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了4种放牧强度———无牧、轻牧(1.33只羊/hm2)、中牧(4.00只羊/hm2)、重牧(6.67只羊/hm2)下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种群的小尺度空间格局及其随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放牧对星毛委陵菜种群空间格局的影响;并以放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的生活史特征、生态适应对策以及群落内植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为基础,探讨产生和维持这些格局的机理.研究表明:(1)放牧对星毛委陵菜种群空间格局有显著影响,同一放牧强度下星毛委陵菜种群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格局存在显著差异.(2)无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种群在0~96 cm尺度上表现为集聚分布,在96~100 cm尺度为随机分布;轻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种群在0~92 cm尺度上表现为集聚分布,在92~100 cm尺度为随机分布;中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种群在0~72cm尺度上表现为集聚分布,在72~100 cm尺度为随机分布;重牧条件下,星毛委陵菜在20~22 cm尺度上表现为集聚分布,在15~17 cm、23~28 cm和46~50 cm尺度为均匀分布,在0~15 cm、17~20 cm、22~23 cm、28~46 cm和50~100 cm上为随机分布.(3)同一放牧强度下,随着尺度的增大,星毛委陵菜种群由集聚分布趋向于随机分布;且转变为随机分布时的尺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缩小.这与星毛委陵菜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对放牧压力的生态适应对策密切相关.(4)在0~100 cm尺度上,星毛委陵菜种群的集聚强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即:无牧>轻牧>中牧>重牧.(5)放牧活动改变了决定群落结构的有关过程的相对重要性.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在放牧活动干扰下草原群落的演替提供理论依据.图2参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