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42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95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杰 《防灾博览》2012,(1):46-53
《中国地震局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强化地震自然灾害预防及相关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对的管理,维护社会安定;拓展地震灾害风险有效控制和国民减灾教育等公共服务,致力于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42.
杨宏飞  赵贞卿 《灾害学》2012,27(3):126-131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分为一般应对能力和特殊应对能力,以大学生为样本编制量表,在社会居民中验证其适用性,量表有良好的信效度和适用性。对浙江省11个地区的居民抽样调查表明,积极行为能力强于情绪管理能力,传染疾病和火灾应对能力比较强,食物中毒应对能力比较弱;城市居民强于农村居民,男性比女性强;社会居民强于大学生,50岁以下的比较强;机关干部最强,农民最弱;受训者强于未受训者,受训者太少。突发事件应对训练竭待加强。  相似文献   
43.
袁嘉淙  王冬冬  胡向阳  张磊 《安全》2022,(8):106-112
为预防校园突发事件,补齐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短板,本文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特征、发生原因及危害,提出高校常态管理机制,该机制包含静态的日常管理体系建设和动态的风险紧急举报程序。静态的日常管理体系由学校责任、机构建设、人员配备,以及机构的制度建设等方面构成;动态的风险举报程序对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未遂事件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44.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我国政府正面临着突发公共事件的严峻考验。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危机往往是巨大的,灾害性和破坏性往往是严重的,而政府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预警机制,则可以从源头上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管理和防御能力,提高执政能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来看,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大多采用"事后补救行为",以较大的社会成本解决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45.
近日,在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班上,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这件安国利民的大事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46.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企业新闻发言人以及突发性事件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界定和总结,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突发性事件的新特征和我国企业新闻发言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现状及问题,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新闻发言人应对突发性事件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日益频发的环境突发事件,已成为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文中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和谐社会建立的不安全因素,指出了国家环境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48.
针对目前环境突发事件的严峻形势,介绍了廊坊市环保局为加强环境安全工作,开展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实战演习的情况,并对此次演练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9.
《林业劳动安全》2007,20(3):3-9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予以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0.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在欣喜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公共安全形势的严峻性。据资料介绍,我国平均每年由于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所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个亿。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我们应当怎么办?古语说得好:“思其危则安,忘其危则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因此,经常性地做好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工作准备,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应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在《应急管理》栏目中将分期、分专题连续刊载《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一文。该文是国务院参事、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闪淳昌教授在民政部、国家行政学院共同举办的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座文稿。作者介绍了他在担任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工作小组副组长期间编制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背景和基本情况,对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在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