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6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62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磷酸盐对农药草甘膦在不同土壤中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饱和土壤与恒定水流速率条件下的土柱混合置换实验,定量分析流出液中草甘膦浓度随时间变化的穿透曲线(BTCs)来预测其在环境中潜在的淋溶损失能力.结果表明,砂土中草甘膦的迁移能力大于红壤水稻土;对红壤水稻土来说,加磷酸盐有增加草甘膦移动性的趋势,砂土中情况刚好相反.因此磷酸盐对草甘膦移动性的影响效果视土壤类型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52.
基于流态化作用的吸附反应动力学和穿透特征研究还鲜见报道.以苯酚为吸附质、活性炭为吸附剂,探讨了不同流态化紊流强度对基于流态化作用的吸附效率、吸附动力学特性、吸附反应穿透曲线和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并与相同条件的固定床吸附反应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表观流速为8 mm·s-1和13 mm·s-1时,基于流态化和固定态的活性炭在5 min内的吸附效率均达到93%以上,吸附反应均符合经典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其相关系数大于0.999.穿透实验结果表明,表观流速为6 mm·s-1和8 mm·s-1时,基于流态化的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总量分别较固定态高8.77 mg·g-1和24.70 mg·g-1.可见,基于流态化吸附反应器与基于固定态吸附反应器相比,具有吸附反应效率高,吸附总量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3.
冀北山地山杨桦木林生态系统水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阳  杨新兵  陈波  赵心苗  田超  张建华 《生态环境》2011,20(11):1665-1669
降水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的养分输入源,观测并分析降水化学对于准确地估算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养分元素浓度与量显得极为重要。对冀北山地山杨桦木林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枯透水中的Ca、Fe、K、Mg、Mn、Zn共6种养分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其水化学特征明显发生了变化,化学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Ca〉K〉Mg〉Fe〉Mn〉Zn,其中Mn元素的增长倍数最多。树干径流各项指标均增长很多,化学元素含量排序为K〉Ca〉Mg〉Fe〉Mn〉Zn。枯落物水中K和Ca元素浓度增加最大。(2)大气降雨中Zn的变异系数最大,达2.853;K和Ca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158、0.163。穿透雨、树干茎流和枯透水中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Mn元素0.717、Zn元素为1.588、Fe元素为0.553。(3)经过淋洗后水样中各元素的浓度均有所增加,穿透水、树干径流和枯透水中K、Ca增加较多,Fe、Zn的淋溶量较少。  相似文献   
54.
岷江下游小型集水区3种人工林对降雨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静  张健  杨万勤  简毅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0):2871-2878
为了解人工林对大气污染物质的过滤作用,分析研究了2011年11月10日到2012年3月4日期间7次降雨中,岷江下游 (五通桥段)一个小型集水区中水杉人工林、杉木人工林和巨桉人工林穿透水和树干茎流中的4种重金属 (Cd、Cu、Pb、Zn)含量特征.结果表明,3种人工林大气降雨、穿透水和树干茎流重金属含量呈现一致的规律,按平均值大小排列为:Zn>Pb> Cu >Cd.3种人工林穿透水重金属含量差异不显著,水杉人工林与杉木人工林树干茎流中重金属Cd、Cu和Pb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巨桉和水杉人工林对重金属Cd和Zn有较强的过滤作用,杉木林和巨桉林对重金属Cu和Pb的过滤作用较强.Pb在3种人工林中的含量均超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种人工林穿透水和树干茎流Cd、Pb和Zn的淋溶系数小于1,为负淋溶,杉木树干茎流Cu的淋溶系数大于1,为正淋溶.大气降雨重金属含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水杉人工林穿透水Cu含量、杉木人工林穿透水Cd和Cu含量、巨桉人工林穿透水和树干茎流Cd和Cu含量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5.
《中国安防》2014,(12):55-55
史密斯检测技术公司日前推出HI-SCAN 180180-2is pro。该款产品是先进的双视图X光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扫描大型海运、空运货物以及邮包。HI-SCAN 180180-2is pro是HI-SCAN 180180-2is的改进版本。HI-SCAN 180180-2is在过去十年间已经成为了市场领先的解决方案。最新版的HI-SCAN180180-2is pro能够满足目前针对客运航班上空运货物100%检测的法律需求。  相似文献   
56.
沸石吸附剂脱除炼油废水中低浓度氨氮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沸石(FYH)吸附剂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环保所研制开发的一种交换容量大、可再生的吸附剂,用于处理炼油废水中的氨氮时,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吸附剂的穿透时间与空速有着直接关系,空速越大,穿透时间越短。吸附剂的交换容量也与空速有关。本试验中,在空速1.2h-1的条件下,吸附剂达到最大交换容量。将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以一定配比配制的再生液可以对FYH吸附剂进行快速而有效的再生。汽提含铵再生液效果很好,脱铵后的再生液中氨氮的浓度为未检出,回收的氨水浓度0.47%~0.68%。经过小试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7.
防弹衣是随着火力武器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产物,它由外套、防弹层、减震缓冲层组成,有时为了局部提高其防护性能而在胸部加插防护插板。防弹层是防弹衣的主体,直接影响防弹衣的防弹性能。硬质防弹衣是防弹衣发展的先驱,一直在发展并使用,其防弹层是用防弹钢板等硬质材料的块状结构搭接而成,因其质地坚硬、笨重、行动不灵活及反弹等缺陷而越来越不适应现代作战的需要;软质防弹  相似文献   
58.
李佳  李巍  侯锦湘  高芳 《中国环境科学》2010,30(10):1297-1302
选择贵州龙里生态园为研究区域,对当地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2种典型植被的冠层穿透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了酸雨作用下植被的冠层淋溶规律.对2007年6月~2008年11月的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酸雨经过森林冠层后,pH值明显升高,针阔混交林对酸雨的缓冲性能优于马尾松林.在常年酸沉降作用下,2种冠层对NH4+具有较强的吸收作用,对NO3-也有一定的吸收,对当地土壤酸化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通过雨量加权计算,研究区森林冠层析出量最大是Mg2+、K+、Ca2+等营养元素离子,长期的酸雨影响易造成森林营养亏损.  相似文献   
59.
颗粒活性炭吸附工艺对水体中甲基叔丁基醚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批式平衡实验考察了各种材质活性炭对MTBE的最大吸附容量以及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依次为JHBG1>JHBG2>GCN8303F300>YK>Bamboo,其中2种国产竹炭JHBG1和JHBG2对低浓度污染的地下水处理时的理论耗炭量分别为0.14和0.18g/L;水体中天然有机物对MTBE有一定的竞争吸附,丹宁酸值较大的活性炭比较有利于地下水中MTBE的去除.采用连续流的微型快速穿透实验(MCRB)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利用率,结果证明活性炭吸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地下水中MTBE的去除工艺,这为MTBE污染场地的异位修复提供一个实际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60.
分别采用静态吸附和柱穿透吸附研究了活性炭对黏胶纤维生产废气中CS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温度、水蒸气含量和预吸附H2S时间对活性炭吸附CS2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静态吸附CS2的吸附等温线可用D-R方程很好地拟合,吸附温度升高,活性炭对CS2的吸附量降低;Y-N方程能很好地拟合CS2在活性炭上的柱吸附穿透过程,吸附温度升高,CS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穿透时间缩短;进气水蒸气含量增大,吸附穿透时间缩短;预吸附H2S时间延长,活性炭对CS2的吸附穿透时间缩短;脱附温度升高,CS2脱附率和脱附速率均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