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12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237篇
综合类   640篇
基础理论   29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66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7 毫秒
451.
中国东海区大陆岸线变迁及其开发利用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东海区海岸带1990-2015年6个时期遥感影像,分析其大陆岸线变迁,并评价其岸线利用强度。结果表明:(1)大陆岸线持续向海推进,且岸线长度缩减了495.91 km。岸线变迁强度呈现波动变化状态。岸线结构中大量自然岸线转变为人工岸线,自然岸线比例缩减了14.18%,而人工岸线占比上升了21.94%,岸线的多样性快速增长。(2)岸线平均分形维数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形态向平直、规则方向发展。海岸带海陆格局表现为陆进海退,陆地面积增加了2655.01 km2,海岸带受滩涂养殖、围填海、港口建设等人类活动影响显著。(3)岸线的开发利用强度加强。岸线人工化指数增加,2015年增长至53.88%。开发利用主体度由单一主体模式发展形成二元主体模式,至2015年,岸线二元主体转变为基岩岸线和建设岸线,主体度分别为30.53%和20.26%。岸线综合利用指数上升了32.42%,人类活动对岸线变化影响力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52.
我曾在矿山工作几十年,在那里经历了许多事情,有些当时轰轰烈烈、惊心动魄,但随着人事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已经逐渐被淡化或淡忘。然而,有一件事虽然不大,也没有什么特殊和轰轰烈烈的经过和场面,但却一直铭刻在我的心间,至今令我难忘。那还是三十多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当我下班赶回家中的时候尽管  相似文献   
453.
绿色思想     
《绿叶》2011,(8):136
蔡守秋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环境立法、执法和诉讼、环境管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环境公益诉讼的基础。汪劲本次修法成功的关键是要将"有限修改"的基本命题化为"有效修改"的立法行动。王曦当前我国环境法制  相似文献   
454.
《劳动保护》2013,(11):96-97
通过促进地方立法、狠抓源头监管、推出“电梯安全七项新措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全面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455.
40年过去了,我们在环境法治方面一直很努力,但环境形势还是这样严峻!为什么没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环境保护取得同步成就呢?我认为,现在到了认真反思我国环境法治,研究如何使环境法治真正管用的时候了。40年前,我国就认识到了环境法治的重要性。1973年就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这源于中国代表团在1971年出席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时,了解到  相似文献   
456.
《环境保护》2012,(22):2
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是环境立法乃至中国法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我国环境立法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环评法》不仅完善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还正式确立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现了从决策的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了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国家的综合决策.  相似文献   
457.
常纪文 《环境》2006,(8):11-11
大多数民众把环境问题都归结为立法不完善,这个片面的认识在一些急于扩充职权的行政部门的渲染和推动下,产生两个立法后果:一是国家和地方的“单打一”型专门环境立法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二是立法侧重于授权一两个部门进行行政监管,综合性调整机制和协调性调整机制凸显不足,实施效果越来越不令人满意,耗资庞大的专门立法没有起到社会各界所期盼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8.
汪劲 《环境保护》2001,(5):8-10,24
本文认为,地方可持续发展立法的关键不是制定地方可持续发展条例,而是从实际出发,通过确立一系列的评估原则与标准,对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地方立法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估。本文还对评估的指导原则、具体操作标准及其方法等进行了讨论,并就地方有关立法程序和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59.
总量控制立法的框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红 《环境保护》1998,(1):15-16
本文提出总量控制立法框架构想,并讨论了在此基础上的有关法律作用及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  相似文献   
460.
陈新义 《环保科技》2001,7(1):25-27
通过分析环境立法、执法情况及执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主要原因,说明依法进行环境保护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