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43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50篇
综合类   360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128篇
评价与监测   7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31.
为了深入探究水包气式气液混合脉冲放电体系中各参数对有机物降解效果的影响,建立了多针一板电极形式的气液混合脉冲放电等离子体体系,以典型的偶氮染料——酸性橙Ⅱ(A07)为目标物,考察该体系中影响染料脱色效果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气液混合脉冲放电体系中与脉冲电源输入功率有关的因素(脉冲电压峰值和脉冲频率)对A07脱色效果影响明显。随着脉冲电压峰值和脉冲频率的增加,A07溶液的脱色效率和相应的准一级降解动力学常数增加。在较高的脉冲电压峰值(30kV)和脉冲频率(75Hz)条件下,10mg/LA07溶液的脱色效率和准一级降解动力学常数分别达到r92.7%和3.50×10~/min。同时,研究证明酸性溶液条件较利于染料脱色。  相似文献   
732.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大气PM2.5中K、Na、Ca、Mg、Fe、Al、Zn、Si、Ti、V、Cr、Mn、Co、Ni、Cu、As、Cd和Pb等18种金属元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用HNO3+H2O2(5∶1)经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前处理.该方法操作方便,酸用量少,由于是密闭消解,对环境污染也少.经过反复调试,确定了仪器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各种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0以上,方法检出限在0.07 μg/L ~1.16 mg/L之间,精密度实验中各元素的RSD均小于7.53%,回收率在91.38%~117.53%之间.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检测线性范围宽,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测定.采用富集因子分析法对常州市大气中PM25做来源分析表明,常州市大气PM25中,大部元素的富集因子都大于10,其中,Ni、Cu、Zn、As、Cd、Co和Pb在各个采样点的富集因子都非常高,表明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733.
气体循环条件下等离子体催化氧化吸附态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体循环方式,对低温等离子体联合Mn Ox-Ag Ox、Co Ox-Ce Ox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氧化吸附态的苯进行研究,主要考察了苯吸附存储量、氧化背景气体、催化剂对苯氧化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催化剂对O3及N2O副产物产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气体循环方式,有助于实现苯充分氧化为CO2。相同条件下,COx产率、CO2选择性及对O3的分解能力大小依次为:Mn Ox-Ag Ox/γ-Al2O3Co Ox-Ce Ox/γ-Al2O3γ-Al2O3。氧气背景下,气体循环75 min后,Mn Ox-Ag Ox/γ-Al2O3及Co Ox-Ce Ox/γ-Al2O3催化剂存在时,CO2选择性大于95%;气体循环90 min后,与γ-Al2O3所对应的COx产率相比,Mn Ox-Ag Ox/γ-Al2O3、Co Ox-Ce Ox/γ-Al2O3分别提高了38%、17%。FT-IR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催化氧化苯的主要产物为CO2、CO和H2O,副产物为少量的O3及N2O。  相似文献   
734.
实验制备了新型Mn-Zr-La-Ce/Al2O3、Mn-Zr-Cu和Mn-Co-Ce 3种催化剂,利用SEM-EDS、XRD、BET、FT-IR、O2-TPD进行表征分析,研究了高压放电协同催化剂对乙酸乙酯的降解因素影响规律(催化剂种类、初始浓度、含氧量和进气气量),通过对出口气体GC-MS等分析,探讨了高压放电协同催化降解乙酸乙酯的机理.结果表明,高压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协同Mn-Zr-La-Ce催化剂对于乙酸乙酯的降解效果最好,当电压为40 kV时,降解效率为94.6%,能量效率为1.52 g·kW-1·h-1,降解副产物O3及NOx浓度较低.降解效率随着初始浓度、气量的增加而较低,但随着含氧量的增加则是先升高后下降.GC-MS等分析结果表明,在降解乙酸乙酯过程中会产生丙酸乙酯和乙酸正已酯等中间产物,最终生成CO2、H2O.  相似文献   
735.
常规地下水修复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难以同时降解地下水中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本文提出多针-板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同时降解地下水中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污染的方法 .以Cr(VI)和阿特拉津为目标污染物,研究复合污染中Cr(VI)和阿特拉津浓度、放电电压、溶液初始pH值和地下水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对Cr(VI)和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探究放电过程生成的活性物质对复合污染中Cr(VI)和阿特拉津降解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相对单一污染物,复合污染物中Cr(VI)或阿特拉津的存在能够消耗放电过程产生的·H和·OH,阻碍其复合,Cr(VI)和阿特拉津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电压为13 kV时,单独处理10 mg·L-1的Cr(VI)和阿特拉津的降解效率分别为34.0%和51.5%,而复合污染中Cr(VI)和阿特拉津的初始浓度均为10 mg·L-1时,降解效率分别提高到45.0%和64.1%.放电电压增加,复合污染中Cr(VI)和阿特拉津的降解效率提高,但其能量效率呈下降趋势.增加溶液初始pH值,阿特拉津的降解效率减小,而Cr(VI)的降解效率呈现先...  相似文献   
736.
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复合空气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尝试了一种新的等离子体-光催化复合方式进行空气净化,研究表明该种复合方式具有较显著的协同促进效应,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发生单元与光催化单元的距离以及在两者之间放置网状物,可消除等离子体单元产生的负电荷对光催化单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提高其复合效应.还对这一复合方式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37.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是一种新型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技术。目前在测定多氯联苯、酚类、农药、毒素和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质的方法的研究日益成熟。文章综述了SP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近年来在分析环境污染物的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并展望了SPR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在环境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738.
建立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DBDP)和纳米氧化锌(ZnO)相协同的难降解有机物降解体系,以双酚A(bisphenol A,BPA)作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协同体系中ZnO的不同添加浓度、不同载气种类、溶液不同初始pH对BPA降解效率及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在相同操作参数条件下,不同自由基捕获剂对BPA降解效果的...  相似文献   
739.
设计了一套自适应调节控制系统,采用臭氧传感器检测异味排放口臭氧浓度,PLC根据臭氧浓度控制等离子模块电压,实现实时的同步自动匹配调整,实现了处理异味废气达标的同时臭氧排放浓度也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