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0篇
  免费   1253篇
  国内免费   1828篇
安全科学   2385篇
废物处理   129篇
环保管理   714篇
综合类   6195篇
基础理论   730篇
污染及防治   633篇
评价与监测   319篇
社会与环境   971篇
灾害及防治   815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665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544篇
  2019年   546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662篇
  2011年   614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82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的计算毒理学模型软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的大量使用为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仅依靠传统生物测试和环境监测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农药风险评估的需要。利用计算毒理学模型,可以实现农药的高通量风险评估。本文主要介绍了农药环境风险评估中常用免费的EPI Suite、QSAR Toolbox和PBT Profiler等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QSAR)模型软件和SCIGROW、PRZM-GW、China-PEARL和EQC等环境多介质模型软件,以期能为农药的风险评估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2.
结构在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时,对比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数据,往往存在一定的偏离。针对有限元动态模型,基于实际测试获取的少量数据,采用一定的修正算法,从而减小模型修正后的仿真结果与实测响应数据的误差。通过文献调研,对有限元模型修正的一般方法及其发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913.
考虑能源—经济—环境大系统的协调作用,构建中国能源需求预测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情景模拟方法模拟新常态下经济增速、产业结构、能源政策不同的三种情景,分别预测"十三五"期间中国能源需求量、需求结构、CO2排放量和能源预警指标。研究发现:新常态下,能源需求总量增速由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当经济增速为6.5%时,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加大能源调控力度,到2020年时我国能源需求量达到50.78亿t标准煤,非化石能源需求比例为16.1%,CO2排放量将达到103亿t,能源自给率为82.7%,该指标处于预警区域。本研究为新常态下中国能源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14.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丝状颗粒污泥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葡萄糖为基质,研究浮动盖式ASBR中颗粒污泥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在120 d时完全颗粒化,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25 m/h)及良好的产甲烷活性,甲酸、乙酸、丙酸及丁酸最大代谢活性分别达到0.216、0.825、0.237和0.796 g COD/(g VSS.d)。电镜扫描(SEM)发现,整个污泥结构均一,均由丝状菌构成。  相似文献   
915.
针对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强耦合和动态变化特性,提出一种用于前置反硝化脱氮工艺的多模型动态矩阵(DMC)解耦控制方法;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外界入水中氨氮浓度进行聚类,获得以聚类中心为入水氨氮浓度的静态模型集合,分别设计线性DMC解耦控制器;再以当前时刻外界进水氨氮浓度和聚类中心为基本元素,构造切换函数,实现多模型切换。将该方法应用于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中,获得了较好的动态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916.
以微生物增殖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莫诺方程为出发点,通过氮同位素分析比较了具有同源性微生物的生物陶粒滤床和生物活性炭床的有机物生物降解规律,建立了生物活性炭床的有机物生物降解动力学方程,提出在污水再生利用过程中生物活性炭床符合高基质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即有机物降解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以此方程为基础,分析计算了生物活性炭床沿炭床深度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生物活性炭床中,随生物功能的减弱,生物活性炭床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917.
实验探讨了添加碳源及投加反硝化细菌对低碳氮比景观水体生物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碳源及B.subtilis FS05均能显著促进实验水体的生物脱氮作用,实验水体在28℃静置72 h后,乙醇添加组的TN、氨氮、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2.7%、67.0%、69.8%和29.4%,而同样条件下,B.subtilis FS05投加组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6.9%、73.4%、66.0%和82.2%。从水质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投加B.subtilis FS05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生物脱氮过程,其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去除速率最快,分别仅需要18 h和12 h。  相似文献   
918.
超滤膜深度处理染整废水的膜污染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乐乐  李方  吴亮  王歌 《环境工程学报》2013,7(4):1313-1318
实验采用不同规格和材料的超滤膜进行染整二级尾水分离实验,对超滤膜污染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实验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了聚醚(PES)膜、聚砜(PSF)膜和聚醚酰亚胺(PEI)膜3种超滤膜材料,对比了污染前后膜面的接触角以及不同切割分子量对膜通量及出水水质的影响,并利用线性化的Herman堵塞模型拟合了不同分子量超滤膜的堵塞模型,初步探讨了超滤膜的污染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膜材料表面亲水性基团的多少与初始膜通量大小成正比,出水COD值随超滤膜切割分子量减小而减小。切割分子量同为2 000 Da的3种超滤膜中,PES膜的处理效果最佳,出水COD平均值为47.81 mg/L;PEI膜通量最高,平衡通量可达50 L/(m2.h);切割分子量为1 000、10 000的超滤膜堵塞机理符合滤饼过滤模型,100 000的超滤膜堵塞机理更接近于完全堵塞模型;1 000的聚醚砜材质膜(PES)更适合此类废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919.
以Comamonas aquatica LNL3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既能短程硝化又能短程反硝化的特性,采用好氧方式富集和固定化菌种,再以厌氧方式驯化,得到具有高效短程反硝化特性的纯种氨氧化菌。采用扫描电镜对固定化前后的载体进行表征,且用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环境因子(温度、pH、碳氮比、溶解氧)对Comamonas aquatica LNL3短程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用载体与Comamonas aquatica LNL3有良好的亲和性,适于微生物的固定化;环境因子对Comamonas aquatica LNL3短程反硝化影响大小顺序为:温度>pH>DO>C/N;在环境条件改变过程中当温度为35℃,pH=8,C/N=3,DO=2.5 mg/L时,Comamonas aquatica LNL3短程反硝化速率达到最大,为32.63 mg/(L.h);研究结果还表明,Comamonas aquatica LNL3具有好氧反硝化特性,适宜处理低碳氮比废水。  相似文献   
920.
大型燃煤机组由于耗煤量巨大,在设计时均考虑了多煤种的情况,但电除尘器对不同煤种燃烧后产生的煤灰的收尘性能差异很大。针对多煤种设计工况,以广东平海电厂为例,SO3烟气调质+电除尘器组合技术既能满足燃烧多煤种时的低排放要求,又具备了较低的一次性投资和较低的运行费,是一种最佳的除尘方案,该项目对同类工程除尘方案的选型推广具有积极的示范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